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广西考察,多次就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指明方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广西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八桂大地唱响新时代激越奋进之歌。“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  相似文献   

2.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国家民委党组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党组书记、主任潘岳同志带头深化理论学习,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一文。为了推动国家民委系统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更加主动自觉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特刊发潘岳同志文章。  相似文献   

3.
<正>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前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强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为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广西民族宗教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俯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奋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推进新时代广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团结一直是中央对广西建设的要求之一,也是广西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党中央在不同时期提出广西要建设一个“范例”“先进”“典范”的自治区。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过了建立新政权、社会主义改造、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并在建党百年之际,启动了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探索。广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探索实践形成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地区样本,积累了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地方经验。  相似文献   

5.
法制民族学是以研究民族法制为对象的学科。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广西是多民族的自治区,而且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研究民族法制有着丰富的内涵。全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法制民族学研究在广西有着广阔的前景,对促进广西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法制民族学,亦称法制人类学,是以研究民族法制为对象的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广西是多民族的自治区,而且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研究民族法制有着丰富的内容。加强法制民族学的研究,必将促进广西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广西乡村振兴与绿色治理协同推进面临的主要困境,结合广西自然生态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民族风情浓郁的人文优势,探析广西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绿色治理方针。广西应聚焦绿色发展主题,升级打造特色绿色治理体系,借力生态优化、产业融合、“数字广西”“双碳”东风提升绿色治理能力水平,进而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林轲亮  唐一然 《民族学刊》2023,14(4):96-106, 145
无讼村屯治理模式是在无讼文化回归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多重治理政策合力作用下产生。少数民族无讼村屯将无讼文化、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这三个分别具有传统属性、现代属性、民族属性的概念有机结合,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可靠尝试。融合少数民族元素从主体、布局、方略、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探究极具文化特色无讼民族村屯的建设实践,挖掘无讼民族村屯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剖析阻碍无讼民族村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原因,明晰无讼民族村屯建设中主体定位偏差、纠纷解决机制局限性以及“三治”元素缺失的建设生态。针对其建设生态,直面少数民族乡村基层社会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建设者宜构筑一核多元、调解高效、“三治”元素与民族元素相融合的少数民族无讼村屯治理模式,以真正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多重政策要求,从而有力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搞十几年了,但仍然有些同志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存在模糊认识,其主要倾向是重视物质文明,轻视精神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是“先后论”、“自然论”和“代价论”,它们的共同性是割裂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否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实表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物质文明的内在需要和重要保证。同时不能因为两个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否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身特殊的规律性,不能用物质文明建设的规律取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发展市场经济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神文明贵在落实,重要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根本上摆脱乡村文化治理能力不足,帮助农村脱贫人口实现从经济脱贫到文化脱贫,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是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对2016~2021年广西边境8个县(市、区)精神文明程度调研结果表明,广西边境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和普及质量的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及其各维度测度指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是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增强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支撑。着力发挥普通话的文化效应,以推普助力农民“精神脱贫”,是新时代推进传统乡村文明向现代乡村文明转变,实现共同富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邹伟 《中国民族》2019,(8):23-23
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6日在新疆和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援疆,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广西特色资源库是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为支持广西民族大学特色学科教育而自建的数据库。针对此,研究从实践者的角度,围绕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状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统一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又具有相互促进的逻辑关联。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提供主体保障与环境保障,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重点发挥认同凝聚和关系凝聚功能,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路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可以提供结构和动能两个维度的支持条件,又具有价值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导向作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证明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发展人民民主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13.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省区市民族工作系统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成效,推动主题教育正确有力、扎实有效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着力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做好全区民族宗教工作的具体实践,建立“领导班子带头学、机关党委督导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干部自主学、理论测试促进学”的五维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永久  冯辉 《民族学刊》2023,14(1):1-12, 140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国家建构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表现为互相促成的逻辑关联和功能关系,分别发挥支撑与指向的功能作用,统一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多元一体的结构格局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政治和文明两方面的显著优势;团结统一的内部秩序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保障,有助于避免认同危机、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命运与共的共同愿景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实践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发展指向,在性质指向上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内容指向上要求开展与“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内容建设;在价值指向上要求以“自由人的联合体”为远大理想和价值追求,努力促进各族人民的全面发展。维系并深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逻辑关联,要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 ,特别是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纲领的重要构成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从而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学习和领会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论述 ,对于提高全党的认识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疆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文化润疆的理论要旨,不仅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新疆基层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铸牢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向往诉求。探赜文化润疆的实践路径,强调文化法治、深化文化浸润、提升文化底蕴、着眼文化认同,将文化润疆融入铸牢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各领域,切实推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7.
尹响  郭曼琦  吉娜 《民族学刊》2023,(8):1-12+15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最显著区别。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和本质要求,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而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民族地区和各族群众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深刻分析共同富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及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者之间的理论联系和逻辑关系,考察民族地区八省(区)的高质量发展现状以及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从顶层设计、产业现代化、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增强“五个认同”等五个维度提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同步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动员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增强共识,凝聚力量,夯实基础,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探析在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的时代背景下西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路径。从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维度对科大校园文化品牌进行深挖,并结合科大校园文化品牌中的办学特色及文化精神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基于"西迁精神"的科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路径,最终树立起具备科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期为将来实现西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自主创新及推进其品牌生态圈的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原生动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探析在新时代弘扬"西迁精神"的时代背景下西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路径。从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维度对科大校园文化品牌进行深挖,并结合科大校园文化品牌中的办学特色及文化精神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基于"西迁精神"的科大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路径,最终树立起具备科大特色校园文化品牌。以期为将来实现西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自主创新及推进其品牌生态圈的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内在原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