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朝著名历史学家杜佑编著的《通典》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综论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的史学专著。由于杜佑《通典》的出现,开创了中国古代史籍中专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这种体裁,于是《三通》、《九通》以及会要之类,巨著长编,相继出现,蔚为大观。所以杜佑《通典》在我国古代历史编纂学上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表现在《通典》中的杜佑的政治思想和史学观点的进步成分,对当时以至后代政治和史学的发展。对当时以至后代政治和史学的发展,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杜佑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制度,详述其沿革损益,议论其是非得失,并不是为了“好古”,而是为了“经世致用”,“将施有政”,“度其古”而“行于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古为今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参考。这种历史研究为政治服务,与现实密切结合的精神,至今仍是值得批判地予以继承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史学萌芽于 2 0世纪初 ,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其标志是相关著作的出现。对于学科萌芽的深层次原因 ,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回答。从外部条件分析 ,一方面 ,西学东渐为学科萌芽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另一方面 ,外国人 ,尤其是日本人对中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有着直接的促动作用 ;其内部条件主要是指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强烈现实需求。中国经济史学萌芽时期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对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 ,经济史逐渐演变成一门专门史 ;中国经济史作为一门课程开始走进大学课堂 ;中国经济史学的萌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家对历史发展和史学自身发展的认识起始甚早,并在历史评论和史学批评的实践中,总结出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和史学自身发展理论与方法论.在清代乾嘉时期史家中,章学诚对历史与史学的认识以及对史学批评原则的认识,包含着关于社会历史进步、历史与现实相互联系、尊重前人史学成果、知人论世评价史学牙(弊得失诸方面内容,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对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史学批评指的是对史学实践活动及其理论形态的反思,它包括对史学现象、史学家、史籍、史学理论、史学思潮及史学批评自身的考察、反思与审视。而作为史学批评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肇始于先秦时期的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发展、成熟、到繁荣兴旺的成长历程。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篇不能不说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评论著。这篇在史学批评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史评专著,从理论上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史学批评思想,从而奠定  相似文献   

5.
<册府元龟>是北宋前期一部官修类书.其中<国史部>广泛征引正史,勾勒中国古代史官产生和发展历程,评述史家、史著优劣.将史学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古代史学中的成果、经验,同时批评反省出现的问题和舛误,以资史学本身发展,从而将史学纳入到正确的发展轨迹中,推动了宋代史学的繁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籍目录经历了从六分法到四分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其间代表中国古代史学典籍的史部目录出现了分化演进的轨迹,从目录中的附庸地位到独立成类,凸显出古代史学从自发、被束缚的状态向自觉、独立发展的历史嬗变历程。这种发展变化不仅在古籍目录史部的类目中得以体现,而且在其大序小序以及提要目录中逐步走向了细密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极其深刻地表现在认识论层面。这一层面的影响大致体现出三种途径:一、与中国古代思想交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连带而来的间接影响;二、与历史学结合,在由此产生的历史哲学、历史认识等概念及讨论中,追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知识;三、转化为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这几种途径既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也在横向意义上从属于不同的层次。无论哪种途径,有关研究与认识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况,既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也不利于中国史学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史学及其优良传统,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藏,而且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观。深刻的历史意识,是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核心。恢廓的历史视野和鲜明的时代精神,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相结合,求实和经世的一致,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以及讲求文采、重视考据、探索理论等,是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几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史学中也有不少谬误和糟粕,但它们掩盖不了这些优良传统的光华。总结、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对当前的史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其历史记载之悠久,史学著述之丰富,史书体例之严密,史官建制之健全,在世界史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在从未中断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与西方史学不同的独特的学科传统。这种传统不仅指导过古代学人的史学著述,而且影响着今天史学工作者的思维定势。这种传统,精华与糟粕并存。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开端于孔子,至章学诚而走向终结.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史学批评逐渐形成了一套反映自己特质的基本范畴、批评形式和主要标尺.把握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范畴与标尺,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日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就日本古代史学的发韧及其特点作了论述。揭示了日本古代史学发韧的历史条件,即日本民族意识的增强——心理条件;大和朝廷对史学的需要——社会条件;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外部条件。在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日本古代史学发韧的特点,即史学为政治服务;修史之人多为归化人;史书编修经历了由汉文到国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深沉的历史意识、发达的史学理论和生动形象的史学表述形式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文章认为戴名世是一位至今仍未被史学界充分认识的卓越史学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明史编撰,表现出了古代良史所具有的深沉的历史意识和史学意识,并继承和发展了前代史学批评理论,表现出了卓越的史识史才。戴名世的史传文章是对司马迁、欧阳修在史学表述形式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先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发端时期。从远古神话传说的出现,到甲骨金文的记事、各种史籍的产生,以至春秋战国多种历史撰述的问世,史学的一些主要方面都已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史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字记载由简单的片段逐步形成正式的史书并出现多种历史体裁,史官产生和史官制度形成,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观念的并存等。  相似文献   

14.
