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沈从文对文学精神的理解和对人生的信仰追求紧密相连,文学不仅是他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也是他想象建构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沈从文的文学天地里,乡村和都市对应成了自我和世界、理想和现实的两极,正是对内外两个世界本质的和谐与一致性的强烈诉求和被分裂的焦虑之间的巨大裂隙,使沈从文的文学和人生发生了致命的断裂.自此,他更坚实地踩在了现实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与19世纪美国社会的文化政治现实紧密相联。爱伦·坡利用并解构流行的煽情主义写作风潮及种族主义隐喻,顺应读者大众心理需求的同时在文学想象中寻求自我解脱,由此展示了他隐秘文学世界的现实维度以及他在流行文学市场的沉浮。  相似文献   

3.
莫言以写作小说著称,但也写过许多种文体的散文。在散文创作中,莫言从自己的生活历程和生命体验出发,书写了成长的烦恼,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抒发了对于人生、人性、历史、现实、社会和文学本体的感悟,并且以自己的创作心得为机缘,探讨了作家真诚与散文真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散文既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收获,也是解读他丰富驳杂的小说世界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中国文学:自我认同的尴尬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90年代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自我认同 ,处境尴尬 :一是传统文学无法不经建构地成为当代焦虑心灵的自我认同的所在 ,坚持民族传统的作家未能与全球化沟通和对话 ;二是以历史本身为书写对象的创作 ,并未完成自我认同的任务 ;三是个人化写作作为自我认同的无力 ,甚至在自闭中萎缩病变 ;四是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由于对现实的完全认同和文学性的缺失 ,也失去了文学自我认同的属性。其出路是 ,必须遵循对物化社会的批判功能和用精神构建世界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想象的自由是意志自由,文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可以补充和强化这种自由.正如自由渗透在必然的历史进程之中,想象对现实的渗透自有人类以来也从没有停止过.因此,想象与现实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既不存在一个没有现实的想象世界,也不存在一个没有想象的现实世界.想象的自由表现为凭借自由意志摆脱现实必然性束缚,对于作者来说,是在一个想象与现实比例失衡的时代创作出体现崇高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来说,则是通过文学想象启动实践理性,为自我救赎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涂鸿 《天府新论》1999,(4):78-83
世界之交中国现实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与人们精神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文学的深刻调整与剧烈变化。无论我们在情感上承认与否,当代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自我精神沉沦于大众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兴盛,从“自我”的寻找开始,至80年...  相似文献   

7.
杨绍军 《学术探索》2006,11(6):114-119
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的沈从文创作了文学生涯中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长河》。沈从文在作品中综合了自己对于“边城”世界各方面的生活体验,又调动了各种艺术才能和叙事试验,写出了留在记忆里的湘西世界的独特的生活样式和社会演变;同时他还在作品中表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永恒与流变”、书写了美好的人性和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从中不难看出,《长河》的创作明显受到来自国外的影响,主要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女性文学”是女性作家创作的专门反映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与女性情感的作品。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虽然令人欣慰,但也不难发现在其成长过程中总有一种挣脱不掉的痛心疾首和焦灼不安。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最早是以寻找爱情为起点的,当然寻找爱情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寻找爱情找回失落的自我并超越自我。继而又在追求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上初建了自身的女性世界,但这一时期建立的这个世界在精神上缺乏理性的自我关照,在形态上是狭窄和封闭的世界。只有女性主体意识发生了全面意义上的觉醒和张扬,女性文学才能最终走向繁荣和成熟。可喜的是已有一批年轻女作家以其创作为我们显示了这片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 2 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 ,建国前后曾经有过两次创作高潮的作家 ,老舍大概算是唯一的一位。新时期老舍的创作情况较为特殊 ,一方面他能紧跟时代 ,另一方面 ,他又难以忘记过去的生活经历 ,毕竟好的创作需要真情实感。他试图调和二者 ,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深深地困扰着这位老作家。本文试图对建国后影响老舍创作和命运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在创造社的作家中,陶晶孙执著地进行着新浪漫主义的创作。他谈到创造社的时候说:在创造社中一直到底做新罗曼主义生活者为达夫,一直到底写新罗曼主义作品者为晶孙,一直到底写通俗小说者为资平。”①可见陶晶孙是创造社成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珍爱着他自己的苦恼和狂欢,他有着自己憧憬和光辉,不倦地在新浪漫主义的艺苑里独自耕耘。一、努力营造爱的幻想世界作为文学流派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欧洲。主要特征为回避社会矛盾、远离现实世界,着重表现主观精神世界的神秘感伤和内心的梦幻情绪。陶晶孙的创作比较…  相似文献   

