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我国从1998年至2004年连续七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实施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根据我国客观形势和条件,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必要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变。我国制定财政政策的过程往往容易忽视财政自动稳定器自身的作用,对此我国应该给其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积极财政政策该不该淡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债规模快速增长,由此引起了人们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讨论.本文分析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是财政风险的罪魁祸首,政策效应偏差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当前的经济形势仍然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撑,为了兼顾经济增长与防范财政风险,积极财政政策目前不应该淡出,而应该转型.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我国财政政策的隐性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政策的风险问题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债、赤字等问题尤为引人注目。但财政政策风险中的隐性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从我国隐性财政风险的基本状况、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入手,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的财政政策隐性风险,并对控制隐性财政风险的关键——控制隐性财政负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规模日益宠大,引起了人们对未来财政稳定的担忧。未被重视的政府或有负债由于其隐蔽性才是我国财政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因此除考虑直接、显性的国债风险外,更应关注隐性的、或有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5.
财政与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现行财政政策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财政对策,有助于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但当我国财政状况还相当严峻 ,存在着潜在的财政风险。因此 ,应采取有效措施 ,以化解财政风险 ,并为财政安全提供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7.
货币经济学中关于物价水平决定的理论包括货币观点和财政观点。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财政当局(政府)、民间部门之间的行为博弈共同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路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组合协调搭配关系可以归结为:积极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积极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积极型财政政策;被动型货币政策+被动型财政政策。1990年之后中国货币政策属于被动型货币政策规则,财政政策类型属于李嘉图类型。中国均衡物价水平主要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通货膨胀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财政当局在利用增税方式来平衡债务方面具有较好的控制力。未来中国可以从渐进导入以利率为主要操作工具的通货膨胀目标框架和财政政策债务目标框架、设立财政政策委员会等方面构建保证物价稳定的基本政策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8.
财政政策结构的就业效应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的反失业财政理论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同角度 ,分析了“非自愿性失业”的导因 ,并提出了刺激总需求或总供给 ,扩张就业规模的财政政策 ,为我们解决失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选择。但是 ,该理论仅注重分析财政政策的总量影响 ,而忽略了对财政政策结构影响的研究。然而 ,在既定的财政政策条件下 ,财政政策的结构因素 ,如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两种不同的政府投资结构、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两种不同的减税结构、失业保障为主或就业保障为主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结构等 ,将对就业总量产生扩张或收缩的不同影响。因此 ,有必要从政策结构的角度 ,更深入地探讨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 ,为调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结构 ,提高其就业扩张效应提供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1998年财政运行的特点: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接近一半,财政赤字接近千亿,国债规模继续扩大。我国国债是多了还是少了?实施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减税而扩大财政债务规模?适当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拉动了国内有效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强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冬天过去了,春天怎么办?”下一步是继续实施扩大财政政策,还是回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上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年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基础上 ,揭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转变已经显露“淡出”迹象 ;在分析这一转变的原因之后 ,笔者认为今年的积极财政是稳定宏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该“逐步淡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农业税取消后县级财政凸显出的几个主要问题,认为目前对县级财政的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县级财政存在的问题。以财政职能和财政制度相互关系理论为依据,重新定位了新时期县级财政职能,提出要解决县级财政问题,应进行县级财政制度创新,明确划分县级财政的事权、调整支出范围,培植县级财政税源、确定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规范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县级债务的基础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强化县级财政的预算自主权、规范预算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激励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本文运用财务评价理论和风险效用理论,通过公式推导得出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在理论上具有相同的经济激励作用,但应根据建筑节能市场发展阶段合理选择经济激励政策类型。本文提出了"三个阶段"经济激励政策模式,即:在建筑节能市场起步阶段,应制定以财政补贴政策为核心、税收优惠政策为补充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建筑节能市场发展阶段,应制定以财政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并重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建筑节能市场成熟阶段,应制定以税收优惠政策为核心、财政补贴政策为补充的经济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出台的各项金融政策主要针对证券市场。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还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是银行主导型的,而今后应继续发展这种类型的金融体系,即金融改革的目标取向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为了保证这种目标的实现,政府可以考虑采取金融约束政策,具体来说,就是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加以适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运用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4所高校1384名贫困生的资助政策执行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对浙江省资助政策的执行状况总体满意度较高;女生对资助政策的总体满意度高于男生;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执行最为满意;特困生在总体满意度、政策宣传、执行效率和执行过程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一般困难生;西部地区的贫困生对于资助政策执行最满意。  相似文献   

15.
国家对新农保财政政策留给地方财政较大的灵活性,根据现行辽宁新农保财政政策进行地方财政补贴金额测算和地方财政补贴负担测算与分析,提出辽宁新农保财政政策应该加大省级财政的补助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根据所辖市县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不同的基础养老金分担比例和省级财政积极参与缴费环节的补助等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将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金融中心的各种政策措施之相对重要性排序,排序号较小的政策措施具有较大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所谓”财政搜刮”是指不合理的、掠夺性的财政收入政策和手段,它往往表现为恶税、苛税以及苛政,不应把晚清政府旨在增加财政收入的一切财政政策和手段都指斥为财政搜刮。晚清的财政搜刮手段主要有加征旧税、开办新税、勒令捐输、通货膨胀等等。在晚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搜刮与反搜刮的斗争,导致了地方对中央的离心离德。财政搜刮最终都转嫁到广大贫苦百姓的身上,其结果是晚清政府民心丧尽而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这些变化的影响为背景,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揭示,并阐释了引发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对国家货币政策所产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结构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税制是政府针对金融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税收政策法令的总称。目前中国的金融税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金融税法体系的立法层级过低,政府权力过大;金融税收规则相互矛盾,缺乏系统化;事后立法,过重的税负使得金融市场主体缺乏预见性;税收制度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差异性。中国应借鉴国外的金融税收做法,建立税收立法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确立完整、统一的金融市场基本税收规则,制定具体金融创新产品的税收规则,重整金融市场税收规则。  相似文献   

20.
经过3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出现转机,宏观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由于受消费需求不足和民间投资下降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不快.财政可利用财政贴息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与消费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调动内需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