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娜 《现代妇女》2014,(11):404-404
为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宣传他们的思想,一大批外国传教士先后在东南亚和中国境内办起一些带有宗教性质的中外文报刊。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则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在它之后还出现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六合丛谈》等宗教报刊。虽说这些宗教报刊具有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但它们的出现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就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角度,主要围绕它的地位分歧、原因、概要以及影响,来分析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婚姻史的学者和关心征婚启事的社会各界人士,永远也不应该忘记这个人的名字:丁乃钧。 丁乃钧——一位四川省江津县(现重庆江津市)某中学普通教员。这位平凡的教师当初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到:一则在今天看来司空见惯而在当初却石破天京的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出现在1979年的《市场报》上。从此,他的姓名、他的征婚启事原稿以及该期《市场报》一同载入了中国婚姻史中。  相似文献   

3.
文中考述《大戴礼记》传本源流,兼论各本优劣异同,主要发现:卢辩注《大戴礼记》虽然只有八卷二十四篇,但它对于后人校读、研习《大戴礼记》大有裨益,从此改变了《大戴礼记》无人问津的处境;历来注释《大戴礼记》的各家学者,王聘珍的《大戴礼记解诂》可谓优秀代表。清人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笺注阶段,并没有进一步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竹子绘画,列为象征民族君子风范的"四君子"之一,元代张退公在《画苑补益记》的《墨竹记》中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元代画竹高手李衎在《竹谱》中说:"墨竹亦起源于唐,而源流未审."近代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也说:"唐代王维、孙位、张立则是写竹绘画开端."可见唐代开始竹子绘画渐渐从山水、人物画的配景地位上独立出来,并在宋代得到文人墨客喜爱,成为表现文人士夫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顾准,有这样的评价“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只因为他的思想变成了铅字,他给整个一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挽回了荣誉。”“顾准是中国经济学界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以上评论,都出自当今中国第一流学者之口。随着他诞辰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顾准这个名字再次为思想界、经济界所瞩目。一部关于他的传记《顾准画传》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传记以文字和图片交互的形式,对顾准不平凡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和记叙。  相似文献   

6.
孙建琳 《老人世界》2011,(11):20-21
1897年:中国女学堂成功创办中国女学堂初名“桂墅里女学会书塾”,在向清政府申请刻制学堂公章时,正式定名“中国女学堂”,通常称“经正女学”或“经正女塾”。学堂创办者经元善(1841—1903年),浙江上虞人,近代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资产阶级维新人士。他积极提倡新式教育,曾于1893年创办经正书院,教授中西各学。1897年11月,他开始筹议创办中国女学堂。他的热心善举,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梁启超在《事务报》发表《创设女学堂启》,并亲自为学堂制定了办学章程;  相似文献   

7.
王金锋 《职业时空》2008,4(8):68-69
中国学制近代化最初发端于戊戌变法时期。19世纪60年代,留美归来学者容闳曾提出仿效美国建立中国近代学制,但并未提上议事日程。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师法德日建立中国学制的主张,正式提出了学习德国和日本建立中国近代学制的主张,这一主张贯穿了中国学制近代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教子:引导孩子理智地走进兴趣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子 《女性天地》2008,(10):48-49
梁启超是近代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干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其代表作《少年中国说》直到今天还被广泛诵读。更值得关注的还是他的教子经验,他有九个孩子,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九个儿女投身于不同的行业,个个都是栋梁之材,其中三个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如何使得九个儿女全都成龙成凤呢,这自然要得益于他独特的教子之法。  相似文献   

9.
《老年世界》2013,(9):19-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时代解读,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相信每位读者心中也都有自己所憧憬向往的“中国梦”。为此,《老年世界》面向所有读者举办“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锦标先生,是通译《古兰经》的第四位学者。他的译本称为《可兰汉译附传》,正文首页及卷尾版权页则称为《可兰真经汉译附传》,其落款署名为:“编译者冠豪刘锦标”,可知他名锦标,字冠豪。据谢锡恩阿訇为此译本撰写(由孙云五代笔)的《序》所介绍,刘锦标原籍在河北省安国  相似文献   

11.
海外学者对丁玲的介绍和研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其后海外的丁玲研究更是涌现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和学者。其中,夏志清、梅仪慈和颜海平最具代表性。夏志清:从政治二元立场出发评论丁玲在海外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夏志清先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在1961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举奠定了其在海外汉学界的权威地位。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丁玲并没有被列入专章来论述,只是在《第一阶段的共产主义小说》和《第二阶段的  相似文献   

