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留给我们的最后遗言是“忘掉我”,他真诚地希望他和他所攻击的时弊同时灭亡.但人们一直都无法忘掉他,特别是近二十年鲁迅一再成为争论的对象,近年来有些人对鲁迅毫不留情地全面否定,在学术界形成了“倒鲁”与“护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很清楚这些质疑的声音并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而是当今中国的某……  相似文献   

2.
<正> 一般比较重视鲁迅大革命时期从“逆子贰臣”到“现代革命圣人”的思想转变,但忽略了作为文学家鲁迅的文学观的变化。同时对他早年发生的另一次重大思想转变研究不够。我们拟把鲁迅的两次转变结合起来,把他的思想和艺术结合起来,对鲁迅作一考察。否定——鲁迅的自觉扬弃在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坚决否定与无情批判的过程中,鲁迅也进行着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最醒目的是他对文艺的态度。他从1906年弃医学文后,对文艺的作用备极推崇,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第一要著是改变国民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但二十五年后,鲁迅却说:“我想,文学文学,是最不中用的,没有力量的人讲的”……(《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虽然鲁迅此后并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文学和文化精神的角度看,20世纪中国离不开鲁迅这个名字。换言之,鲁迅是作为文学和文化的象征符号在一个世纪里熠熠生辉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鲁迅逝世后,他被赋予了“民族魂”的伟大称号。但也应该承认,一个世纪以来,对鲁迅的理解和看法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它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错误倾向:或者过于贬损和否定鲁迅的价值和意义,或者过于将鲁迅拔高以至于神化。这就严重影响了对鲁迅的正确评价以及学习和借鉴。在新的世纪里,鲁迅研究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恐怕还是将鲁迅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实事求是地探讨鲁迅的伟大及其局限性。因…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建立以来,鲁迅曾多次被利用,被曲解,被神化,被涂上种种油彩。其结果,是人们对鲁迅的真实面目越来越看不清楚。连最熟悉鲁迅的鲁迅夫人许广平也懵过,以致曾写出把鲁迅与毛泽东生拉活扯连在一起的文章《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鲁迅》,说什么“鲁迅的心,向往着毛主席,跟随着毛主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是鲁迅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①可见,我们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鲁迅,即使是在纪念他的时候,也要如此。那么,怎样才算是“科学理性地看待”? 一、绝不否定鲁迅。此说法不是先入为主的轻率盲从的说法,而是符合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5.
魏晋文学研究中的鲁迅资源和"鲁迅神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国荣  薛艳 《学术界》2006,6(1):132-136
鲁迅对魏晋文章十分钟爱,他的一些论述尽管是“杂文笔法”,却对后来的魏晋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今人动辄引用鲁迅的话以为依据,这在魏晋文学研究学术史上形成鲁迅资源的同时又几乎形成了“鲁迅神话”。但是,通过对鲁迅关于魏晋文学具体事例研究的分析,我们认为,鲁迅的“杂文笔法”不应该与严谨的学术研究混淆起来。何况,即使是鲁迅对魏晋文学的学术式研究,也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需要将人为的“鲁迅神话”还原为现实中的“人话”,客观地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6.
鲁迅在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复年青作家的信中,曾提出艺术创作“不必趋时”的重要见解。他说:“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这里,鲁迅显然不赞成文学艺术的趋时倾向,反对某种意义上的趋时文学。但是,当我们全面地了解鲁迅的著述时,却发现,鲁迅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趋时文学辩护。他在《趋时和复古》中,反对林语堂讥笑进步文学为“趋时”,反对抬出刘半农作为打击“趋时”的神牌。鲁迅指出,刘半农在青年心目中所以有地位,并不在于他的“复古”,而在于他的“趋时”,他正是一个以“趋时”而出名的人。五四时期他作为一个“文学革命阵营中的战斗者”时,有一部分人“毁之为‘趋时’”,后来时代前进了,这谥号也随之消失,而他自己变成干干净净的名人,于  相似文献   

7.
重读鲁迅:客观态度与同情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8.
王志蔚 《晋阳学刊》2009,(1):108-111
从史学和文学两个研究领域看,辛亥革命中的王金发和鲁迅语境中的王金发存在着很大的反差。历史上王金发的光辉一直被主流意识形态下鲁迅的批判所遮蔽。如果以鲁迅视野中的章太炎为参照,就会发现鲁迅对于王金发的批判背离了他一贯倡导的“顾及全人”的人物评价观。  相似文献   

