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志农  高云松 《民族研究》2022,(6):1-14+138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将共同体的形成历史纳入理论反思,从中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历史辩证关系。基于对云南迪庆在1957年建州前的区域史的考察,从历史、空间与社会三重向度分析了区域内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蕴含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发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民族的差异性并没有被消解,而是始终在保持其张力的同时被共同性所超越;这一历史辩证法表明“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民族工作原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以区域视角对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突出了边疆社会作为边疆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贯彻到边疆社会民族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相似文献   

2.
通过发展边疆教育构建以“大国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国时期化解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的一项国策。边疆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化、边疆教育国策的制定和边疆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勃兴,渊源于民国时期政府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双向互动。从知识分子群体层面来看,边疆教育认知涉及边疆教育概念、边疆教育与边疆治理的关系、边疆教育与边疆民族关系、边疆教育的具体实践等问题,切实影响了国民政府边疆教育政策的实施及对其社会实效的评判。探究知识分子群体边疆教育的认知与实践,既可清晰窥探民国时期边疆治理的历史轨迹,亦可考察近代中国国家意识视域下知识分子群体的“边疆形态”及其学术价值,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经验总结和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3.
陈民炎 《民族学刊》2023,14(2):65-72, 157
20世纪初,云南建水纳楼普氏土司招募建水、元阳、石屏、曲靖、通海等地汉族向“江外三猛屯方”移民,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开发和治理红河南岸地区。作为地方政治精英,纳楼普氏土司实施了一系列的“兴边政策”——开街互市、马帮商贸、征收银粮等,同时联合西南民族部酋共同开发和治理“江外三猛屯方”,实现其“以市治边”的政治目的,继而维护西南边疆社会的稳定,保卫祖国领土。因此,红河南岸领土的开拓与守卫过程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宝贵历史。红河南岸地区各民族百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此实现西南边疆社会稳定。这对当下民族地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谷苞先生基于传统边疆“文化主体性”叙事中轻视边疆人文贡献、单线叙事遭遇挑战以及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民族区域观”等理论基础,提出中华民族共同性思想,其内在涵括农业区和游牧区的互补共生、农耕与游牧均依托土地辛勤劳作以及两大区域均秉持“大一统”理念等内容。该思想既有别于传统的边疆观,也跳脱出西方“共同领域”内在逻辑,为赋能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谷苞先生从中华民族多元主体交融互动的角度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提出中华民族共同性思想理论,对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土司制度,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并为中华民族“自觉”共同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土司制度推行过程中,国家权力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现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大一统”。西南土司地区各族民众在共同拓展中华疆域、共同发展祖国经济、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共同创造中华文化(文中简称“四个共同”)的过程中,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土司制度推动了中华民族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的转变,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本栏目特邀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塔娜博士主持)一、民族问题与民族关系研究20世纪历史地理研究对“中华民族”概念的贡献/石硕//民族研究,-2023,(1).12~20巴基斯坦北部哈扎拉地区支尔格制度探析/韩富祥,马强//世界民族,-2022,(6).92~99边疆治理的“国家在场”与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刘永刚,侯红霞//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32~40边疆治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高永久,冯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8~27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是新时代以来党推动边疆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成功实践的系统论述和经验总结,具有共同性、开放性、可持续性等地域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构成了边疆地区现代化实践的三重演进逻辑。研究表明,坚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措施;坚持把统筹安全和发展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指导;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新疆成功实践的主要表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边疆实践为世界各国解决边疆问题提供了一条可选择、可复制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为在当今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视域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指明了方向。基于此,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引,就必须牢固树立各民族休戚与共的价值理念、荣辱与共的价值理念、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信仰,就必须涵养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之“源”,引导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之“流”,延展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之“势”;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国情怀,就必须弘扬守护边疆的忠诚担当、大爱无疆的深厚情怀、共同发展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9.
何一民 《民族学刊》2021,12(3):1-9, 94
以清代基层社会组织重建和社会治理为视角进行考察,清代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清朝建立后,不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也继承了明朝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重点对宗族、保甲、乡约以及会馆等民间组织的恢复与重建予以支持,并让渡部分公权力,使其统治触角向下延伸,“皇权”也由此渗入县以下的城乡基层社会。满族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员,而非域外之人,因此,他们一旦取得政权之后,除了保留满族的部分政治文化和风俗传统外,更多的是在大中华文化体系中寻找生存智慧与治国理政之道。在清代,不仅汉族、满族,也包括蒙古族、藏族或回族以及其他中国境内各民族,都主动或被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进程之中。正因为如此,民族融会才升华为“中华民族”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10.
