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在不同股权集中度下负债融资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权分散企业,不管是高成长性还是低成长性的企业,负债都表现为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即负债的相机治理起主导作用;股权集中的低成长性公司,负债不仅会产生相机治理效应,而且产生过度投资行为,在两者共同作用下,后者作用大于前者,企业最终出现过度投资行为;股权集中的高成长性企业,负债融资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2.
以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具有政治联系的过度投资与负债融资的双向影响关系。实证结果显示:政治联系会引起企业过度投资;银行贷款对具有政治联系的过度投资不是产生了抑制效应,而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商业信用对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投资没有显著影响,而长期债务期限结构则能够制约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投资行为;政治联系引起的过度会减少未来期间的负债规模,并且延长未来期间的债务期限;负债融资与过度投资之间是双向相互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07年的年报数据为来源,分别对固有商业银行、全固股份制银行的治理机制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对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相对控股能力、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有股比例的增加均会导致风险的增加.而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降低了风险,董事会的规模及独立性对降低银行风险具有一定影响.全国股份制银行的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的国有性质降低了风险,但是两职舍一和外国董事席位则增加了银行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1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政府干预的视角对治理结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国有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越严重,按政府干预程度分组研究治理结构与过度投资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干预强化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过度投资的正向影响,弱化了经理层薪酬激励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对独立董事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负向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根据最终控制人性质,区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考察在不同产权性质下负债期限结构对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从总体样本来说,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没有治理作用,反而加重了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从产权性质来看,在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过度投资都没用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短期负债对过度投资具有治理作用,长期负债不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是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的主要表现,也是我国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中遇到主要难题之一。 一、国有企业负债状况 1、国有企业负债大大超过了风险承受度。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数据看,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保持50%左右比效适宜。而我国的国有企业负债状态十分严峻;从1980年至1994年底,国有资产管理局对2万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清产核资调查,显示出企业资产负债率从18.7%上升至近80%,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产的比重由51.3%下降至1.6%。如果按正常负债率50%计算,过度负债率高达30%,约8000亿元至10000亿元。1995年国有企业负债率曾一度突破95%,国有工业自有流动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例仅为0.81%。这说明,企业的资金营运几乎全靠银行贷款,无本经营。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根本性的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浮出水面,其中过度负债问题十分突出.负债既可以使企业获取一定的利益,又会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为解决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可改革国有企业人事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机制,金融机构及市场进行相应运作,争取地方政府支持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9.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经济的过度负债已成为突出矛盾暴露出来,这一问题不但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和国家专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而且已危及到国有企业和国家专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并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经济和金融秩序.如果这一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导致整个经济的恶化,可以说,严重负债已成为一个牵动和影响全局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赫晓峰 《兰州学刊》2006,8(1):136-142
从代理理论角度看,公司治理机制是决定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制度问题,研究治理机制与中国企业的融资行为的关系,特别是股权结构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治理机制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和规范企业融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统计性描述、相关分析以及加权平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分析了2000-2003年3886个次上市公司的基本现状、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负债比例是负相关关系,说明了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将导致负债水平进一步降低,这与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矛盾相一致;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管理层及董事会持股与负债比例成反比,这说明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为主要代理矛盾情况下,股东可能会选择债务融资替代股权激励对经理人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企业国有股比例、企业资产负债率以及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为自变量,以企业短期财务风险为因变量,利用Z值模型方法,就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之国有化与短期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就应对企业短期财务风险而言,行业中非国有企业的平均状况或表现要好于国有企业,"国进民退"并非全然现象,而企业国有股比例及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否国有性质对企业短期财务风险的影响则均系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才逐渐显现.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财务风险,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保证国有性质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有助于其平稳度过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先天性制度缺陷以及过于集中的股权结构,"过度投资"已成为制约中国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充足的上市公司更易发生过度投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存在的更为普遍,程度也更为严重;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加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不仅没有缓解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状况,反而有加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财务风险指企业举债经营,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的一种危险.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紧密相关.企业为了取得财务杠杆利益而举债,增加了必须按期还本付息的负担,潜伏着资不抵债的危险.一般来说,财务杠杆率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债务资金的比重越大,时间越长,利息率越高,利息就越多,偿还负担也就越重.严重的,可能直接危及企业的主权资金及经营的稳定性.一般说来,借款筹资只有在企业税息利润达到平均利润率时,企业负债才没有风险.如果使用借款不能增加利润,扣除税收、利息后无力还款,还要付出高息或加重罚息,企业举债经营风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67-72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家庭为代表的小额借贷者过度负债导致的还款困难等金融风险,成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通过系统整理关于小额借贷者过度负债方面的理论,可知小额借贷者的过度负债问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人口统计因素变化的不可控性,由行为因素引起的主动性过度负债就成为小额借贷者和金融机构降低过度负债风险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符合实际的过度负债度量和预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过度负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夏秀芳  J.Daniel Chi  王京 《东岳论丛》2023,(2):99-110+19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首要动机是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本效率,投资是企业重要的价值增值活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绩效(ROA)的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混改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国内少量文献着重分析了混改对国企“非效率投资”(包括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但国企混改所强调的“效率”更侧重的是投入产出比的概念,目前尚无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本文首次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分析了“混合所有”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投入和产出的两个角度进行了混改影响投资效率的路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前十大股东中非国有股份的持股比例约为20%时,“混合所有”的股权结构对国有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达到了最大。研究结论既支持了不同性质股权的资源协同和互补效应,同时也支持了制衡理论的权利纷争负效应。这一结论为混改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5年的财务数据,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契约的存在对成本粘性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成本粘性;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与负债程度显著正相关,负债比例越高,成本粘性越大;从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占比越高,成本粘性越大;相反,短期负债比例越高,成本粘性越小.此研究结论,不仅为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成本粘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以后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不同资金来源的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如何通过融资行为使负债和股东权益保持合理比例,形成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长期以来不但是股东和债权人的共同目标,也是金融理论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可转债融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信息不对称、风险不确定、连续融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管理防御等五种情况下可转换债券相比普通债券或普通股票融资的优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显示,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发行普通股票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可以在投资者和经理人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可以控制连续融资下的过度投资刺激和降低发行成本;可以依据其可转换性调整公司的债务水平,在抑制过度投资的同时又避免投资不足;可以使具有防御倾向的经理人既避免敌意收购又避免破产威胁。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作为公司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和领导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家能力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能力越强的企业家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这是因为在国有控股企业中,随着企业家能力的增强,其地位逐步得到巩固,管理者手中掌握的资源不断增加,这就会导致国有控股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容易发生过度投资行为。在民营控股企业中,企业家能力与过度投资负相关但不显著,这说明与国有控股企业相比,民营控股企业的企业家能力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