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陈泰康 《国际公关》2023,(23):185-18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新媒体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何开展,已经成了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出发,思考并探究如何利用好“新媒介”与新媒体技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率,改变就业人才堆叠、资源浪费、盲目从业、火速失业等现状,以期为打破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魔咒开拓新视野、提供新思路、尝试新可能。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就业模式在向“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取”新的就业模式转变过程中,毕业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质量以及如何包装、营销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关系到毕业生如何合理选择单位,如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实现“人职匹配”的目标。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玉在椟中求善价”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但找“饭碗”还得审时废势。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而2005年则有可能突破340万。可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如何找“饭碗”?不妨对国外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经历作一管窥。  相似文献   

5.
杨晨科 《国际公关》2023,(2):135-137
在目前毕业人数日益增多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和就业压力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业难度与日俱增,不少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前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变得更为重要,而大学辅导员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力军和指导者,更要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清楚每个学生的想法和需求,这对辅导员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运行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高校应加大改革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新的工作机制、强化市场观念、注重指导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从而建立新的就业工作运行模式,以便适应高校就业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7.
《今日南国》2009,(3):7-8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等各种原因,“就业”早已成为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必须应对的难题。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高校在为2009届毕业生就业发愁的时候,有的高校毕业生已顺利走向市场,陆续走上了实习、见习岗位。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下,对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而言,实习就业这一新的就业形式是“两厢情愿”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机制改革的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其与教育、教学同等对待,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创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体系,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政府。社会对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内容、方式方法的变化,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制度向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过渡。由此就带来了高校就业工作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根本变化。如何树立毕业生正确的择业观、沟通就业信息、完善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已成为高校和人事部门共同关心积极探讨的问题。高校应主动适应形势,就如何…  相似文献   

10.
毕业教育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尽快实现社会角色转换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新的就业体制的全面实施 ,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多样化 ,在大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毕业教育已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如何结合大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在毕业生中开展毕业教育 ,深入做好教育指导工作 ,促进毕业生及时、顺利、充分就业已现实地摆在广大毕业生就业工作者面前。为此 ,本文从当前农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入手 ,对开展毕业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迫使高校不得不引入产业经营的理念。高校为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反思科研这一“安身立命”之本 ,加强教育体制改革 ,将毕业生就业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环节 ,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采取“促销”毕业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因此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了灵活的就业方式.本文分析了高效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现状,并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提出了几点经验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就业工作应解决的三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竞争能力,也会影响学校招生和办学规模,乃至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业”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不仅包含“是否”找到工作,还同时包括工作收入、工作地点、工作性质、工作满意程度等內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认真思考和解决好三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路  汤池 《今日南国》2009,(11):22-23
距离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工作还无着落的毕业生们正进行着最后的冲刺。对于高校里奔忙在“学业”与“就业”之间的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创业”一词离他们还挺远。在当前各界促进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创业者的故事和心声,也向同龄人传递出颇多值得寻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汪金友 《今日南国》2009,(21):53-53
就业形势严峻,滞业率高涨,曾很吃香的海归也成了“海待”,许多高校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问题。其实,不少名人也曾遭受“就业难”,譬如季羡林毕业后找工作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感叹“饭碗难抢”,深感“穷途痛苦,无地自容”。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中的思想教育浅探赵世民,王丽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也加快了步伐。我校从1993年开始,采取了新的毕业就业办法,即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择优分配。这种新的分...  相似文献   

17.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发展,更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2020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就业焦虑易于滋生、求职战线不断拉长、就业观念相对滞后是疫情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心理。辅导员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责任人,必须进一步明确自身责任担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员”“观念引导者”和“精准服务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紧张的就业形势使“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被广泛倡导。然而,现实却是一些大学生盲目选择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误配”和不稳定的就业状态。这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而且也会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关注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指标的同时,更应该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加以关注。但是如何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目前学界还未达成一致意见。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的回顾和总结,试图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概念框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应做到七个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形势下,很多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缺乏驾驭竞争局面的主动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将就业教育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实习、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及毕业离校活动等七方面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由过去的统包统分的计划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在新形势下,职业大学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地方建设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