杜芳  徐泽惠 《民族学刊》2023,(5):26-33+120
多民族国家中,族群与族群之间不乏“边界”符号。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目前较少从族群边界理论的视角来探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构建。通过引入族群边界的多级过程理论,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边界,强调族群间不存在永恒的边界,正视族群边界将更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将中华民族共同体边界划分为“外边界与内边界”,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外边界需要合理运用“制度环境、权力分配和政治网络”等因素,以期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外边界“制度、组织、文化和历史”的四重在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边界需要维持其“政治显著性、社会开放性、文化多元性和历史稳定性”,各民族采取多样的互动策略可加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边界的相对流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外边界的特征及互动策略,形成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机制,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赵罗英 《民族研究》2020,(5):132-134
<正>2020年8月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族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合办的第六届民族研究青年论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在北京、陕西、云南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2.
赵薇 《民族学刊》2022,13(8):61-71, 15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借助CiteSpace对CSSCI收录的416篇相关文献为知识图谱的分析对象,发现,机构间合作深度不够、未形成核心研究者群、已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和核心情报源群、研究主要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等,指出未来应加强机构间交流与合作、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联盟和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库等方面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意涵形成了基于时空视角和基于结构要素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兼具自主性和建构性的集体意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回归作为意识主体的人及其关系的考察。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客观实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兼有整体性、共同性、包容性等共通性特质,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质结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意涵和本质规定。同时,受人的意识的独立性规律支配,实践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运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国家要求、时代需要及其核心要义不同步、不平衡、不匹配等现象。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正确认识和把握“一”与“多”“同”与“异”“恒”与“变”的关系,重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叙事和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家谱是族群共同体社会记忆的集体叙事。近十来年,随着跨境民族“家-国”命运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滇缅边境的景颇族开始了家谱修编。龙安村已印制的孔、刀、刘三大姓氏的家谱都将溯本同源和共有家园作为叙事策略,凸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体现了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基础的族群身份建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家谱不仅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定版”的文化表征,而且激发了跨境民族自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源动力,呈现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建构实践逻辑。立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研究边疆跨境民族家谱现象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志敏  韩锐  姚楠 《民族学刊》2022,13(5):22-29, 133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关系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来自西北地区的5所高校近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水平较高。情感归属行为自觉等维度方面从考察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对其影响的显著性程度上看,政治面貌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维度的影响差异最为显著,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可通过课程思政、党员引领、实践养成、以网致胜等途径增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洪盛志  方清云  陈立鹏 《民族学刊》2023,14(3):23-32, 144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凝聚共识、团结奋进、共同繁荣的重大政治和社会工程。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确保其与全国“一条心”“一盘棋”“一个调”。目前,民族地区还存在政治、经济、生态、社会、文化建设等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领导力、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地区必须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规划,向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目标持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民族地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强化“四个共同”“五个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植根于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17.
边疆省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想的提出有助于拓宽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范围,丰富其文化内涵。研究围绕“为什么建设”“怎样建设”的核心问题,系统梳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以揭示其时代价值,并在理论与实践逻辑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可将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区域延伸至边疆省区并赋予其动态交融的和合文化内涵,从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构筑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基石。和合国家文化公园通过有形、有感、有效地构建和合文化空间廊道,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价值要素沿“共振—共创—共生”路径协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最后,研究提出边疆省区和合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即在旅游资源普查基础上遴选文化交融类资源,在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确立“和合共美”示范区,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础上探索多元主体共创机制。研究为深化边疆省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冬奥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典型表现,在形成和凝聚过程中所蕴含的“共同体”理念彰显了胸怀大局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核心。北京冬奥精神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引价值,对大学生感悟“共同体”价值具有强大说服力量,对增进大学生“五个认同”具有思想凝聚价值,对大学生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实践参照功能,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对标镜鉴价值。发挥北京冬奥精神助力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功能和价值,需要高校通过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纳入时政动态教育及实践活动等方面开辟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9.
明朝建国伊始,西南边疆面临着四大难题,即蒙古残余势力的军事威胁,西南诸夷的叛服不常,邻近交趾诸国的侵扰,加之该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如何治理,使之稳定,成为了明廷决策的难题.面对如此局面,朱元璋及其子孙、大臣们,大都认为要维持西南边疆之稳定,须抚绥土司,“革心得人”.作为明朝重臣的王阳明对此深有领悟,在对贵州、广西诸土司施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心学”思想,认为“诸夷”虽身处边疆,但同为“天下可化之人”,进而在开导贵州水西安氏,征讨思恩、田州土司叛乱过程中将其付之实践,对于边疆稳定,人心一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迪 《中国民族》2014,(12):16-19
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云南现象” 记者:云南是全国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自治地方及实行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多年以来,云南创造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跨越发展的“云南现象”、“云南经验”。请您谈谈对民族工作“云南现象”、“云南经验”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