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万然 《源流》2012,(2):74-74
宋元丰八年(1085年),苏东坡在汴京见僧惠崇所画《春江晚景》后,写绝句二首,其一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提出了批评,认为水暖不暖应该是鱼先知。也有人反批评,认为画中就是鸭,鸭先知不会错。画我没看过,如果真的要争论谁先知道水的温度,我认为还是水先知。齐白石老人九十二高...  相似文献   

2.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纵然一夜风肷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相似文献   

3.
"桃花"意象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鲜明突出,与霅溪、松江等构成了渔隐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作者追求的理想栖息地。但在唐宋文人改编的《渔歌子》中,"桃花"意象逐渐淡出,或被其他花种取代,或直接退出。同时,其诗词中的渔夫形象也随之改变,诗词的整体意境也由单纯的欣赏型变为凝结着作者主观感情的复合型作品。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桃花"意象的复杂内涵,创作主体的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吴国庆 《老友》2021,(2):34-35
江西省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有一位名叫徐桃花的村妇,她常年悉心照顾瘫痪母亲和重病婆婆的事迹感动了乡邻,因而获得"第六届江西省道德模范""第六届景德镇市道德模范""浮梁县五好家庭"等荣誉。2020年11月,徐桃花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近日,笔者前往徐桃花家中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5.
霏霏 《华人时刊》2012,(3):40-41
诗日:"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玟烂若霞。浪说武陵春色好,不曾来此泛仙槎。"清晨六点,策划已久的桃花岛自助游终于开场,中巴载着一行团友对桃花美景的期盼,坚定地驶向目的地。吹来的海风带着一股浓浓的成腥味,提醒我们已经身处海岛了。原来我们已经来到沈家门——全国最大的渔港,这时的  相似文献   

6.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严寒将尽,春雨绵绵,在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教学部,一把把"阳光伞"正在向学生们传递着爱心。阴雨天,忘了带雨伞的学生,再也不用惊慌,由旅游团总支在师生中募集的"阳光伞",在这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  相似文献   

7.
陈霄 《今日南国》2009,(16):73-73
桃花盛开的时节.青秀山上那片桃花林里的“姹紫焉红”们卯足了劲争奇斗艳尽吐芬芳。这几天来.那如梦幻般美妙的桃花林美景,终日在我脑海中萦绕着,于是,我便追不及待地要求母亲带我上青秀山赏花。  相似文献   

8.
春天,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百花争艳,万紫千红,历代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数以万计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等。但诗毕竟是诗,它无法将整个春天的景色都包容进去,只能选择一两个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景点借以体现春的活力。朱自清的散文《春》则不同,它以潺潺流水般的柔柔细语把春天的一切都融入其中,在自然叙写中表现了一种浓郁、真挚的感情,描绘出一个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春天,创造了文诗画合一的美学境界,读后令人如醉如痴。  相似文献   

9.
桃花苞     
当春风姑娘拂过大地,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桃花苞渐渐地探出小脑袋,我看见了,直说:“桃花将开了!”而妹妹却说:“这是桃树的眼睛,正在欣赏春天的风景呢!”(指导老师:陈红波)桃花苞$浙江慈溪市庵东镇西一小学六(1)班@陈琳  相似文献   

10.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yǐ)微风。桃花一簇(cù)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诗词大意江水从黄师塔前缓缓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懒洋洋地发困,我倚着和煦(xù)的春风缓步前行。一丛丛盛开的桃花,好像没有主人经管,是喜欢深红色的桃花,还是喜欢淡红色的桃花?注释1)东:向东。2)簇:丛。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相似文献   

11.
荷花因其高洁,牡丹因其华贵,玫瑰因其芬芳,腊梅因其风骨,自古以来备受文人墨客倾慕。然而桃花,因其生命短暂,长地普遍,极少受到青睐。阳春三月,浴暖暖阳光,踏融融春意,兴冲冲来到桃林,正值万花竞放,那情景之美,那气势之壮,给你惊喜,令人陶醉,再无浪漫情趣的人都会陡生拥抱桃树亲吻桃花的冲动。桃花的红,鲜艳欲滴而不娇媚;桃花的香,清新典  相似文献   

