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出发,就农村信用社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形成风险的主要原因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对农村信用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增强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化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本文拟就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试图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产权关系,理顺管理体制方面构筑有助于农村信用社功能作用发挥和自身业务成长的体制框架;从市场定位和管理机制方面探讨效益增长点和激发经营活力;从消化历史包袱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理顺政策扶持和央行监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信用社自50年代初建立以来,历经多个历史发展阶段,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自身经济管理水平都有所提高,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就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与新形势下金融竞争的客观要求,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客观需要看,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系、发展战略,以及资本运作方式等皆极不适应。因此,研究探讨农村信用社的创新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银行业在经营中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难以规避的金融风险正在日益暴露,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不良资产急剧上升,经营效益下降,是各家商业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对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新兴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郑州城市合作银行来说,也面临着这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郑州城市合作银行的现状,就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及防范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着资金流动性差、竞争能力弱、抗风险体系不完善、人员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状及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市场化风险较大、利率风险较大、管理不善金融犯罪时有发生等金融风险隐患的分析,提出了农村信用社较为突出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崇仁县农村信用社始创于1952年,经民历雨走过了46个春秋的坎坷历程,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已今非昔比。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农村信用社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抓住机遇,面临挑战,竭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早日走出困境.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崇仁县农村信用联社不甘人后,认真探索,进行全面的改革。他们认为: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只有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农村信用社才能走向辉煌。为此,联社领导带领一班人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找准突破口,以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狠抓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经营,发展业务,提…  相似文献   

7.
分析利率下调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影响,提出化解信用社经营风险和稳健经营的对策,即在税收对策上对农村信用社实行优惠;允许农村信用社上市国债;信用社贷款、缴存中国银行利率应予以提高等项政策,为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维系金融安全、保障存款人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举措。台湾地区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效仿西方逐渐建立了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大陆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必然导致金融风险加大,风险性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大陆单一审慎监管制已难以应对日益加大的金融风险。深入研究台湾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对大陆顺应世界金融监管潮流,适时引进存款保险制度,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研究对指导农村信用社建立高效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意义重大。国外学者们从市场结构、银企关系和风险管理等不同侧面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定价模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贷款利率定价理论体系。国内对贷款利率定价的关注比较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的研究很少结合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特征和转轨经济的特殊国情,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进行研究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10.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证实,利益相关者是一种民主的管理理论,体现了现代企业中的“责、权、利”经济关系的统一。在科学界定与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利益相关者管理,能有效激发各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提高企业和效率和效益。现代合作制经济倡导合作与共享,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投入了大量专用性资本,但少数利益团体对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供给和资源垄断性控制,导致不能实现利益均衡和共享。对我国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益相关者分类管理,将有利于合作制的完善和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于建国初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其理论起点既不是国际公认的合作原则,也不完全是马恩列的合作理论,主要是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理论起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既背离了国际合作原则又不完全遵循马恩列合作理论的特殊制度安排这是导致日后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及存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2003年启动的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支农力度、法人治理、金融监管及立法等方面仍存在严重不足,大大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只有加大支农投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监管、健全法制,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现状及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如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符合信用社合作制的原则等等,提出农村信用社应明晰公共积累、亏损社的产权,完善法人结构,减轻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改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国家对农业金融政策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各个农业金融机构在自身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体系建设,加快农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加大对农业金融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农村信用社的演变史迹中,存在一个迄今尚未破解的农贷悖论命题:本该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农信社,却没有为弱势者服好务。农信社始终被国家所控制,其经营目标主要是满足国家效用而非社员效用,这是农贷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破解农贷悖论的关键在于正确界定国家在农村信用社的行为边界:国家要么退出农信社,要么控制农信社。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风险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许多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农村信用社有许多缺点。为了避免这些缺点,许多人建议将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但如果再建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容易使农村地区更难得到贷款的支持,所以建议在农村信用社下一步的改革中设立两级的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农村信用社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问题越来越充分地暴露出来,其中组织结构的混乱问题尤为严重。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农村信用社组织结构分析框架,揭示了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信用社组织结构的重新安排。因此,通过明晰产权关系,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产权约束机制,从而建立合理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和高效的组织体系,就成为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运行机制上,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信用合作社与国有商业银行一样,存在着一系列弊端。能否对信用合作社进行彻底的改革,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问题。对于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在主体型态的选择上,应摈弃“股份合作制”的模式,而据情选择股份制商业银行或本色的信用合作社作为主体型态;在信用合作社的组建方式上,应尊重社员自身的选择;在在功能上,应突出信用合作社的地域性、互助性、非营利性特点;在产权结构上,应放弃缺乏归属性的“集体”的股权成分,以社员的股权为基础。惟此,信用合作社的本质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信用社改革及其运行效率是当前中国金融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高低依赖于改革的主导力量及其模式的具体选择。中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历了多次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反反复复的体制性变迁,产权制度及治理结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其运行效率较低。结合在江西若干县(区)的调查,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