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劳分配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要搞好工资制度的改革,必须正确了解按劳分配的理论。为此,本文拟就怎样认识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按劳分配如何实现及其实现的形式,以及我国的工资制度如何进行改革等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分析,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一、怎样认识按劳分配 关于按劳分配的性质问题,经过拨乱反正,算是基本上解决了。但在经济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酬付劳;有的把股金“分红”说成是按劳分配或者“接近按劳分配”;有的认为,把按劳分配看成是按个人劳动能力与贡献大小来分配,理论上有“缺陷”;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又有人把按劳分配的本质归结为“向钱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科学预见时提出来的。他们提出这个原则的时候,社会主义还未成为现实。而现实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又与他们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有很大差别,因而在成熟程度上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这两种成熟程度不同的社会主义所实行的按劳分配,既有按劳分配内涵所赋予的相同点,又有中国国情所决定的许多区别。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消费品分配方式,但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所具备的特点、实施的条件和采取的具体实现形式等方面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结合我国现今的按劳分配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深思。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原因、特点以及它的实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按劳分配是个新事物,加之“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它有不少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着要敢于探讨问题,弄清是非的精神,谈谈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与限制按劳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按劳分配“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即对立统一规律)一样”,也有两重性。否认按劳分配有两重性,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的两重性。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既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没有争论),又有消极作用,它的消极作用就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传统的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重新正确认识按劳分配理论,并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的新模式,这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设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未来社会(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设想。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解,正是根据马克思的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按劳分配原则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作过全面的论述,一方面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统一性,按劳分配“通行的就是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矛盾,“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是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这些论断阐明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有其理论前提和适用条件。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适用的经济条件不相吻合。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所讲的按劳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分配,与马克思的原意并不相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之一,不仅有其必然性,而且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讨论,是完全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1986年以来,在对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中,有些文章认为:“按劳分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假说”,也有人认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按劳分配原则与商品价值规律的关系作过全面的论述,一方面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统一性,按劳分配"通行的就是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另一方面,又指出了按劳分配与商品交换原则的矛盾,"虽然原则和实践在这里已不再互相矛盾,而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的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矛盾的,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很难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坚持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商品经济。诚然,在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和当年马克思的设想已具有某些新的特点,但是,不能以此来否认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主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不仅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一) 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按劳分配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规律吗?提出这个问题,确实会使人感到奇怪。在一些人看来,按劳分配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讨论的只能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应是这个规律本身。  相似文献   

14.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又是社会主义必须付诸实践的一个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有人对按劳分配提出质疑,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与发展商品经济二者是矛盾的,企图既发展商品经济又坚持按劳分配原则是不现实的”,“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只好放弃按劳分配原则。”(《论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江汉论坛》1987年第7期)按劳分配究竟属何性质,它与商品经济是互相排斥还是可以统一,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怎样的特点?这些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急需从理论上作出充分的说明。本文就此发表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5.
按劳分配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是否坚持按劳分配,是要不要在分配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重大理论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人对按劳分配提出质疑,认为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主张取消按劳分配。他们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文选》中的《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专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该文明确肯定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通篇强调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同时提出一系列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大方针、政策、措施。这对我们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在经济工作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克服平均主义,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一文,是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3月28日同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同志谈话的一部分。当时在思想理论战线上,面临着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的繁重任务;而按劳分配问题又是被搞得十分混乱的问题之一。“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对按劳分配的攻击和诬蔑,集中到一点,就是否认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就决定了作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必然与商品经济相联系。但是,有的论者却认为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是不相容的,要发展商品经济就不能实行按劳分配。我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因为,一旦否定了按劳分配原则,也就动摇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根基。所以,理论上阐明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对  相似文献   

18.
按劳分配原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制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党章和宪法的确定。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内涵存在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现行高等学校教科书的表述不一。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可以得出按劳分配的科学内涵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要以一定的方式为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社会和集体以劳动为尺度,在对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根据每个成员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相似文献   

19.
在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的讨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坚持按劳分配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矛盾的,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很难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要坚持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商品经济.诚然,在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和当年马克思的设想已具有某些新的特点,但是,不能以此来否认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主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把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不仅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也不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际.  相似文献   

20.
文中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及其缺陷,以及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和负面作用。正是因为两种分配制度都有不足之处,因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按劳分配应当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并进一步阐述了两种分配制度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实践意义和现实基础,说明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