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河东柳氏古文家辈出,其古文理论与创作十分丰富。河东柳氏有重视史学的家学传统,以及重礼法、尚质实的家风,学风家风与古文运动的实质颇相契合。唐代河东柳氏与唐代的礼法高门山东士族有密切关系,与古文家过从甚密。河东柳氏参与并影响了古文运动,柳宗元正是在家族文化土壤中成长并成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李红 《晋阳学刊》2006,(2):32-34
家族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河东柳氏在唐代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家族文化。其家学在史学、文学、书法学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涌现出了像柳芳父子、柳宗元、柳公权等一批名家巨匠;其家风注重孝义和礼法,耿直忠正,直言善谏,培养出了柳奭、柳泽、柳公绰等一批名臣。家族文化是河东柳氏声望不坠,实现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分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南朝河东柳氏家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朝河东柳氏家族研究张灿辉割据纷争时代地域势力的兴起,既有它内在的动因,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就内在的动因而言,主要是指强宗豪族的发展,带动或支配整个地域势力的运转趋势。在以侨姓势力为主的南朝雍州势力中,河东柳氏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本文以柳氏家族作...  相似文献   

4.
梁静 《晋阳学刊》2013,(1):23-27
河东柳氏是中古时期的世家大族,伴随着家族的士族化,其成员逐渐具备了较高的文化修养,不仅博学多识,长于经史,而且具备了比较出众的文学才华。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积累,在隋唐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高峰,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出现了著名的文学大家柳宗元。此外,柳氏成员对文学理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特别注重"文"、"道"之间的关系,强调"文以载道"。  相似文献   

5.
梁静 《社会科学家》2006,(5):182-185
河东裴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衣冠大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其中,既表现为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呈现出共性特征;又表现为对特定时代学术文化的接受,呈现出时代特征;还表现为家族自身的文化传承,呈现出个性特征。正是这些文化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推动河东裴氏的延续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8年10月4日至7日,由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山西省社科院、中国柳宗元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柳宗元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永济市举行,中国唐史学会名誉会长史念海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原副会长霍松林教授等50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者共提交论文40余篇,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祖籍考证柳宗元在《独孤君墓碣》等文章中自称“河东解人”,又在《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一文中言其柳氏家族“邑居于虞乡”。以上两种说法是否有矛盾?再者是数十年来的出版物中,把“河东解人”…  相似文献   

7.
一、柳氏民居引出的史话在沁水县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土沃乡,在群峰峻岭与河谷交错之中的坪岗上,坐北朝南,背依青山,两面环河,坐落着一个叫西文兴的小山村。人们指认那就是以血缘为纽带,柳氏家族后裔集聚的古村落。过去,我只知道柳宗元素有"柳河东""柳柳州"之称,分别指明了柳宗  相似文献   

8.
齐荣晋 《晋阳学刊》2002,(6):101-102
“日施陈以系縻兮,邀尧舜与之为师”这是柳宗元被迁谪时的诗句。柳宗元推崇唐尧虞舜,主张文以载道,师法圣贤,其政治追求与尧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尧居唐地,建都于山西,李渊、李世民父子举事于山西,取“唐”为国号。李氏王朝尚尧几至于到了迷信地步,尧以火德王天下,李氏王朝也尚火德;唐太宗李世民曾驾临河东平阳参谒尧陵,修建祠宇,并把自己的像也塑在那里;唐开元诏书,命地方官祭祀尧之女儿娥皇、女英。就柳宗元个人来说,柳氏郡望河东,自古就是唐地,领尧风舜雨德化风气之先。柳氏出身世家望族,其叔父“以为理化之始,莫尊…  相似文献   

9.
金统治者重视搜集典藏图书,弘扬文治,努力程度不逊于以往中原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金朝在官府、学校、寺观之外出现很多藏书家.上自贵族,下至学者、平民,藏书风气很浓,藏书风气又反过来促进了金代文化教育及出版业的发展.很多文学家族通过收藏图书使文化在子孙辈得以延续和传承,特别是河东南路平阳府,成为北方刻书中心.图书出版的兴盛与藏书风气相辅相成.金代藏书家对保存、继承、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静 《晋阳学刊》2008,(1):124-126
河东薛氏并非世居河东的土著,而是由蜀迁来的少数民族的一支,形成于三国时期。蜀灭亡后,薛氏举宗五千户徙于河东汾阴,并以汾河以南、黄河以东为大本营。根据《新唐书》记载,河东薛氏分为南祖、西祖两个房支。薛氏原为武力强宗,再加上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使得河东薛氏在晋隋之际成为不同政权争相拉拢的对象。正是在此基础上,河东薛氏逐渐获得重要的政治地位,随着家族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河东薛氏得以发展并走向鼎盛,成为中古时期的“通世大族”,特别是“隋唐全期三百余年的宠儿,子孙有极高的任官率”。  相似文献   

