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作为新疆第一支乐队——“灰狼”乐队的主唱和 灵魂人物,艾斯卡尔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年轻音乐人,他的音乐尽管包含了丰富的维吾尔民族音乐的元素,但更弥漫着一种国际音乐的强大张力。 相似文献
4.
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关系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全国四化建设的大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很大成绩。1982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29.3%,粮、棉、油和畜产品产量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但与沿海、内地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长时期“左”的干扰,特别是十年内乱的破坏,致使一部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5.
6.
7.
每一次的灵感都来自我热爱的这片热土,而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中,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离不开新疆发展的大好机遇。我们的企业发展到今天,灵感都来自新疆的传统饮食,从最初用鹰嘴豆、核桃仁、巴旦木等新疆土特产作原料,研发出200多种"阿尔曼系列营养粉",到之后开发出广受新疆各族人民喜爱、符合新疆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特色食品,如"阿尔曼系列果酱"、"麦尔哈巴"等160多种产品。产品的研发,都依托着新疆传统美食和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9.
当年嘎达梅林等勇士们舍命守卫的草原,如今已是一片白色的沙漠。剧组中的每个人都特别环保,每走到一处都将垃圾收拾干净。冯小宁说: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我们一定要爱护。拍这部片子是想启发观众,我们很多美丽的草原变成了沙漠,而这种破坏其实从清朝就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10.
艺术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1959年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先后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和加拿大生活,返回英国后继续学习。曾任教于慕尼黑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特立尼达和、纽约与伦敦。1994年获英国透纳奖提名,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善于从电影的图像瞬间和报刊杂志上的图片获得创作灵感,从中寻找不同于现实而又根植于现实的物象,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与众不同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数为风景,充满神秘的非自然的气息,介于现实、梦境与回忆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类学民旅学本土化的解读
20世纪90年代,鉴于学科边缘化的危机,人类学民族学的本土化讨论曾一度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学术热点,其中不仅有国内众多学者积极的参与,也有部分外国人类学家的密切关注。或许,这姑且可以视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2.
13.
赵澎涛先生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平和中透着激情.他不显山露水的表象犹如平静的一泓湖水,常常挂在脸上的微笑恰是那水面上动人的涟漪.但当你良久地面对这片湖水的时候,你便会深切地感受到在这片湖水的深处,存在着海浪一般奔涌的激情.如果从知人论事者的文艺观点看,我以为平和与激情不仅体现了赵澎涛先生的为人处事之基调,也体现出其书法作品的精神.笔墨催君痴,平和显禅意,激情出灵性. 相似文献
14.
15.
图像在当代视觉文化结构中呈现的特征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民族符号图像语言的呈现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民族符号的图像语言为视角,寻求民族文化审美建构实质以图像语言为文化创作的目的和具体活动内容.图像语言的审美文化与精神性的民族艺术,两者在当代审美认知中共同促进新的视觉文化产生——以数字信息技术传播的民族符号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6.
·漂亮的格格脸蛋儿和那纤巧玉手中细长的烟带锅子,还有炕头上的新娘子和窗外映衬着笑容的孩子、窗花等,是他画笔流露的代表符号,也许就是这些符号深深打动了画坛圣母廖静文,她欣然为其挥笔题字……·在他的画作里,你能真切地看到他用油墨重彩表现他的父母、妻子、儿女的慈祥容颜,而容颜背后却饱含着他心中那历久弥新的满族风情, 相似文献
17.
情绪记忆原是心理学术语,经斯氏引入到表演学科当中,在斯氏之后的很多戏剧理论家、教育家都对表演学科中的情绪记忆进行了阐述,并逐步完善发展了这一重要内容.演员要使人物鲜活的生活在舞台上,需要每一次都当第一次去体验,只有在排演中正确的运用情绪记忆,体验当下的情景才能提取正确的情绪记忆的编码信息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塑造出... 相似文献
18.
周天虹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62-165
试图通过《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对主人公简·爱丰富复杂、多姿多彩的心理图像的描写,阐明《简·爱》是一本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小说。它在艺术上打开了文学描写的新天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19.
“蔡孜德裕(khre tse sde bzhi四寨子)”是热贡藏区的一个边缘群体,被当地藏人称之为“铎日铎(dor do)”或“霍日(hor)”.“蔡孜德裕”人除讲藏语外,对内还讲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其中三个村庄讲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语言,桑格雄(吾屯)讲的是一种汉藏混合的语言,操双语者.民族识别时把来源不一、语言相异的“蔡孜德裕(四个寨子)”统一认定为“土族”.问题也随着而来,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身份诉求与历史、文化重构现象.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系统、全面梳理“蔡孜德裕”的民族识别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访谈,对其身份的选择与认同过程作一纵向描述与分析,为汉藏边界族群认同研究提供一个田野个案. 相似文献
20.
林文斌厅长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在表述我国的民族关系时,都称“平等、团结、互助”;而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加上了“和谐”二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