12.
从百年中国言论史三部曲《追寻逝去的传统》、《笔底波澜》、《文人的底气》到新近出版的《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近代史学家傅国涌先生完成了他从言论史扩展到工商史的写作夙愿,正是借助他和谢泳深埋史料文献堆又不忘立足现状的言说,一种带有私人体温的历史研究颠覆了我个人对民国历史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正>苏轼在中国古代史中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的成就集诗、词、赋、散文和书画创作于一身,是后世唱诵的君子。林语堂在自己的著作《苏东坡传》中曾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二则是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的卓绝之美。”在这位狂热粉丝将苏轼视作“全能人类”,认为他在诗文、绘画、书法、生活艺术等多方面的造诣都臻于化境。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内制集》十卷、《外制集》三卷、《奏议》十五卷、《和陶集》四卷等六种集子刊行、皓齿垂髫皆可背诵的传世诗词、意蕴深远的书法绘画作品传世。如果不是因为乌台诗案中大量焚毁苏轼作品,  相似文献   

14.
陈卫平教授,浙江上虞人,1951年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担任系主任、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目前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哲学史和中国近代中西文化比较研究。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三等奖等。在《哲学研究》、《chinesestudiesinPhilosophy》、《ContemporaryChineseThought》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左右,主要著作有《第一页与胚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比较》、《孔子评传》、《生命的冲动——柏格森和他的生命哲学》(合著)、《中国传统哲学与教育》(合著)、《孔子与中国文化》(合著)等。  相似文献   

15.
他于2003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新世纪高科技创新发明之星大奖;他成功研制出的纯中药强力速康丸大力祛毒丸系列,解除了数以万计湿疣、疱疹,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妇科疑难病患者难言之隐;他家传良药暖宫种子丸和男宝龙虎壮阳丹给不孕不育、阳痿、早泄患者带来了天伦之乐;他的成功事迹在全世界广为传播,美国权威报刊《纽约时报》专置报道站在世界医学殿堂最高领奖台上的中国学者,他就是医学博士  相似文献   

16.
陈晓卿导演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在中国纪录片市场上刮起了一阵旋风,谁也没想到,这么一部反应中国美食文化的非黄金档纪录片能有如此成功。一时间,各大网站、论坛上都在讨论这部片子,甚至有人模仿他的创作方式拍了各种版本的"舌尖上的大学"、"舌尖上的宿舍"等等网络视频作品,大街上的各种广告标语都纷纷效仿"舌尖体"。可见,《舌尖》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已经取得了稳稳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舌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如此的追捧呢?本文将对它的成功因素做一分析,希望能对后来同类作品的创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秋瑾的丈夫     
有邻居写了篇文章,问秋瑾的丈夫是谁?文中说到,他想知道秋瑾的丈夫姓甚名谁,遍查各种辞典而不得,只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找到寥寥五个字:“湘乡吴某妻”,连名字都没有。这引起他极端的好奇,又问,秋瑾既然已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社会工作诞生于何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工作的起始时间应该是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即1912年;有的学者则认为,1922年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标志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韧.但无论是北京社会实进会的成立,还是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成立,都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约翰·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1883~1949).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步济时这个名字略显陌生,但在中国的社会工作界和社会学界,这个名字却格外引人瞩目,因为他在引入西方社会工作和社会学方面曾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潘长江,著名笑星,1957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一个梨园世家。1979年考入辽宁省铁岭县评剧团,1986年与赵本山合演《瞎子观灯》引起轰动,被誉为“东北丑王”。在第三届国际青年戏剧节上,由于他出色表演二人转《猪八戒拱地》而获“个人表演金奖”。1996年春节晚会上,他因小品《过河》一句“浓缩的都是精品”而名声大噪,并获央视MTV大赛金奖。他主演的影视剧《飞虎队》、《明天我爱你》、《别拿豆苞不当干粮》等也大获成功,荣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相似文献   

20.
谈古论今话交际□李国文名人话语“嘤其鸣兮,求其友声。”这是《诗经·小雅·伐木》里的一句诗,大概是中国最早歌颂人类需要友情,需要交往,需要社会接触的诗歌了。汉代的大学者郑玄在注笺这诗句时说:“求其尚在深谷者,其相得则复鸣嘤嘤然。”他的话表明,连小鸟都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