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孟东方 《西部论坛》2021,31(3):44-56
高品质生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充分平衡发展条件下,人们所呈现出的共享高质量物质生活和高品位精神生活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统一的.基于"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度"3个维度构建高品质生活的居民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居民的抽样调查分...  相似文献   

2.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要政治判断。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生产力、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主义本质等思想观点成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学理支撑。从百年党史看,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美好生活创建等三个维度可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方略。这三个维度各自发力、协同弥合,有助于渐进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陈京奕  喻文德 《理论界》2022,(10):22-29
马克思劳动观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劳动创造了现实的人和物质生产资料并将促使人的解放,以此创造与确证美好生活。在新时代,劳动不仅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机制,也是生活幸福和生活审美的重要源泉。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立足于马克思劳动观,通过优化劳动生产领域、加强劳动教育以及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等途径充分发掘劳动潜能,从而实现新时代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4.
王涛 《天府新论》2019,(4):52-58
用美好生活需要来替换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改革开放开展到一定阶段,中国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所做出的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进取和奋力拼搏。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是天赐之物,而是在持续追求中实现的,在不懈奋斗中创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不可或缺:一个坚强有力的执政党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在实现秩序的前提下领导现代化进程,人民自觉地把社会视作一个合作体系,他们的自由和民主权利受到尊重,基本生活得到确定无疑的保障,具有公平的机会去选择和追求他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5.
卢瑞瑞 《理论界》2022,(12):80-87
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深厚历史根基,又有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基础。作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实回应。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之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进一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升之道。  相似文献   

6.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自行开展的以文艺活动为中心的文化生活,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提高社会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本文对如何发展群众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社会调查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实证社会科学的方法自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方法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形成以群众生活为对象的调查研究方法,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社会调查方法论的中国化发展坚持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调查研究工作传统,通过广泛深刻的社会调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群众需要出发理解中国社会现实,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社会调查方法论将在人民群众话语权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民生治理工程推进等方面得到更为深入的运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8.
文豪 《天府新论》2020,(6):92-100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主义共有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二者在新时代的中国同时在场。然而,人们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由于受到商品符号意义的支配,沉迷于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消费,造成精神与物质需要的双重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进而与美好生活需要相背离。为此,我们需要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立足于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明确消费主义的边界,以高品质生活观代替节俭性消费观,并在承认商品符号化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伦理的关照和人的主体性回归,对商品的符号意义加以建构,实现对消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陆德生  纪荣荣 《学术界》2001,(2):182-187
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利益以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国家行为的活动。它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 ,也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都十分重视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 ,强调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内容 ,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参加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标志和重要途径。列宁在 1917年曾经说过 :“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民主形式的代表机关 ,而且要建立由群众自己自下面来管理整个国家的制度 ,让群众实际地参加各方面的生活 ,让群众在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来源于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扬弃、市民社会本质的认识和对巴黎公社社会治理的经验总结。马克思社会观的核心是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主治理,体现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社会治理的条件和途径,包括增加生产力总量、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满足民生需要以及各项制度的完善。这为实现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当前,我们需要以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体现公平正义,完善"五位一体"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以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是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权益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变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且反映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主体性的发展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人民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人民的需求变化推动着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的创造活动促进主要矛盾的发展,人民利益的不断满足是主要矛盾变化的结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体现人民需求发展、人民创造活动、人民利益实现的历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充分彰显人民主体性的历史。文章通过对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民主体性的内生机理分析,试图探索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人民主体性规律,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奋斗目标.其提出逻辑包括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发展性逻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性逻辑与人的主体性需要逻辑,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要以发展理念、目标理念、价值理念、奋斗理念的多维实践理念为指导.在路径选择上,要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独特优势,构建实践美好生活的体制机制,营造实践美好生活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相一致的。政治工作的灵魂,是武装群众的头脑。忽视政治工作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是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把增强群众信心、掌握群众骨干、解决群众困难、发挥模范作用等方面结合起来。政治工作必须以正确的政治路线为纲。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主体性刘敬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突出企业主体、个体主体的主体性经济,它将会充分发挥和实现每一企业每一个体的主体性,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带来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同时,市场经济体制也会带来主体性发挥与...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议题,“美好生活”在不同的历史境遇和社会空间中承载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苏格拉底揭开了探索美好生活的政治哲学之幕,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现了政治制度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内在耦合,美好生活日益成为西方古典政治哲学研究的关注焦点。美好生活的建构与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密切关联,日渐被学者们所洞悉和探求。随着资本主义的萌生和发展,人类开始向现代社会迈进,政治哲学孕育出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条理路,由此产生两种迥然相异的构建美好生活的路径。科学社会主义以“自由人联合体”为美好生活描绘宏观定向。中国共产党秉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初心并通过制度化践行使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发展之路,实现民族复兴的美好生活蓝图已经筑就。  相似文献   

17.
论人的政治性与政治主体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虞崇胜 《文史哲》2002,23(4):57-62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 ,从其本性来说 ,都是政治人 ,人的政治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既然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那么 ,现实社会中的人就理应成为政治主体 ,成为主导政治发展的基本力量。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将大多数人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 ,除了未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区分开来 ,另一个原因就是未将人类的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加以区别。只有将人的政治主体性地位与人的政治主体性实现、人类政治生活与政治管理区别开来 ,人的政治性和政治主体性才会清楚地显现出来 ,人类的政治生活和政治管理才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成熟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时西方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逐渐丧失,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多困扰,桎梏了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出发,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了关于人民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民大众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途径,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和人民群众发展的伟大目标等系列问题。因此,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要义,在新征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9.
从改革开放看社会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增强社会活力在实践上受到格外重视,从一定意义上讲,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关键作用就是提高和增强了社会活力.社会发展需要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机制.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平等竞争性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也是根本的社会活力.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竞争性,要切实抓住其社会机制,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活力应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具有突出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20.
突出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性 ,必须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民”的含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只有坚持主体性和广泛性的统一 ,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最广大人民的含义 ;改革使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在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必须实现改革主体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