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即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约酝酿、形成于19世纪90年代至1911年;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是其民生主义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民生主义实际上是孙中山设计的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定性为“主观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资本主义”尚有存疑。  相似文献   

2.
传统理想是在社会变革中形成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原创期的大同理想因其与小康相关联.并包容了民生、和谐和自强不息精神,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中成为判断资本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康有为的大同、小康论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毛泽东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但又对传统理想有一些误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把传统理想创新与现代化相联系,并使之成为其中的关键性术语。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都明确提出要消灭贫困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两者相比较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构想超越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表现为 :一是选择了“部分先富”的道路 ;二是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 ,而这两点都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上 ,脱离国情正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致命伤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5.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其形成与发展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相关。其中,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影响较大:孙中山民生史观贯穿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孙中山师马克思唯物论之意,倾及中国国情,在不少方面创造性地阐发了马克思唯物论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牵制,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一度迅速发展。孙中山在考察和总结了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尊生重养"的思想,提出并全面阐述了民生主义学说。这为解决中国的近代化课题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对于我们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反封建斗争的革命纲领,它体现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民生主义”乃为孙中山继“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提出“民生主义”的“社会革命”纲领。这个革命纲领,既表现出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性格,则又反映出二十世纪初所处的时代特点。 孙中山所主张的“民生主义”,其内容所含有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外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民生主义即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思想体系,又是一种社会制度.在孙中山看来,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应当象西方国家那样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应当象苏俄那样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俄模式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应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一个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生主义——集产社会主义的社会.孙中山所构想的这种社会主义社会的独特特征,就在于它的所有制结构是多种经济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就主张未来的中国要走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中间道路",即"民生主义"道路.它开创了二战后许多亚非拉独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真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定义、内容及其实质进行了解说和分析,作者认为,民生主义所代表的是正在发展中的、渴望同官僚垄断势力和外国资产阶级争取平等地位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实际上是孙中山设计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可称之为民生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董四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从"现实"与"理想"中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之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阐释民生主义与中国传统理想主义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他学术研究的一个明显特色。作为矢志理论研究的学者,他注重学科交叉与方法论上的创新,从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关系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命题与价值取向,提升了学术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孙中山曾多次说明,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曾公开声称自己是个“完全之社会党”。在他的演说辞和论著中,对民生主义——社会主义有过许多理论的、原则的、具体的阐述,但所描绘的“社会主义”前景往往美妙而模糊。《实业计划》是他精心设计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兰图,是经过深思熟虑、准备付诸实施的行动计划,从中,可以看到孙中山心目中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清晰样式。  相似文献   

13.
民生主义思想是孙中山先生立足中国当时社会现实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进行的理论总括,尽管孙中山无力实施民生主义的方案,但他的思想精髓却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内容,对中国现代化道路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言论著作中共于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有四种论断即等同论、包容论、朋友论和法异论,其间表现出孙中山的思想内在的矛盾性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解的模糊性。揭示民生主义思想与主张的实质,阐明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共系,有助于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一切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代之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及群众性等特征的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作为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是自信与他信的双重审视与辩证生成.在自信基础上的他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成逻辑,他信基础上的自信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逻辑,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这一资产阶级的经济纲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民生主义"中的孙中山的所有制思想是中国自己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所决定,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级标志.孙中山的所有制模式实质是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三次理想社会思潮,分别是洪秀全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理念;康有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大同社会主义理念;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生主义理念。这三种理想是中国近代有关和谐社会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渴望,在中国思想领域中影响深远。以和为贵作为中国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本土化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浅议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朱宇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虽自称“就是社会主义”,但实质上是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而提出的一个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经济革命纲领。孙中山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而又着重研究中国实际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能经常考察国...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民生主义,而民生主义的内涵,又因时而异。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一直以“土地”和“资本”课题为中心内容。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民生主义所包括的内容也不断发展,当建设事业提到日程上来,民生主义又增加了实业问题、教育问题。于是,按照孙中山后来的提法、民生主义有四大纲,即土地、资本、实业、教育。他的《实业计划》、《民生主义》、《中国之铁路计划与民生主义》等著作,集中体现了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设想。尤其是,他通过实地勘查,积累大量第一手资料,经过深思熟虑,写成洋洋十万余字的《实业计划》,对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一系列主张。虽然,孙中山关于经济建设的宏伟设想在当时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它浸透了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全部心血,表达了革命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