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洪仁玕,以他在后期太平天国的重要地位和他制订颁行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资政新篇》而成为史学界关注的一位历史人物。然而较长时间以来,由于我们过多地把眼光集中于洪仁玕经济改革(而不是全部改革)的具体措施上,而同时又以其是否挽救了太平天国的失败来衡量其价值,某种程度上只将《资政新篇》视为不切实际的空想,贬低了洪仁玕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今天,通观洪仁玕的全部改革方案,走出太平天国的圈子,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查,洪仁玕在中国首倡近代化,设计并实施近代化的功劳是不可湮灭的。他的努力,连同他的失败都在客观上刺激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一位重要的首领人物,也是近代中国一位首倡对外开放的有识之士.在他主持太平天国后期朝政时,秉承传统文化的影响和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不断渗入,他撰写了《资政新篇》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文化史名著,表明他对中西文化进行了优化的选取和对策,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中西文化观.本文仅就洪仁玕西方文化观问题作些探讨和反思,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中国的大门以后,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努力向西方学习。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洪仁玕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中西文化,用以拯救中国。本文拟就洪仁玕的中西文化观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洪仁玕,论之者甚多,记述其事迹间有疏误,兹证补数事。一、《洪仁玕自述》:“己未九年,洋人助路费百金,由广东省到南雄,过梅岭,到饶州萘康业营。八月内与天朝辅王在景德镇打仗败。”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据此判断:洪仁玕此时应在辅清军中。”但他又不解,经此战役后,为何洪仁玕“弃行李一空,由饶州到湖北黄梅县”?遂推测:“大约洪仁玕此时或在前离辅清军入湖北。”郦纯《洪仁  相似文献   

5.
林环 《天府新论》2000,(6):84-87
洪仁玕是早期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思想家的杰出代表,《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纲领,从政治、法律、经济上提出了具体的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治理想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历史进步的总趋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 《资政新篇》作者洪仁玕,号益谦,1882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幼学经史,曾五试秀才,不第。太平天国革命前夕,曾与族兄洪秀全共谋革命。金田起义时,因病未能参加。以后几度试图投身革命,均未能如愿。直到1859年,才到达天京,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革命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7.
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仁玕是洪秀全的族弟,拜上帝会最早的成员之一,也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参加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只有短短5年多,但却是太平天国的重要人物,被称为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最开通的中国人”。洪仁玕对太平天国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曾提出一系列改革的主张和措施,他的思想比较集中系统地反映在他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中。 一、《资政新篇》产生的历史背景 1.国内形势 洪仁玕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仍在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正在逐步崩溃,中国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漩涡之中。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国际形势 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富强起来,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抢占原料产地积极对外侵略,争夺殖民地,中国便是他们掠夺的主要目标之一。1840年英国用炮舰  相似文献   

8.
白坚同志的《太平天国改“六经”为“六韵”考》一文(见本刊1980年第4期),为证明罗尔纲先生所提出的洪秀全《改定诗韵诏》中的“诗韵”就是《诗经》,引用了洪仁玕《钦定军次实录》两段批评“八股六韵”的话为新证,下结论说:“‘六韵’即‘六经’无疑。由此可见,改‘六经’为‘六韵’,确是太平天国当年故事。在《改定诗韵诏》中,《诗韵》即《诗经》也可以论定了。”对此,特提出不同意见如下: 一、洪仁玕所批评的“六韵”,并非“六经”,而是指科举考试的试贴诗。试贴诗源于唐代,直到明清仍与后起的八股文相辅而行,是科举必试的项目。因其通常规定为六韵,也有八韵,故多被称为“六韵”。这与制艺文章有八股或六股,而通称为“八股”是同理的。太平天国制度有不少异于清朝之处,但其科举考试形式基本照搬清朝。张德坚《贼情汇纂》(下简称《汇纂》)说太平天国“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贴。”(《太平天国》(三)112页)  相似文献   

9.
邓锡华 《船山学刊》2002,(2):128-131
利用宗教发动和组织农民起义,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普遍性。太平天国也不例外,宗教迷信对这些封建农民起义起过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在农民起义的整个进程中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可以这样说,是基督教造就了太平天国,也是它毁灭了太平天国。一、基督教造就了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洪秀全在1843年以前约十五年间七次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洪仁玕明确提到洪秀全去广州应府、院考试的就有四次,而在每次去广州以前,他又须先在花县应考。他的这一基本的经历表明了这段时期的洪秀全深深地被科举制度所牢笼,想通过考试跻入统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太平天国的基层地方政权组织——乡官制度问题,近年来,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见于各种历史书刊的有关论文,就有张振鹍:“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曹国祉:“太平天国的地方政治制度”;郦纯:“乡官制度”;另外还有许多学者如范文澜、罗尔纲等,也都在他们的著作中对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附带地有所论述,他们都认为,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是一种由人民自己来推举基层地方行政人员的民主制度;太平天国的各级乡官极大部分都是由劳动人民来充当的。太平天国乡官制度的创建与实施,是太平天国革命创造性的表征之一,因此,很好地、深入地研  相似文献   

