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540万贫困人口的贫困落后问题,是云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尖税的挑战和忧患。解决54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而脱贫致富,逐步使贫困地区最终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是云南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过程中最紧迫的现实任务和战略问题。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开采与长期利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交往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中国的资源禀赋主要表现为总量大、人均少、品种不均衡、进口依存度高以及技术约束明显等特征。因此,加强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配置机制以及战略储备机制,是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李宏安,吴世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贫困面貌得到很大改变,大部分地方解决了温饱。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为使贫困地... 相似文献
4.
实施旅游扶贫开发战略促进我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扶贫开发是一种崭新的开发型集约型的扶贫方式 ,国内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甘肃省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有利条件较多 ,可行性强 ,应积极组织 ,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遇到了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体制约束、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结构约束。产权制度改革久突不破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最后障碍,将来中国最大的危机是能源危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改革的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是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下,分别切准每个有针对性的问题,抓住症结点予以突破,带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7.
8.
某种具体存在的方式,即相互联系的某种具体情况的表现就是对象化,或者叫确立(Affirmation),也就是实践主体的本质力量取得了一种外界刺激.按恩格斯的观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在于这种相互的联系.说得更确切些,就是在于这种相互作用.对象化就是把我们意识之外的存在转化为经验实践的对象形式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作家指责机械唯物主义为客观主义,不以社会人类主体参与的观点来理解现实,就象马克思的名言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实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依法治党具有客观必然性,主要通过三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二是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客观要求,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实现依法治国首先要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10.
日下,随着人们对贫困问题研究的加深,贫困被从更多的方面进行思考:经济贫困,文化贫困,等等。经济贫困不难理解,对许多人来讲就是人们的一年劳作几乎不能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果腹这体之物的现象。文化贫困扶贫困文化学者的观点,它是由贫困文化导致的一种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和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价值观念陈旧落后。就其基本表现而言,关键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方面的贫困。固然,从发生学角度考察,文化贫困是由经济贫困所致,但它一经形成就相对具有了自身的惯性:成为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和基本行为方式——一种在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特点,认为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脆弱和恶劣。人口素质的低下,生产方式的落后,地区工业基础差等是目前贫困地区发展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教育、交通、通讯业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分配问题始终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是经济发展最重要、最深厚的动力源。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并处理好这个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既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遵循的分配原则,也第一次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就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问题作些浅探。一、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市场机制的一致性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可以说,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13.
客观理解法是渡普尔在反思与批判以狄尔泰和柯林伍德为代表的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包括这样几个基本观点;应该从第三世界客体方面去解释理解的主观行为或过程;理解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理解;理解活动本质上是对第三世界客体的运用;理解问题境况是客观理解法的关键;境况分析是客观理解法的首要任务.波普尔的客观理解法扩展了传统的人文科学理解论的理解范围.突破了当代主流的哲学释义学仅以客观理解法研究为对象的局限,为西方的社会科学方法论、释义学以及行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在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中,犯罪的客观方面包含的内容最为丰富。作为犯罪行为的客观外在表现,它最能反映每一具体犯罪的特色与个性。按照刑法规定,内幕交易罪在客观方面必须符合下列条件:行为人利用自己合法掌握或非法获取的有关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 相似文献
15.
16.
试论古代用人的客观环境○李浩翻开中国历史不难发现,有的时代群雄崛起,人才辈出,“藏龙卧虎”们纷纷登台;有的时期却“世无英雄”,人才寡落,贤能俊杰们纷纷隐殁。而人才的多寡与进退沉浮,又系于世道的兴衰治乱。历史上出现的这种现象,是人才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 相似文献
17.
《北京社会科学》1990,(1)
<正>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年底的一次讲话中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的精神。他说,现在有人对“大公无私”等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①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意见是十分深刻的。现在,有必要澄清在“大公无私”问题上的一些混乱认识,从而使全党同志自觉地发扬起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一种精神是否值得提倡,首先要看其有没有社会存和的客观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人说“大公无私”精神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现有阶段,因而是一个极“左”口号,不应提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公无私精神有没有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实现小康目标,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如何发展,才能和全国人民共同步入小康,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笔者以为,贫困地区底子簿,条件差,奔小康相对艰难。因此,贫困地区在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着眼于农民增收。一、着力发展“三高”农业,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门路。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头脑中那种 相似文献
19.
贫困地区农行转轨问题思考伏平生“一分一脱”后,农业银行已经步入集中精力办好商业银行的新阶段。省分行已提出了符合甘肃经济发展状况和农行经营实际的新的总体发展思路。作为基层经营行来讲,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微观运作方式,真正把分行提... 相似文献
20.
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依据自身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地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并处理好产业化与基础设施建设、家庭承包经营与土地规模经营、政府宏观调控与企业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关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作用,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