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由于宗教、文化根源、婚姻观念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英婚俗的不同。本文旨在从婚俗程序、语言文化等方面对英国和中国进行对比,阐释了不同婚俗对语言的潜在影响,反映出文化、语言和婚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科技、网络文化等方面的不断传播,从日本传入的词汇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我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中,既丰富了汉语语言文库,也带来了日本的相关文化。笔者主要从三方面考察了近些年来的日语词汇的汉化现象,不仅从语言层面、文化方面进行了分析梳理,还探讨了语言文化传播的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类用以传播知识和相互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从多方面丰富和完善了语言系统.对于大学生而言,单纯地掌握语言技巧不足以让他们与外国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而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则会让学生在交流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教授与渗透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对于翻译工作来说,要想正确、合适地翻译其他文化的作品,就需要对他国的文化有透彻的了解,不能只按字面的意思来翻译。本文从翻译、语言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日本语言文化特征,如含蓄、委婉、恭敬、男女分别等,然后介绍了日语翻译中如何体现语言文化,主要是从委婉、含蓄的表达、敬谦的表达、男女有别方面,结合阐述了语言和文化的相辅相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日语教育中文化固有性和文化差异论的批判,探讨了异文化理解的理论基础,围绕语言和文化的关联性对语言习得是文化习得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根据对文化文本与读者的关系阐述探讨了日语教育中异文化理解的新转向问题。从日语教育的构建维度上提出:日本事情要从类型化的总体性文化观转向作为个体问题的异文化理解,并重申了关于教师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借词作为多语言相互接触的现象和结果,在语言和文化交流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两种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流时,一种语言必然会从另一种语言引进外来文化因素以及词汇。由于引进过程中语言和文化需求的不同,我们通过对引进和输出汉语文化借词统计、归类、分析和对比,对汉语文化借词在引进和输出的词语差异上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语言跟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不可忽略其背后存在的文化。本文从文化的定义,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详细论述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文化差异对学习第二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消费主义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比较盛行,实际生活中消费主义文化已经对社会文化语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媒体语言以消费文化语境为中心实现了转变。新时期怎样实现广播电视的经济效益,这和播音主持的语言存在密切关系。鉴于此,笔者从消费文化语境下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语言知识的缺乏被认为是口语障碍的主要原因。但母语文化和第二语文化的缺失也是影响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文化对口语教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改进口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化干扰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从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说明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和进行英汉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从翻译教学的角度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内容,并以实例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而存在的差异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H在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英语学习不单单从语言层面上进行,更重要的是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学习外国文化的目的和方法四个方面探讨外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提供有利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语言社会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文化语境对语言翻译的影响不断扩大。文化语境从词汇选择、句型选择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会对语言翻译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文化语境进行分析,根据文化语境找到最良好的翻译方式,从而准确体现源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也经无法离开网络。网络语言的传播也形成了具有时代背景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从语言生态的发展视角,发掘语言生态与网络语言文化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分析网络语言文化的发展现状。运用语言生态理论,从端正网民网络用语使用态度,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以及恢复语言系统生态平衡的几方面,以期建设和谐文明的网络语言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吉林外国语大学地球村是语言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在西语村开展的"走进西班牙"课程,运用体验式课程组织模式,把语言训练作为传达西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媒介,将学生课堂语言表述焦点从句法词汇层面转移到主题任务层面,培养学生依据文化元素学习语言的能力。西语村的多国家元素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讨论文化议题。西语村文化空间的教学行为,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效果和对西语文化的探索热情。  相似文献   

15.
观念是语言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观念的研究分析可以揭示出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语义和语言世界图景的特征片断。俄罗斯作为典型的森林国家,有着十分浓厚的森林情结。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视角,对俄语成语中"Лес"观念进行分析,可以窥见蕴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加强对俄罗斯语言文化个性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对语言起着制约作用。以日语教学为例,要想学好日语,就要熟悉其文化背景,才能熟练的用于交流和沟通。本文从日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为出发点,阐述文化在日语教学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把文化导入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文化移情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文化移情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法国语言学家、教育家梅耶(1866~1936)Meillet,Antoine曾说过:"有生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另一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Edward;1884~1939)也有同样的观点:"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可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语言就没有民俗文化。谐音是中国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新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谐音这种语言现象与年俗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本文试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年俗现象进行分析,力求揭示谐音在年俗文化中的诸多有趣现象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要在文化的大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进行文献翻译工作时必须要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历史文化、物质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宗教文化之间的差异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文献翻译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绘 《现代交际》2013,(11):201-201,200
在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对大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大量地向他们讲解语法和词汇,而忽视对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是明显的只重视语言现象,而忽视语言文化特征的表现。这不仅不能使大学生达到务实的学习目的,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课程。为此,本文在研究语言与文化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深层次地探讨了文化导入的内容以及它具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