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关系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具有十分独到的地位和突出的作用,这是由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公共关系的理论是在不断追求诚信、和谐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我们党的教育事业在新时期的一项系统工程。大力开展公共关系,树立高校良好形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保证;发展公共关系是转变高校管理职能的必然需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开展高校外部公共关系,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企业营销中的公共关系由莉颖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为实现自身的目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的关系,以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合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努力和活动。现代公共关系理论认为,企业开展公共关系是市场经济条...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关系与社会环境文明建设康渝生宁莉娜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的经营管理意识,已经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并且,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运作中,公关实务也已开始成为人们的一项自觉活动。然而,探寻公共关系活动发展的价值取向,我...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广州的亚运会中的摔跤赛场上,出现了极其感人的一幕,我国摔跤选手高峰抱着受伤无法行动的对手下场.这时,胜负已无关紧要,这种友谊第一,对手加兄弟的温情影像迅速热播全球各家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开始,其中,日本军部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日本外务部门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外交活动,竭力为日本侵占东北进行辩护与开路,促进了侵略战争的不断发展.关于日本外务部门所起的作用,事变期间其在国联的外交活动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7.
原始先民萌芽中的民本政治意识中蕴含了丰富的准公共关系思想,本文从原始民本政治意识开始萌芽和通过历史资料对黄帝、尧、舜、禹为政须重民政治意识的记载,以及在原始民主制度与夏王朝国家制度的交汇中原始民主制度重民政治意识的绝对体现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以民为本、爱民敬民、公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始先民民本政治意识中的准公共关系思想,对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明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10.
11.
中国公共关系的伦理特质唐尹中国的文化的特质除表现为人文住,整体性之外,还表现在伦理住上,作为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以任家道德中心主义为出发点,曾经是构筑中国人心理结构并持续影响其行为的主流价值体系,并且至今仍制约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甚至从欧美泊来不...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 Public Relations,简称 PR,也有人将其译为“公众关系”,意指组织《企业、政府部门和其它团体)为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进行的思想和信息沟通活动.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企业界,后来逐渐扩展到政府部门和其它领域。在日本,公共关系则首先是从政府部门开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档案管理与公共关系浅析桂云,胡魁海一、学校档案馆(室)公共关系活动的现实意义1.面向社会赢得效益公共关系的运用符合高校档案馆(室)向社会开放的要求。过去,档案管理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从形成积累,立卷归档到管理利用,往往是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共关系的人际倾向魁玉,利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比之西方文化更明显地具有人文精神。这种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国人深层的伦理观念上,而且也体现在表层的人际倾向上c事实上,关心人、注重人际关系还是中国公共关系的重要特质。本文拟就中国公共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公共关系的经济体制特征明升,海洁经济体制是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的基本内容之一,对公共关系的存在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约制作用。因此,中国公共关系的经济体制特征,是其自身特色的核心。一、经济体制对公共关系的制约历史已经证明,经济体制是制约公共关系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随之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一种现代社会的文明观念——公共关系观念、一种新兴的社会职业——公共关系职业、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公共关系学正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从南到北,“公关热”浪滚滚向前,将一批又一批公关积极分子卷进入这汹涌澎湃的公关浪潮中,促使人们接受公共关系观念、选择公共关系职业、研究公共关系学。然而,在这股公关热潮中,人们仍然存在着不少迷惑和不解,特别是对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发出了不少疑问:公共关系值得管理吗?有必要设置公共关系管理的专职机构吗?公共关系管理到底有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共关系的整体意识唐魁玉,尹海洁进入20世纪末期,公共关系犹如其他舶来的现代观念一样,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从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务中,人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全新的适应现代人类生存和企业发展的交往方式。同时,诸如公共关系的整体意识等公共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公关界往往过于偏重公共关系的应用性,而较少地关注作为本世纪初的思想产物──公共关系的深刻的社会基础问题,对它产生的渊源仅作表层上的分析,而未作深层次的理论探究,于是出现了人们至今仍为公共关系定义的界限问题争论不休的现象。显然,我们有必要对公共关系的本质与历史基础作一深层次的剖析,以求我们对当前蓬勃发展的公关运动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期待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脉络。一、公共关系在其本质上是道德活动(一)从公共关系活动与道德活动的结构来分析,其主、客体具有同一性公关活动与道德活动的主体虽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共关系的大众传播特征厉雅,奎裕传播作为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纽带。在美国著名公关教育家詹姆斯·格鲁尼格看来,公共关系不仅“是一个专业领域,更确切地说它是一项传播事业”。另一位美国公关学者丹尼斯·威尔科克斯甚至... 相似文献
20.
政府公共关系工作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创造对公共关系有利的工作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调整利益的平衡度、提高信息的可信度、改善公众的忠诚度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消除政府公共关系阻力,优化政府公共关系的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