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初步界定地方政府制度创新涵义的基础上 ,从社会变迁、制度缺陷和利益诉求三个方面研究、分析了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指出 :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迁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根本动因 ,制度以及制度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缺陷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因 ,而对制度创新预期净收益的诉求则是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直接动因。在上述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才得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创新是推动政府改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并提升政府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局部创新逻辑不再适应地方政府创新需求,而遵循系统创新逻辑的全面创新管理范式与地方政府创新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以应用到地方政府创新实践中来。基于全面创新管理范式的地方政府创新,应围绕服务性治理理念,立足于全要素、全时空、全员三个层次的创新,以及全面协同网络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思想源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创新与转型的根本标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考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从理论积淀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在把握时代特征基础上关于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从理论特质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指向与"科学执政"的目标定位相统一。  相似文献   

4.
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以及创新可持续性的概念为基础的对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创新制度化的能力并不显著强于西部,各地区的制度化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稳定特征及稳定趋势;各地所进行的创新更多的是问题导向型或探索型创新,西部地区则是一种跟进式创新,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中等偏弱;在创新内容上,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可能关注公共服务方面的创新,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从"私域"内的竞争转向公共领域内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东北振兴中政府理念创新有其本身的必要性。从地区文化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制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任务的复杂性、对振兴中市场化导向的政府管理行为的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政府理念创新的途径从与行政环境相适应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胡宁生 《江海学刊》2012,(3):127-132,238
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和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伴随社会转型的逐步展开,特别是经济体制的迅速转轨,地方政府创新也不断地从适应性增长创新、竞争性增长创新走向对策性发展创新。目前地方政府创新仍然处在自发阶段,局部的、零碎的、形式化的创新虽然很热闹,但并不总是服务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公正、廉洁、高效的公共行政体制的建立。要成功地将地方政府创新引入自觉阶段,就需要重新审视地方政府创新的整体战略目标,积极引导已有的和正在展开的地方政府创新采取配套整合、行销认同与传播扩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公共治理的变革,地方政府治理的创新扩散成为当代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适应性与激励性是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重要动力,往往相互交织,共同发力。但既有研究大多将二者的影响分割开来探讨,忽视了对二者共同作用的扩散机理研究。事实上,地方政府创新扩散背后存在着由适应性与激励性不同强弱状况匹配形成的差异化扩散模式,即先行模式、纠错模式、扩面模式和全面模式。四种模式的作用机理在多案例比较分析中得到了验证,解释了地方政府创新扩散的多重行动逻辑及扩散结果差异。未来,可以从完善激励和容错机制、加强央地创新互动、增进地方之间创新交流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有益创新成果的扩散效能。  相似文献   

8.
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房德胜《论年鉴创新的三个问题》一文,在对关于年鉴创新的动力、创新年鉴的信息渠道、创新与年鉴学研究等三个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后,强调指出:创新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年鉴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年鉴获取信息的渠道应该由政府单一型渠道转变为以政府为主辅之以其他渠道的复合型渠道;加强年鉴学研究也是推进年鉴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创新理论的演进及近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燕 《江汉论坛》2001,39(12):28-30
文章在较全面地评析国内外各种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创新理论的三个切入点:要加强对转型期制度创新理论问题研究;应加强对中国的地方创新系统的研究;以我国东部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为蓝本,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地方创新系统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由管制型模式向服务型模式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服务型地方政府模式应由服务型地方政府理念、服务型地方政府体制、服务型地方政府管理方式三大板块组成。服务型地方政府理念包括参与的理念、便捷的理念、责任的理念、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制是服务型地方政府的实体,既包括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也包括地方政府权限的划分和权责体系的重构。管理方式是适应新理念、新体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技术系统,要实现从传统服务到电子政务、从人治到法治、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合作中的政府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合作是政府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制度供给不足和分权化改革为政府创新留下了较大空间.在经济区域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下,通过合作解决跨界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问题,提高民众对地方政府的认同,是地方政府在合作中进行政府创新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中的政府创新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自身的创新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促进地方政府合作中政府创新的扩散,应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学习考察,加强区域合作组织间的交流互访,完善干部交流任职制度,建立地方政府信忠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创新博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既定政治体制构架下,地方政府创新中各级政府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它们理性地作出自身的策略选择。一些地方政府利用不完善的体制和机制,打着“创新”的旗号进行“伪创新”。文章从动态角度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地方政府创新及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空间及选择,并进而提出应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的同时,规范其创新行为,以增进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13.
