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艺术院校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艺术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特点,直面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问题,以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目标为导向强化价值观教育、综合提升专业水平,科学设置、合理递进,系统建立综合育人模式,并将其深化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依托理论知识学习平台、创作实训平台、演出实践平台,整合育人资源建构综合育人模式,充分发挥价值教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艺术专业学生思想中扎根,推进艺术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高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主体。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实践认同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实施增进共同性、包容尊重差异性的教学方法,构建社会—文化—历史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嵌入主题学习、网络+育人模式、专项研究基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实践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中的基础,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加强对共同体的认同,以心理学的认同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机制的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将探讨运用心理学上的互换原则、相容原则、共振原则及引导原则,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行为认同。  相似文献   

4.
刘涛  张艳 《民族学刊》2022,13(5):108-113, 142
以互动仪式链为研究范式,以情感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武术本身所涵盖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构建起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的动力融合机制,并指明情感建立能有效传递武术彰显的中华民族精神特质,身体在场能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由认同到实践的转化,情感输出能构筑情感归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建情感共鸣、共享场域互动和共筑集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策略指引下,能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提出建立民族精神培育与学校武术教育融合的传播策略,将学校看作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把武术教育当作产生情感互动的关键纽带,不仅是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精神形成的枢纽,更是促成民族精神培育和传播实践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仕民  陈文婷 《民族学刊》2021,12(9):10-16, 114
象征互动以“符号感知—意义表征—价值认同”的符号表达模式,涵括思想、观念、情感在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的象征展示,指向了符号化导引“主我—客我”“自我—他者”“内化—外化”的情感性链接、利益性联结、价值性衔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庭”“大花园”“石榴籽”象征表达的符号展演,内蕴共同体的归属、团结、凝聚意识,阐释符号互动的根基性形构、强化性维系、建构性升华,形成与共同体归属、团结、凝聚意识的互动,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的情感、利益、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的职责。高校德育空间作为一个包含“物”与“人”多层关系的空间,具有培育学生知、情、意、行等功能,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其中物理空间、知识空间、精神空间、实践空间分别为高校实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重要场域、认知基础、共情支撑和检验机会。但目前高校对德育空间存在着单一性、单向度,以及单效应的理论与实践误区,主要表现在认知偏差、分隔限制和选用失衡等方面。可通过加强德育空间的理论认知,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之维;整合德育空间的多种形式,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之维;重视德育空间的开发应用,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之维。  相似文献   

7.
北京冬奥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典型表现,在形成和凝聚过程中所蕴含的“共同体”理念彰显了胸怀大局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北京冬奥精神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引价值,对大学生感悟“共同体”价值具有强大说服力量,对增进大学生“五个认同”具有思想凝聚价值,对大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实践参照功能,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对标镜鉴价值。发挥北京冬奥精神助力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需要高校通过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纳入时政动态教育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开辟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8.
丁忠毅  程桂龙 《民族学刊》2023,(10):1-9+147
智能算法的广泛运用深刻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交互模式和社会个体认知与行为模式的转型变迁,也推动了国家治理价值理念、空间场域、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政策工具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亟待更好把握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智能算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智能算法赋能下信息传播的聚合性,有助于汇聚和整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海量信息;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有助于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辐射范围;信息推送的精准性,有助于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靶向性和针对性。但智能算法导致的信息传播“去中心化”“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可能消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导致社会个体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信息的窄化、封闭化。主动适应智能算法时代新形势,通过价值引领算法、技术规制算法、制度约束算法,是发挥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正向功能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新时期,该任务面临着各种挑战,2020年发生的疫情就是其中之一。人类学对灾难的研究视角可启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灾难中的构建路径:将灾难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重要场域,通过灾难记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认同,挖掘抗灾精神以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在灾难治理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张利国 《民族学刊》2020,11(2):63-70, 133-135
协同育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趋向。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理论自洽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点,构建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当前由于主客观影响,协同育人还存在着教育资源分散化、教育内容同质化、教育功能割裂化等“巴尔干化”现象,并深刻影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育人效果。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充分认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深化协同育人新思维,加强彼此协同与融通。要强化育人资源整合和课程建设,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体合力。强化协同育人有效机制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11.