9.
从民国史的视角看鲁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0.
重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吉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学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6月14—19日在牡丹江镜泊湖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台湾省以及韩国的鲁迅研究专家、学者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世界文学中的鲁迅”这一议题,对鲁迅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世界文学对鲁迅的影响;海外的鲁迅研究状况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从而拓展了鲁迅研究新的领域.现将研讨情况作一综述:鲁迅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过去在对鲁迅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研究中,只谈及外国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很少谈到鲁迅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其实鲁迅在外国文学界也是有影响的.首先,鲁迅的作品已经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承认,在美国文学界和评论界已公认鲁迅是世界性的伟大作家;在原苏联早在二十年代,盲诗人爱罗先珂评论鲁迅说;“鲁迅是属于作为人类明灯的作家之列……鲁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而且是世界文学的代表人物.”在三十年代,苏联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波列沃依也说:“在我们苏联和你们中国的新文学发源地屹立着两个巨人,这就是高尔基和鲁迅.”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革命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他早在一九二三年五月发表的《我们的文学新运动》中就曾热情地呼唤:“我们反抗资本主义的毒龙。”“我们的运动要在文学之中爆发出无产阶级的精神”,“我们的目的是以生命的炸弹来打破这毒龙的魔宫”。虽然文中还没有明确提出“革命文学”这个口号,但却已鲜明地表达出文学要反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他在一九二四年八月发表的《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中则清晰地提出了“革命的文艺”这个概念。他写道:“今日的文艺,是我们现在走在革命途上的文艺,是我们被压迫者的呼号,是生命穷促的喊叫,是斗士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4.
从什么角度评论鲁迅这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人。鲁迅的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典的”比“普通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范围更广泛、历史意蕴更丰厚。鲁迅创作文本诞生伊始便好评如潮,但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和目的并不尽相同,而且随着鲁迅创作经典化的实现进程,这一点也愈加突出。正因如此,对鲁迅的重新理解和再评价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鲁迅的“深刻”与他关注的问题、思维的方式、思考的方法以及表达的独特性有关,而这些在今天还远未过时。因此,在许多场合和许多领域,我们都仿佛和鲁迅不期而遇,他让我们汗颜,让我们警醒,让我们想得更多。2006年,鲁迅已经离开人世70周年。“重读”鲁迅,这是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5.
高旭东 《东岳论丛》2000,21(2):120-124
鲁迅试图以医学救国的时候 ,就超功利地喜爱文学 ,但他弃医从文 ,却恰好是注重文学的功用 ,以文学改造国民性 ,于是 ,一个矛盾的文学命题———“不用之用” ,就成为鲁迅留日时期的文学观。这种矛盾在后来的思想发展中 ,一直没有消除 ,只不过有时是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占上风 ,有时则是神秘幽深的非功利的文学观占上风。甚至晚年功利主义文学观占绝对上风的时候 ,鲁迅非功利地喜爱文学的趣味也表现在旧诗创作中。鲁迅功利与非功利的文学观的矛盾结构有其深刻的现实动因和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正> 人们对鲁迅美学和文艺思想的研究,总是强调其“善”的一面,然而,鲁迅在第一篇文学论文《摩罗诗力说》中,就否定了“无邪之说”而推崇“恶魔”。“恶”,是鲁迅弃医从文之后首先看取的。造成对鲁迅“恶”的文学观研究的空白,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恶”的回避,而对“恶”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费尔巴哈就没有想到要研究道德上的恶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到目前为止,鲁迅的文学批评已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注意,鲁迅先生对文学的见解与主张更是屡被称引,卜召林同志的新著《鲁迅的文学批评》并不满足于告诉我们鲁迅曾说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鲁迅的声音为什么与其他人的不同、他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说得怎么样等问题。 构成鲁迅文学批评“圈子”的元素是什么?卜召林同志认为,鲁迅的文学批评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在批评对象上着意浇灌“佳花”与“佳花的苗”,在批评方法上,使用社会历史与美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批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为 2 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作家 ,无论是他的文学观念、批评实践还是艺术创作都打上了中外文化交融的烙印。鲁迅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多元的 ,但他主要接受的是俄国文学 ,在俄国文学中 ,契诃夫又是他“顶喜欢的作者”。① 鲁迅与契诃夫文学从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到美学追求都有着深刻的相通之处 ,契诃夫作品中所体现的“忧郁情怀”正是鲁迅在自身创作中注意借鉴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忧郁情怀”自始至终充溢在《呐喊》、《彷徨》、《野草》之中 ,成为鲁迅作品中的基调。契诃夫成熟时期的作品 ,叙事元素都是日常事 ,却饱含…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究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的话:迄今少有争论的世界华文文学(过去我们称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由于今年二月《文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状态。这场争论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走过了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受到了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种事实上存在已久的质疑,既有关于学术水平和研究方法,也有对整个学科研究持否定态度。无论争论的双方意见如何相左,其积极意义在于强化了我们对于世界华文文学这一特殊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视。一个新的学科的成立,除了对于所属研究范畴的资料有所积累、个案有所深入、史脉有所梳理之外,还必须对这一特殊学科的性质、特征、关系等做出自己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建构;而这正是才走过20年历程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还未及深入、因而显得基础薄弱的原因。本专题的几篇文章,虽不是对这场争论的正面参与,但却是由这场争论所引发的对华文文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同仁对华文文学学科理论建设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