持续的改革创新是地方政府应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重要战略和手段,政府创新在宏观层面是制度结构的设计问题,在微观层面则是官员创新行为的激励问题。然而,在实践中始终存在官员创新需求与官员创新行为阻滞之间的矛盾,上级政府试图通过问责来强化官员创新行为的绩效结果,以解决官员不作为问题,而事实结果往往由于绩效问责改变官员个体创新意愿而导致创新行为更不易发生。基于官员创新意愿测量,采用实验法研究绩效问责、官员创新意愿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务员个体创新意愿具有结构性特征;(2)高创新意愿和低创新意愿对于绩效问责反应的敏感度存在差异;(3)官员创新意愿转化为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存在制度性阻滞。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全国哲学界"发展与创新"理论研讨会进行了综述一、"七一"讲话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伟大成果;二、"三个代表"与发展和创新的关系;三、关于创新理论问题;四、关于创新与社会发展问题;五、关于创新的价值取向、创新的代价及评价尺度问题;六、关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行政审批改革十余年来,地方政府创新对推动行政审批改革之功不可小觑。地方政府在行政审批体制、流程、监督、项目清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并取得显著成绩,许多行政审批改革经验经地方探索后上升为国家决策。另一方面,法治瓶颈的制约、法律责任的缺失、各自为政导致的制度脱节和改革成效难以固化等问题,则使得地方行政审批改革涉危履险。只有通过加大中央授权与放权、完善地方行政审批改革立法、强化公众参与等手段,破除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之困境,拓展地方行政审批改革之创新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地方创新对推动行政审批改革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司法改革创新对促进我国依法治国进程,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司法改革创新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六大问题:一是司法创新价值理念传播不广泛;二是司法创新缺乏科学性统筹安排;三是司法创新当代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四是司法创新激励机制薄弱,手段单一;五是司法创新人才不足;六是司法创新研究和经验总结不足。因此,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我国司法改革创新的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从产品、要素转向制度环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政府间竞争是当代中国经济与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本文从时代背景、推动力、国家与区域竞争力评估等角度阐述了地方政府竞争关系产生的必然性 ,总结了地方政府竞争的内容、形式与特征 ;系统分析制约地方政府竞争优势的“瓶颈”因素 :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有效信息的获得、受“经济人”利益驱使、缺乏创新型“公共企业家”、缺乏“蒂伯特模型”开放环境 ;指出要提升地方政府竞争优势 ,必须“软竞争力”和“硬竞争力”两手抓 ,从产品、要素转向制度环境 ,在利益协调与合作、信息服务、治理改革等三方面实施变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准确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区域(城市)的创新绩效,以政府为主导的"南京模式"展现了地方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定位,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城市持续发展的道路,对其他城市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从创新系统的角度定位地方政府的职能,并以"南京模式"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8个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城市间的比较分析,为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温州为例,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与地方政府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破除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温州开展以“三分三改”为核心的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寻求整体性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外部利润使制度创新主体有足够的动力参与制度变迁,创新成本的降低使制度的变迁变得合算。温州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结果。地方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赋予农村市场力量的成长空间和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破解,农村的市场力量逐步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此时地方政府职能应适时转变,承担起服务和协调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理论分析表明,政府能力是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中国省际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就地方政府能力的三个侧面而言,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最大,地方政府市场支持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次之,但就中国省际层面的经验而言,并未有一致的证据表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对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