虽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和西方现代史学都使用了资本主义一词,但双方并无相同的理论背景。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科概念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学家和强调历史面向的政治经济学家(可简称为德国历史学派)一起创造出来的,强调从历史而不是从抽象的理论中寻求社会变化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的启用,实际上是对欧洲近代历史的严重误读。有鉴于此,在今后的中国历史研究中应该用资本主义来取代资本主义萌芽,回归本来的经典史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政治上处于二分裂动荡、南北对峙的六朝时期,在史学上却出现了发展的高潮,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六朝时期“百学芜秽,而治史者独盛”的景象,固然是由多方面的历史条件所促成的,但六朝的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是六朝史学繁盛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六朝统治者重视史学首先表现在史官制度上。因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爱国学者强调学以致用,自觉把旨在"求真"的史学研究同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把研究历史和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注连接在一起,表现出对历史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沉思考,赋予了中国史学经世致用优良传统新的时代内涵。其史学经世思想表现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著史考史的社会责任感;自觉为抗战提供历史借鉴、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课题研究意识;着眼于向大众普及正确历史知识的历史教育思想;"致用"与"求真"并重的史学学术观。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早在1917年就注意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亲自组织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证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运动的重要地位,为研究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3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国情与历史的分析,对中国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特点的全面系统论证,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学的兴起发展,是以史学家积极关注现实、褒贬是非为精神特征的.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统治者对史学越来越严密的控制下,史学家从观念上越来越服从于现实统治者对史学的要求.这虽然保证了中国古代史学能够与现实处于一种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之中长期共存,不断发展,但却使史学失去了思想的自由性和现实的批判性精神.其不良后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是中国史学第五次反省的代表作。第一,划清了历史资料和历史著作的界限,对历史做了全新的定义,指明了“历史的本体”;第二,提出要区分史学研究的两个方面、三个层次,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史学任务论体系;第三,阐明史学与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系,强调史学的“铸魂”功能,完善了史学功能论。通过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和继承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对当前史学的振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前 言 人类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有了文明的开始。人在其生活中选择许多不同的方向时,会受到每个地区的地理因素、周围环境的互动(Interaetion)及不同文化的影响,当它向一个方向发展时,这方向就成为它本身的文化基因,发展出各自不同文化下之史学思想。 西方史学思想起源于希腊,经过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发展成极为灿烂辉煌的学问。中国史学思想自春秋以来绵延发展,并影响了周围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家。另外,阿拉伯史学思想也可说与中、西史学思想分庭抗礼,这些都可说是因不同地区文化基因下产生的史学思想。 尊古卑今是史学思想出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思古的幽情是在尊古卑今的观念下产生的。中、西古代同样都有尊古卑今的观念,古代希腊人有伟大的史著和史诗,但就西洋整个学术文化的系统而论,历史意识显然并不处于中心地位。集大成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论》中对历史评价是很低的,远在诗之下。古希腊有各式各样的哲学,却没有发展出有系统的历史哲学。其后,中古西方史学家因受到基督教义的影响,改变了宇宙观,完全不同于希腊人的区域主义或罗马人的“我即世界,世界即我”的世界观。一直到文艺复兴时史学发展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