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一是实践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二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具有自然本质。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为了实现和满足其需要而在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对象性主体实践的个体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要作辩证的、全面的理解 ,要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首先 ,要把社会关系和人的能动作用联系起来理解。其次 ,要对这个论断中的“人”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特别要清楚 :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都包括在人的本质的涵义中。而人的“自然性”有两种表现 :一是人本身的自然特性 ,另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在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时 ,必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进去 ,必须看到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本质的统一。总之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一条普遍的基本原则 ,并且是以概括的形式提出来的。这是各个时期关于人的本质的原理和论断中最为普遍和最为高度的抽象和概括 ,也是最全面和最深刻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1844年开启的哲学性变革,马克思在人的本质研究领域也开始了一场深刻革命。自1843年起,马克思提出了6个有关人的本质论断,但这些论断并不是混乱无序的。马克思在确认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排除了人的本质的外在化后,以实践为逻辑主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阐释了人的类本质、发展本质;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突出了人的共同体本质、社会联系本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了人的个体本质,从而为我们理解人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有逻辑、有层次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4.
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这对人的本质、具体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位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一是为清除旧哲学对人本质的影响,曾探讨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二是为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曾探讨过个人或具体人之间相区别的本质,这是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对人与人相区别作的人本质规定。具体人(每一个体或群体)由实践具体定位后的本质都是由社会关系总和规定的一种彼此区别的系统质,但其所涉及的外延无法一一指明,因此,马克思社会关系总和规定人本质的论断,只是为具体人本质指明了一种方向。此外,马克思又根据无产阶级斗争实践需要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在本质上具体定位了各种阶级属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费尔巴哈在说明人的自然本质时陷入庸俗唯物主义,在说明人的精神性和社会性时又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人入手,克服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矛盾,建立了科学的人的本质理论。马克思之所以能够超越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理论,主要是由于实践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指出人的类本质是劳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完整的存在物。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在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理论为教育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对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对人的本质提出了系列重要命题.正确理解、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系列命题,必须遵循“现实的人—个体的人—族类人的—社会的人”这一逻辑思路,通过对象的互释和现实的反观,展现出内在同一的有机整体和逻辑图景.  相似文献   

8.
袁惠仪 《理论界》2009,(7):16-18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乃至最终形成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同他的整个思想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过程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观点的转换,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转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提供了所谓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定义,而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的本质的新方法,实现了一次研究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的本质的探讨,自古有之:黑格尔、费尔巴哈以“既成论”表述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抽象的、先验的人的本质论;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则以溯因为基点,即探讨人的本质何以生成为人的本质之关键,从而确立了人的本质的辩证发展观,完成了人学研究的一大转向,实现了人的本质论研究的“哥白尼式革命”。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的人不能给人本质以正确的解答,原因在于其没有理解或掌握事物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实践需要,马克思实际上科学地阐明了人的类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动物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劳动方式;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具体人(个人、群体)的本质是相对于具体人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其真谛蕴含着马克思基于不同实践需要而对人本质进行的这种双重定位。脱离实践定位事物本质的理论和方法,就容易导致对人、具体人界定不清,使其对人本质的理解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解产生差异,也无法回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应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重新解读与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武器。但是,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片面地强调人的现实性本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种种问题和弊端。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理解和研究,也才能全面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12.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人异化劳动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发展,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劳动"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两次界定.笔者在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试图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揭示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人的研究和关注,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哲学主题,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一鄙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问题上的矛盾深化和困境升级的历史:从古代直现人性时产生的有限与无限、同一与对立之间的矛盾,到近代人的固有本性与人的应有本质之间的矛盾,再到现代人的存在问题上能动性与受动性、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矛盾,人的问题似乎成了千古聚讼之谜.只有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关于"人的本质"规定的确立,才真正为这三类矛盾的解决提供了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乐焕 《兰州学刊》2007,1(1):84-87
本质不是实体性概念,而是属于关系性范畴.人的本质,就是对人存在与社会活动各要素的内在联系的规定.劳动、需要、交往、意识是构成人本质的四要素,其中劳动处于核心地位.从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出发,经济就是人以劳动在交往中有意识地满足需要的社会活动;发展经济的目的不仅仅是创造或追求更多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发展人,促进人本质发展和人性升华.以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为指导,创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进一步明确并坚持以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研究主体、以科学抽象法为研究方法、以探讨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曾分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需要。目前学界对人的本质的传统解读方式或是过分强调人的社会性,或是将其定义为这三种特性的总和。实际上,上述三种结论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相反它们呈现为一种不断扬弃和提升的进程。马克思对于人之本质的探索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法,最终在人之需要中实现了对人本质的全面、具体、历史的把握。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抵制后现代哲学思潮的侵蚀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学术的批判发展中,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本质问题。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劳动的人,人类因劳动而存在,劳动赋予人做人的权利。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
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需要不断产生并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的过程.而消费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进行的用物品或劳务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行为与过程.厘清马克思关于需要、消费与人的本质之间的相关理论,对于今天研究以人为本的和谐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