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磊 《中文信息》2022,(2):79-8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加,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从而实现全社会文化素质的增强.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服务需要加强转型,应用更多先进的技术支撑,实现服务系统的高速发展.所以对智慧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意义与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是我国当前公共...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上的应用,使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等发生很大转变。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两个方面出来,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创新思路及创新工作进行详细分析,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信息资源的中心和重要载体,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数字化建设、智能化服务、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智能化管理平台、馆员智能化素质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新时期高校系资料室与图书馆之间的业务工作、情报信息、人事调配等一体化管理,并就系资料室与教研室之间实现零距离接触,为教研室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深层次服务,为学生开展各种特色性服务方式予以评析。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高校图书管理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书籍的购进、分类、借出和归还等的机械重复过程,同时也是集“服务”与“育人”于一体的管理过程。全面认识和不断加强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育人职能,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建设目标的根本要求,必将力地推动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工作是服务与育人的统一 图书馆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高校图书馆历来被看作是学校和科研的辅助性机构,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因而满足师生员工借阅和查寻图书资料的需要,是高校图书馆的最基本职能之一。但是,图书信息服务不是高校图书馆的唯一职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图书管理过程是一个服务育人的过程,即服务工作与育人工作的有机统一。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承认和肯定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并把教育功能视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作为培养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业务工作发展、科研技术创新与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视角入手,推进图书馆档案管理与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对医院提升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具备现实意义,要引发足够重视.本文即以此为论述起点,阐述了医院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与大数据融合的必要性,并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或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在于服务,它的学术性、中介性都是通过图书馆为读者所提供的服务得以实现的。可以说,图书馆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打上了服务的烙印。而谈及服务就必须论及它的服务质量,因为无质量的服务是没有意义的服务。文章从图书馆员角度出发,探讨了加强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刘雁鹏 《齐鲁学刊》2023,(4):96-109
近年来,中国司法大数据应用建设主要聚焦在平台建设、数据汇聚整理、大数据应用推广三个方面。其中,平台建设为数据汇聚提供了基础,数据汇聚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前提,大数据应用则催生了新的平台。近五年来,中国司法大数据应用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包括但不限于建成了基于大数据智能服务的审判支持系统和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完善了司法审判信息资源库,各级法院大数据分析系统广泛应用。总结中国法院司法大数据发展逻辑,可以将其归纳为:司法大数据发展方向遵循顶层设计,司法大数据发展的初衷是服务审判管理,司法大数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人民。未来,中国司法大数据应用向纵深迈进应当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维护司法公正;打破数字壁垒,服务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与现代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课题。要想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教化职能,必须使馆藏数字化建设、网络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三方面同时发展,缺一不可。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开放阅览环境、大数据环境、业务服务外包环境等种种新形势决定了图书馆管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读者满意度. 调研了图书馆界关于借阅服务管理的关注度,提出了更新借阅服务管理的观念,明确借阅管理遵循的原则,从完善规章制度、重视不同借阅服务环境下管理侧重点,以及新形势下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新形势下提高借阅服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主要体现,一方面是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以馆员为本,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图书馆的共同目标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是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认为“和合”文化对正确处理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和馆读关系 ,加强图书馆管理 ,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了“和合”文化思想与图书馆人员管理和读者工作的结合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谈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馆藏、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模式下的医院图书馆管理,并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医院图书馆是如何在新形势下为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郭淑芳 《兰州学刊》2003,(3):172-173
在世纪之交和跨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作为传播人类进步文明、知识与信息宝库的图书馆 ,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 ,对于图书馆自身发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与挑战。要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改革创新 ,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依馆藏为依托 ,提高服务层次 ,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大发展 ;建立图书馆信息网络体系 ,实现资源共享 ,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加强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图书机构和服务功能 ;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把图书馆事业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联系高校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学校文献信息服务需求 ,分析总结了我校图书馆近年来在文献资源建设、行政业务管理和读者信息服务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其成效 ,阐述了进一步提升文献管理服务规格 ,顺应高校改革发展要求的若干观点 ,并提出了相应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春秀 《理论界》2003,(5):102-103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是用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图书馆,它除了提供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外,更多的是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电子化服务,即以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以数据存储和检索、通讯网络和信息发布为主要手段,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文本的、数据的、图形的(含电影、电视)、声音的等多媒体的电子化信息。高校图书馆将给读者与社会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用户、为经济建设服务,尽快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对于已具备高等学校毕业、学有专长的在职人员还有“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发…  相似文献   

17.
刘昊 《中文信息》2021,(6):10-11
智慧病区实现了多系统之间数据融合、系统联动,解决了多套系统独立部署,走线实施复杂,各系统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智能的为护士和患者服务,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智慧病区优化了病人的照护体验,简化医护工作流程及工作负荷,通过对病区医疗信息系统加以整合,配合物联网的数据自动采集及网络通信功能,实现高品质护理,提升医患关系与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推出必将是广大图书馆的主要对策。图书馆传统模式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已不能适应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满足不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在信息时代,转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就成为推动图书馆工作的两大动力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管理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现代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本质也在于创新,图书馆要在服务理念、办馆宗旨、价值观、工作原则、馆员角色定位和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等方面转变观念;在服务内容上要向各种信息载体的文献服务和向以数据单元为基础的知识组织转变;在服务模式上应创建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专业化咨询服务模式、信息集成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也必须优化提高。文章还简要分析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创新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开设电子阅览室,使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文章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运行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如何利用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更新、更完善的服务,并运用新技术,搞好读者管理、收费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等,从而保证电子阅览室的良好环境,使其成为图书馆的新型服务场所,并使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