贾海霞  毕青青 《民族学刊》2022,13(10):24-30, 131
本文从静态的文献材料,剖析汉语文与民族语文的互动关系,考察语言符号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因。然后从动态视角,结合语言使用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社会属性,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维度、不同场域的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认为:语言符号是政治话语的容器与载体,政治语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语域;语言认同是情感认同的前提,是身份构建的必要条件;语言实践促使全体成员不断学习、实践、认同,是建构共同体成员身份的重要路径;语言景观为共同体成员提供持续不断阅读、评论和交流的机会,从而获得传播的活力,融入自然语言,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信念和价值观,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构建空间话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建构既要充分重视语言符号的工具性,又要关注语言使用者的能动性,多维度、有针对性地发挥语言符号的认同、实践及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庄勤早  李永政 《民族学刊》2022,13(8):24-31, 15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最新发展和理论创新。英雄文化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为主轴,发挥英雄精神的导向作用,培育与提振英雄文化,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意义重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英雄文化新的时代意蕴,基于中华民族精神熔铸的时代精神、以民族复兴为核心凝聚全体成员的时代要义、坚持人民主体性的时代方略构成了新时代英雄文化的时代意蕴。英雄文化的独特内涵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从历史维度上看,见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步与发展;从民族维度上看,诠释与凝聚中华民族精神;从现实维度上看,彰显和汇聚共创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力量。明确新时代英雄文化的培育方向,打造多元立体的文化传播模式,优化文化的时空情境建构,充分汲取英雄文化的教化激励价值,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海军  曹洪滔 《民族学刊》2022,13(9):23-32, 155
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略,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以及全方位发展成就为强化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素材。新时代以祖国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理论导引——资源利用——合力培育——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要坚定习近平民族观的理论指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导引;推动祖国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生态;充分发挥祖国观教育各主体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合力;推动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教育转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4.
杜娟  许军华 《民族学刊》2021,12(7):94-101, 112
民族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场域,本文立足学科交叉融合,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逻辑起点、逻辑内涵、逻辑进路、逻辑反思等不同维度阐释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与任务。本文以“五个认同”骨干人才培育计划为例,分析课程设置、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重点难点,从中总结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机制,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扩大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族大家庭》2022,(6):56-58
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核心主线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人才培养使命紧紧相连,始终秉持教育精心、管理精细、服务精确和帮扶精准的“四精”工作理念,教育引导各民族学子不断强化对“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在启智润心、励行塑品中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质优良、文化基础扎实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预科班学生,探索形成了有益可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蒋彬  王胡林 《民族学刊》2022,13(6):15-23, 139
村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单元,民族旅游村寨中少数民族居民与外来游客频繁互动,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场域,探讨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有助于从基层视角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本文以川西北一个羌族村寨为田野调查点,通过考察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具体做法,从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文化创新、做好场景营造、注重深度互动等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广西田林县福祥村黄氏宗族为例,从族谱、祖茔和宗祠的壮族祖先叙事中,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分。壮族祖先叙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互构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场域和展开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型塑着壮族祖先叙事。在当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背景下,对包含祖先叙事在内的民族文化加以合理引导和传承发扬,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开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强调国民的政治归属与政治认同,核心在于引导各族人民加强“五个认同”,落脚点是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强调中华民族统一性的意义。理念教育是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依托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分别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身份认知、信仰认知和行为认知,成为认知与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重要维度。因此,理念教育、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要从认知、情感、信念、行动上引导各族人民树立起“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都要为伟大梦想而努力”的坚定信念,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校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神农中小学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工作重点,立足课堂主阵地,创新课程体系,丰富校园文化,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长效育人机制,学校先后获得恩施州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先进集体、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成为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20.
网络平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政治传播的一个向度,全新场景下的用户与传统概念上的受众截然不同,各民族的“人”本身发生了进化、异化、云化,传播模式也由此产生了本质性位移,诸种变化和位移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和土壤。智能算法在信息推送、议程设置、于传统政治传播权力消解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场景进行解构与变革,使得算法日益成为引导政治传播规则、资本营销模式的重要且核心元素,而传播的算法化也需围绕网络共同体的重构、情感共同体的建构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再构层面进一步实现碎片场景、消费场景、仪式场景的融通,以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实效。智能算法时代的网络空间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场景再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族群边界重建、族群集体记忆重构,甚至族群认同重塑的可能性,为政治传播主体和各民族网民提供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场景,提供了“自上而下”与“由下而上”共同书写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