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滇西北山高谷深而路桥难通 ,河流湍急而不利水运这两个地理条件 ,再加上丽江地区盛产良马 ,使得马帮成为丽江地区交通运输最方便、最经济的主要运载方式。民国时期纳西族商帮的兴起、发展、繁荣与马帮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同时 ,马帮与商帮的兴盛也促进了纳西族主要聚居地———丽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档案是一种遗产。纳西族文化档案化与纳西族档案在丽江旅游中的价值既是民族档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人类学家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论文基于民族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在结合旅游人类学中景观符号、遗产怀旧、宗教朝圣、艺术审美、文化变迁、舞台真实、博物馆旅游等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得出了纳西族档案在旅游中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符号价值、怀旧价值、宗教价值和美学价值。明确旅游人类学视阈下纳西族档案价值之所在,一方面可以拓展民族档案学的研究领域和创新研究视阈,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在大旅游背景下对纳西族档案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撑,而这也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丽江纳西族女性披用的羊皮披肩是该民族非遗服饰中的典型代表.该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披肩的整体造型与局部装饰设计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从中引申出丽江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内蕴与观念传承.就造型而言,结构安排中渗透着该民族对"七"的数字崇拜,形制、廓型与材质的设计上体现出对立统一的原始辩证法思想,色彩搭配中体现出对黑与白的色彩崇拜.就装饰而言,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制作,七星圆盘传达出的是该民族价值观中对勇敢、勤劳美德的强调,披肩背带则折射出与自然"情同手足"的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的构图特征及文化背景的分析,找出它与内地福寿吉祥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它所独具的地域文化特色.文章指出,丽江纳西族福寿剪纸属中国福寿主题纹样,在造型上受内地传统福寿纹样的影响较深,与内地常见的福寿纹样有相似之处,同时它又是在丽江地域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的民艺之花,具有独特的文化个性,是汉文化与丽江纳西文化融合之果.  相似文献   

5.
丽江纳西族化賨的文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賨是丽江纳西族社会特有且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纳西族密切人际关系的纽带和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本文从基本特征、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化賨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作者认为,化寅是一个象征的体系,它反映了纳西人的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化賨更是一种群体的生活方式,是纳西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时尚.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在历史上采用刻石记事的方法来记录本民族的迁徙、征战、宗教、儒学、人物、谱系、商业、建筑等方面的重要情况,形成了一批价值珍贵的石刻档案。本文运用档案学理论探讨了纳西族的象形文字石刻、格巴文石刻、喇嘛文石刻、汉文石刻和东巴画像石刻,并针对纳西族石刻档案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可行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的生死观大致有如下几个层次:一是对永生的探索;二是对长寿的追求和关于生命"连接"的观念;三是从生与死的单纯自然观中升华而出,体现出特有的伦理意识、道德观念及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就是一切有关生态的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拥有和谐的生态文化是生产力发达、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生活文明、社会繁荣的标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先民依据其生存环境,创造出内容丰富、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研究纳西族生态文化独特而优秀的价值内涵,对于当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治制度变迁与纳西族的殉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殉情在世界上备民族中都发生过,但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中国的纳西族那样惨烈和严重.本文认为,政治制度变革引发的文化变迁是导致纳西族殉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清王朝在纳西族主要聚居区丽江实施"改土归流",推行大规模的"以夏变夷"强权政治和强制性的风俗变革,纳西族传统性爱观、婚姻观与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冲突,儒家文化的封建礼教与纳西族传统习俗的冲突,导致了众多的殉情悲剧.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的"生命三段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于这个永恒而使人们困惑的问题,纳西族人有多种解释和观念,而"生命三阶段"观念则是其中很有特点的一种, 即认为人由猴生,死后先变为蛇,然后又寓有与猴图腾认同意识地成为祖先.纳西人"猴祖"族群认同意识、"生命过渡阶段──灵魂变蛇"的文化内涵以及"从蛇到祖先"寓有返归图腾之潜意识的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11.
环境要素既是一种生产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又是一种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态上的某个环节,具有生态价值。保护环境必须全面认识和充分重视这两种价值才会有较为理性的态度。以财产法进行环境保护,在普通法中有较长的渊源和较深的影响,在客观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和扩大的今天,迫切需要人们从经济价值——权利损益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方县箐丰村彝族习惯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习惯法是某一特定社区内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习惯、习俗、礼节、仪式、舆论、禁忌、村规民约等,用以划分人们的权利义务和调解各类纠纷,并且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包括:村规民约、家法族规、宗教法规、行业规章等。起到了国家制定法律难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一些布依族村寨较好地保留了原始习惯法文化.龙泉寨是惠水县的一个自然寨,当地的婚姻习惯法制度在当代发生了重要变迁,但仪式婚制度与国家法多元并存,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存在传统上寨老调解婚姻纠纷的习惯法制度残余.当地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在结婚和离婚制度方面存在与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对中、泰两国环境保护法进行对比的必要性,详细对中、泰两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进行了对比,并简单分析了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环境保护法规制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指出农村环境保护法是有关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改善和建设农村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或法律表现形式的总和。农村环境保护法规的内容主要包括: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绿色能源,建设环境优美村镇、生态村镇,实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法律。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环境法治的价值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伦理学将原来仅限于人与人之间才有的道德关系扩展到自然界,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实现了伦理观的新的变革,并由此催生了环境立法。这种转变了的伦理价值观逐渐成为人类环境立法的重要理念基础,也是环境法治得以实施的道德前提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不是环境本身,而是环境带给人类的利益即环境利益。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非物质性公共利益,其包括生活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简称生态利益)两类。环境利益是环境法正当性的基础,是推动环境法发展的动力。一切环境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构建都不能脱离环境利益这一基本范畴,否则就会产生法律对环境保护的泛化和虚化。  相似文献   

18.
学界对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认识上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尚不统一。在阐明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特点的基础上,从学理论证和文本实证的角度分析"共同责任"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明确"共同责任"是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仅是"共同责任"基本原则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西南部的南北盘江流域是贵州省内布依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规模村位于北盘江的上游流域晴隆县东部的布依族聚居地方。由于特殊的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保留了比较好的婚姻习惯法、祭神立法等布依族习惯法文化。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等原因,布依族习惯法文化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仫佬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其在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习惯法也有一定的特色,例如实行并不严格的民族内婚和严格的血缘团体外婚制,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走坡”的方式自由恋爱,但婚姻以包办为主,一般是由父母在“赶圩”时吃米粉谈亲事,盛行“送嫁十姊妹”和“走媳妇路”(不落夫家)习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