12.
门前的桃花     
我家门前有一株桃树。春天,桃树还没发芽。桃树就开花了。粉红粉红的花儿挂满枝头。那花有的怒放,有的含苞,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淡淡的香气,让人闻到后舒畅极了。在我们村子里,桃树是很少的。所以在学校里,如果有谁带一枝桃花去的话,同学们都会很羡慕他。教我们语文的是个女老师,她也很喜欢桃花,若把桃花送给她的话,老师会很开心地朝你笑笑,而且还会亲昵地摸摸你的头。因此,我就经常地带花枝去学校,送给要好的同学,送给老师。有桃花的日子,我每天都能享受到羡慕的目光。我很开心。有一天,我又要去折桃花枝,妈妈说“:云儿,你尽摘桃花干嘛?摘…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记》中,有一段关于桃花林的描写。据现今通行的版本,文字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一幅异常绚丽的图画,主要景物自然是溪水、桃花、芳草。可是根据南宋绍熙三年曾集刻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则“芳草”作“芳华”;新近逯钦立校注的《陶渊明集》也定“芳草”为“芳华”。这样看来,桃花林中就没有“草”了。究竟桃花林中应不应该有“草”呢? 一、从上下文看,这几句是集中描写桃花林的。“夹岸数百步”,突出桃花之多;“中无杂树”(绍熙三年本在“树”下注:一作草),交代桃林之纯;“落英缤纷”,描绘繁花满地。前后都是写桃树、桃花,完全没有必要在中间插进一句来写“草”。大片的纯粹的桃花,给人以整体美!在这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吴敏朝 《今日南国》2010,(16):50-51
诗经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桃花的美,桃花的灵性,桃花的情,穿透了古今文化,飘散在每一个桃花烂漫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相似文献   

16.
正1994年3月24日,被西方摄影评论家称为"东方亚当斯"的旅美摄影家单雄威乘着舴艋舟,在温州楠溪江创作。"狮子岩旁,透过桃花枝桠,空缈的悠悠江面上,穿着蓑衣的渔翁们撑着一叶叶竹筏,几只鸬鹚临立船上,静候江中鱼群",一幅充满中国山水画意的照片,被永久地定格下来。和温州结下不解之缘的单雄威在弥留之  相似文献   

17.
"孬货"在<蚂蜂庄的姑爷>中,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比较重要的次要角色,他的分量自然比不上齐凤兰、冯二宝,甚至比不上冯大宝、桃花、齐修竹.但是,他在整个情节叙述、舞台表演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这组《春江感旧》诗1917年8月4日至8日作于作者的家乡富阳。题中之“春江”指富春江,富阳城就在富春江畔。时作者奉母命自日本归乡订婚,这是作者自1913年离乡后的第一次回家。四、五年的睽违,故乡的人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思忆中的几位曾经触起过自己“水样的春愁”的女友,这时都已成了“嫁为卢家妇”的莫愁,对作者内心触动尤深,《春江感旧》诗便是为感念这些前尘往事而作。诗用清代诗人吴梅村《琴河感旧》韵,吴梅村的《琴河感旧》乃是为感伤秦淮名妓卞赛赛的  相似文献   

19.
春雷 《老友》2014,(3):50-51
正马年的春天已向我们走来,各地的桃花纷纷开放。那么,祖国最美的桃花在哪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各地的桃花吧!西藏林芝来到西藏,除了可以观赏气势磅礴的雪山、湖泊外,人们还可以看到柔情妩媚的桃花仙境。西藏林芝的桃花,绝对可用惊艳来形容。当3月桃花盛开时,藏东南谷地林芝桃红柳绿,与远处的雪山相映成趣,虽在高原,却是一派秀丽的江南景象。  相似文献   

20.
社会博览     
《山西老年》2010,(4):61-61
广东拟拍卖无人居住小岛想做"桃花岛主"吗?最快下半年就可实现了。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正式实施,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州市海洋与渔业局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