11.
<正> 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支著名的世家大族,也是一支颇有特色的大族。虽然魏晋、隋唐时期的各种姓氏书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都把薛氏的家族渊源追溯到两汉以来的高门——兖州薛氏。但实际上河东薛氏原先不过是蜀中的一支具有浓厚少数民族风习的豪酋。在蜀汉灭亡之后,才由蜀中迁徙到了河东地区。从魏晋之交到北朝初年的百余年间,河东薛氏逐渐发展成为一文具有强大地方势力的豪强大姓,整个家族也衍化成若干枝系。其中势力最强,并对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社会产生过重大影  相似文献   

12.
崔浩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魏崔浩是中国中世纪史上一位才华出众、见识过人的大政治家,一位天才人物。他辅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祖孙三代统一北方,立下功劳。晚年不幸,在拓跋焘盛怒之下遭到杀害。由崔浩被杀,株连到宗族姻亲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多被族灭。崔浩之死,是北魏史上一次大狱。由于史册记载不详,后代史学家对他的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家族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所以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探讨无疑可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十分典型的层面.家族文化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般是指以家族的存在与活动为基础,以家族的认同与强化为特征,注重家族延续与和谐并强调个人服从整体的文化系统.家族文化通常包括家族的结构、行为、功能、伦理、观念、心理、精神和礼俗等层面.其中的家族既包括血缘的父族,也包括以姻缘为主的母族和妻族.家族文化不同于家庭文化,家庭文化自家庭产生时起便具有时空上的普遍性,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而家族文化则具有时空上的特殊性,仅存在于某些时期或某些地区.因此有人认为,象中国历史上那样根深蒂固的家族文化及其酿造的家族精神,是中国社会区别于西方社会或其他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先秦两汉"河东"地域称谓演变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地域称谓承载了重大的历史文化内涵,该称谓经历了长时段的演变。商代是河东称谓的萌生期,指河济之间,与后来的河东曰兖州意义相同。后世常用的晋西南意义的河东称谓产生于秦人,而居于晋西南的晋、魏之人却称此地为河内或西河。历史以秦人为主体统一六国,晋西南之河东称谓因此上升到国家行政层面,与此同时,社会生活层面仍在使用最初的河东含义。王莽曾经废除行政层面的河东称谓,但两汉时期大体上继承了河东称谓的这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建国后的30年间,村落家族文化几经冲击而有所变异,但其血缘秩序的本根并未受到影响.改革开放促使村落家族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群体性质的血缘关系日趋松懈,家庭规模呈逐渐缩小之势,辈分等级秩序逐步被平等性、法制性所替代;族居方式的地缘关系大为削弱,族员的流动性、杂居性与聚居性交相并存;新的业缘关系逐步生成,村落家族结构日趋消解.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村落家族文化的基质总体上呈逐渐削弱、消解的过程,但具体到某些地域和某种基质的变化程度则存有较大差异.村落家族文化的走向并非是对其一概排斥,而是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6.
陈宏 《人文杂志》2004,(6):106-109
从家族文化视界来看,在20世纪前半叶中国文学家族叙事中,塑造了异彩纷呈的女性群像,她们作为传统家族文化的践行者、牺牲者和畸变者,在爱情、婚姻、家庭三个方面都表现出趋同的悲剧性命运;而作为传统家族文化的反叛者,其理性觉醒及觉醒后的道路选择,则是最富于精神光彩和价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西汉河东酷吏政治成因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华 《晋阳学刊》2014,(2):15-22,40
学者多认为西汉酷吏群体与秦代的法家文化具有内在关联。然而,具体到西汉河东盛产酷吏的现象,无疑与法家文化在该地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有关。从学术史角度看,三晋本是法家思想的策源地,在战国时期,河内、河南分别受到相邻地区的儒、道文化浸染,唯有河东因其独特地理形势,保持了强固的法家文化。从军事角度看,秦汉之交的战乱对河东的影响相对较小,较好地保持了基层社会秩序的连续性,秦王朝政治文化风格的遗留较为沉重。从社会文化角度看,戎狄与相邻的边地文化形态曾是促使法家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秦汉时代的河东地区虽是内郡,仍然保留着较强烈的边地气息,这为酷吏群体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书文 《中州学刊》2005,(2):158-162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尽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对家族文化概念的理解上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家族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即人伦秩序、道德情感与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的地域意识,至宋加强.两宋文学家族地域分布,总体趋向南多于北的态势,其分布随地域文化呈现一定差异,江西和福建文学家族的崛起最令世人瞩目.两宋地域文化对文学家族成员的性情品格、知识结构乃至创作表达,都有各不相同的影响.文学家族成员对地域文化的建构,也起到促进和弘扬的作用.探讨两宋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学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河东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东,秦以前仅是地理上的泛称,主要指今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秦时置为三十六郡之一,方有了行政区划的含义,约相当于今之运城、临汾两个地区;秦至唐、宋以来,河东或称郡、称道、称路,地望有了变化,其治所大多仍在晋南,故一般通称晋南为河东地区。河东文化源远流长。在华夏文明史前时期,河东是中国原始人类聚居的集中地带,积淀了极其深厚的原始文化层;在华夏文明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中,河东是华夏族先民的活动中心,华夏文明的直接源头;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代,河东是新兴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