11.
当下中国文学面临着深刻的精神危机,作家普遍脱离社会现实,处于自我封闭的创作状态,同时也表现出严重的市场化趋向.这种危机也渗透到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使之丧失了重要的文学导向作用.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文学大奖推崇的是提升人类社会的文学表现力和人文理想的文学,而不是迎合当下读者趣味和市场的文学.有鉴于此,茅盾文学奖要实现国家最高文学奖的价值,需要接受一次"休克治疗",重新确立评奖的核心价值,建立"推动民族文学经典创作"的评奖机制--文学创作的核心价值不是迎合市场化和影视化世界的大众趣味,而是提升大众文学趣味从而促进社会精神的发展."国家最高文学奖"的宗旨不是促进文学作品的市场营销,而是激励作家创作"最杰出的作品",从而推动文学创作的经典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萧军在1950-1970年代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旧体诗,他在这些旧体诗中呈现出或隐含着多重自我身份及其修辞意图。这主要表现为隐士、国士和传道者三种自我身份,而这三种自我身份的文学建构意在实现对“边缘人”、“待罪之人”等现实身份的修辞性转换,以期接通意识形态话语所许可的合法身份。这三种身份彼此联系、贯穿始终,体现了诗人萧军重建自我历史的心理诉求,以及他与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复杂、隐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16,(10)
名作家苏童极擅长写短篇小说,但近年来他推出的长篇小说《河岸》和《黄雀记》,直面社会现实的人性现实,洞悉与书写时代生活之变,既得到专家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也淬炼了他的文学品性和精神品质,实现了他所寻求的文学思想与艺术创造的现实跳转,其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越走越从容自信,越走越坚实宽广。苏童的这种具有"新生"意味的嬗变,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人文价值,同时更拓展了当代文学烛照社会现实的精神空间,成为新世纪文学发展主潮中的形象缩影。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在现实世界里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失意者、苦痛者。但在他那平庸的生活表象背后涌动着一颗卓越不凡的心。他注定是文艺女神缪斯派到人间的使者。他是为文学而生,为文学而死。在他所构建的庞大的文学世界里,大致有这样几种样式:变形之乐;反向弑父;意淫征服。他以文学来对抗人生。  相似文献   

15.
在史铁生的"写作之夜"里,时间的扭曲变形,使他改变了对世界的认识。非线性时间观念催生了他看待世界的上帝视角的形成和过程论美学的确立,并进而确立了他写作中显性的和潜隐的圆形结构方式。打破时空局限,使史铁生真实的自我心魂,借圆形结构方式自由穿梭于过去与未来、现实与理想之间,从而建构起了史铁生文学世界里圆融自洽的艺术境界,为其心魂世界中独特的理想主义表达创造了诗意空间。  相似文献   

16.
时隔35年,王蒙两次因其小说的"影射问题"遭逢"影射事件",这在文学史上闻所未闻.文坛"影射事件"产生于受众的接受活动,其关键不是作者的创作动机,而是受众能否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影射意图".从思想方法看,受众混淆文学和生活、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在现实生活逻辑、经验和艺术生活逻辑、经验间画等号,是文坛"影射事件"的思想根源.王蒙的遭际,不仅充分彰显出文坛"影射事件"的生成机制,而且牵涉众多与此有关的问题.受众转变混淆文学和生活、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思想方法,是文学界根除"影射事件"的前提和基础.读者与人为善、评论家切实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是文学界根除"影射事件"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韩靖 《兰州学刊》2007,(5):134-137
童年自我的自性不足,孱弱无助,使得周作人一方面对于世界和他者是隔膜和拒绝的,但同时又激发起他对世俗幸福的执着.因此,追求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也是自我与自我,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和解,从而实现一个健康圆满的现世人生,是周作人的理想自我.但是,受童年自我局限性的影响,周作人在实现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时又要求双方爱的相互性,而当这个相互性被破坏时,自我便又重新回到狭隘封闭的状态中去,从而使自我实现的理想破灭,这是周作的人自我观的内在局限.该文拟从童年个体生活经验和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揭示周作人的"自我观"的成因并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蒋红 《学术探索》2004,1(4):4-8
探讨哲学和文学的关系是哲学理性以自我批判求发展的要求,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哲学与文学的关系,就是理性和人性的关系。真正的哲学应当以理性关注人性,揭示人生的真谛。当代哲学力图成为"属人"的哲学,但却与生活世界中"现实的人"相背离,实现哲学与文学的重新结合,是当代哲学证明自身生存合法性和继续发展的需要。哲学应当汲取文学对人和人生的真诚体验、想象力与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作家的创作呈现出面对当下人生碎片的写实色彩 ,注重书写自我的个人感受与体验 ,强调关注世俗生活本色的叙事方式 ,延续着先锋派作家对文学形式的关注与探索。个人化写作、对文学内容的关注、对文学形式探索等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创作也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一度形成热潮的女性自恋式写作,在当代中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和社会现象。女性书写者以背对男性与社会的姿态,自我封闭、自我抚摸、自诉心语。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与现实意义。但观念先行的倒置与创作视野的逼仄使得创作困境随即出现。因此,女性书写者必须加强自省意识,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与现实积极对话,追求人类真理是女性写作走向新的广阔天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