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是否接受、认同并践行教学内容。接受心理机制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内化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倡导的思想原则、政治导向与道德规范,只有被大学生认知、接受,进而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选择。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心理机制研究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重要环节,通过正确把握接受心理机制诸要素及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的影响,提高接受的效果及其满意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良好的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核心价值观和心理接受机制为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以心理互助网络平台、互助联盟、心理环境建设、文件政策为实践基础,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接受机制“五个统一”的基本原则。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则由接受主体(受教育者)、接受中介(教育活动)、接受客体(教育信息)和接受目标(教育效果),通过方隶实施、信息反馈、方案调整、效果评价四个环节的不断循环而构成一个有序、有效的整体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探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应当注意:人的社会角色的科学定位及积极健康角色心理的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是这两方面内容融合基础之上盛开的绚丽花朵。它既体现这两方面发展的结果,又反过来更好地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规律是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的基础和条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与心理疏导方法的关系进行探讨,探索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心理进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接受机制是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各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方式。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接受机制,有益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实践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接受机制包括4个方面:主体需要与自我意识是职业价值观接受的动力机制,认知结构是职业价值观接受的加工机制,非理性因素是职业价值观接受的调节机制,职业体验是职业价值观接受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依据自身需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选择过程。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大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探究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把握其机制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实现两个“主体”的转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贫困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并顺利就业,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重要内容。该研究立足于高校贫困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研,以教育接受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贫困生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接受不足,研究了贫困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接受机制特点,并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大学生特点,提出增强大学贫困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接受成效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8.
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根据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内容因素及环境因素,高校应从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机制、高效的施教传授机制、科学的信息内化机制、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机制入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根据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主体因素、内容因素及环境因素,高校应从构建强有力的领导机制、高效的施教传授机制、科学的信息内化机制、科学合理的监督考评机制入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借鉴接受美学对读者的接受研究成果,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内涵,并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可接受性,具体从接受美学中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第二文本"3个方面进行借鉴,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活动教育寓于主体性教育之中,是主体性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或延伸。因为活动教育有结构双向,形式活泼、内容综合、效果多种等优点,可以引发情感共鸣、真理认同、环境熏陶的心理接受机制,能充分调动自我、成就、交往、愉悦、兴趣、协作意识等主体参与动机。  相似文献   

12.
道德接受心理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接受学角度深入分析了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内在的动力系统功能障碍、导向系统功能障碍、加工系统功能障碍以及调节系统功能障碍,指出只有消除接受主体的道德接受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近30年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基本规律,如: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内涵、接受系统的结构、接受系统各要素间的作用机制、接受过程、接受的特征与类型进行了研究和归纳.但许多研究尚处在经验分析和总结阶段,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本真目的、接受前提、接受效果的系统反思和批判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品德教育是由传导和接受两个部分构成的,接受的状态和效果,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接受障碍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并指出接受过程的理想状态,旨在改进德育工作,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育教学接受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从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分析了“两课”教育教学接受机制的内涵与构成 ,提出了“两课”教育教学接受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原则、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过程与接受机制的构成,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机制构建与优化的原则和策略,就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职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所反映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高也是一种不争的事实。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和传导者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深入分析接受机制中的各个构成因素,才能够不断的优化接受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电视接受是一种实质性的精神消费,精神消费的核心是心理问题,从接受主体出发,这种心理表现为人本心理及其在变异过程中的寻求与满足.由于电视接受主体受制于社会属性,故电视接受心理一般表现为社会性变异.当我们以电视接受中的艺术接受为主要描述对象时,便会发现以人本心理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制约的这种接受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审美关系.在电视文艺接受中,它表现为审美情境的产生,在电视其它形式的接受中,它表现为道德心理的认同与超越--一种审美感的伴随性感知.二者共同构成电视接受心理的"审美升华".在电视接受中,人本心理、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是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结构是一个多维反应、持续作用的循环系统.其接受活动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主体性与联动性、渐进性与反复性、感性与理性.其接受过程的作用机制包括:价值需要是动力机制,认知的经验结构是加工机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是调节机制,学校教育是导向机制.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在高校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学生接受的效果不明显。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全面性、全体性,班主任应该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贯彻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提高师德修养,开展班级特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效果,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