11.
在太平诸王之中洪仁玕的著述较多,解放以来颇为史学界所重视,对洪仁玕有关军事方面的专门论著或者与军事问题有一定联系的篇什,迄今仍然存在着被忽略的现象。因此拟就《干王洪宝制》中的《兵要四则》、《克敌诱惑论》以及《洪仁玕自述》、《诛妖檄文》等篇中所孕含的军事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仁玕撰写的《资政新篇》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以前国人在探索近代化道路方面的最高水准。太平天国内部学习西方的代表性人物并不是洪秀全,而是洪仁。但洪仁对西方的认识仍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还不能够既认识到西学的先进和学习西方的必要,同时又能洞察列强在华的险恶用心。另一方面,洪仁始终对儒学持温和态度,主张糅合儒耶(中西)。从香港投奔天京后,环境的改变直接导致了洪仁新旧观念的此消彼长,具体表现为其旧有的忠君思想和宗族意识的日益膨胀。  相似文献   

13.
1859年4月,洪仁玕由香港辗转到达天京。不久,他向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进呈了《资政新篇》这个极其重要的系列资政书和其它革命文书,主张“革故鼎新”,建立“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并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与番人并雄”的新思想。在洪仁玕的著作中,“新”字显得十分突出和珍贵。这个新思想集中地表现在他敢于面对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中国这一客观现实,大胆地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不仅要达到“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而且还要使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并与国际社会并立竞存。这个新思想的价值就在于他为当时的中国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一条正确的道路。中  相似文献   

14.
王明前 《江淮论坛》2008,(2):112-118
太平天国的农村政治,遵循着一条独立于<天朝田亩制度>文本之外的规律.太平军从接触农村社会,到建立稳定的统治,一般经历下列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呈逐级上升趋势.第一阶段是贡单阶段,其表现特征是征收贡物.第二阶段是门牌阶段,是在恢复和沿袭清朝旧制的基础上,推行以征收传统田赋漕粮为特征的农村政治.第三阶段是田凭阶段,在天国后期一些地区,在李秀成等的主持下,一些太平军贵族会向田主颁发田凭确定他们的土地产权.但即使到这一最高阶段,太平天国仍然没有涉及土地关系的任何变革.太平天国农村政治的基本规律受三个方面的冈素影响:主政太平军贵族的政治倾向、乡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政治军事环境是否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曾有许多文章论及。但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少有深论,同时对《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的关系还存在一些争论。①本文对洪仁玕和容闳的思想及其意义略作比较,以求正论。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观即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看法.陈夔龙是清末贵州籍进士中的国家重臣,深受科举教育影响,他亲历清末科举革废之变,反对科举革废,对科举制度高度认同,综观其一生与科举相关的言行,可以看出:陈夔龙认为科举考试神圣非常,科举制度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典章,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他高度认可科举制度在教育、选材等方面的功能;认为科举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严谨而规范.  相似文献   

17.
周妤  梁杏茹 《船山学刊》2005,(1):189-193
洪仁玕和冯桂芬能够分别从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和晚清封建政权的立场上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具有时代性和综合性。他们的思想代表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前夕中西文化观的最高水平,是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潮和戊戌维新思潮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洪仁玕《戒浮文巧言谕》,扬州师院中文系编的《洪仁玕选集》(中华书局1978年出版)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的《太平天国文书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等一些新版的资料书都这么录道:“推其原故,盖由文墨之士,或少年气盛,喜骋雄谈;或新进恃才,欲夸学富。甚至舞文弄墨,一语也而抑扬其词,则低昂遂判;一事也而参差其说,则曲直难分。”其中“低昂遂判”,商衍鎏《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中华书局1961年出版)却作“低昂远判”。我们认为:该作“远判”。查《戒浮文巧言谕》收在《钦定军次实录》卷内最后一篇,原刻本是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1861年)新刻的,1957年在江苏常熟发现,今藏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原刻本也作“低昂远判”。其实,  相似文献   

19.
王衍军  李平 《齐鲁学刊》2012,(5):116-120
清初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基本因袭明制,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原因,清初在教育和科举制度上又有许多改革和创新。中央官学方面,鼓励纳资入国子监,招收例贡、例监等各类监生;地方教育方面,清代书院、社学官学化程度很高,私塾教育成为科举应试的预备性教育。尤为突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教育完全为科举服务,不论官学、私学,均以科举为核心,成为科举的附庸。《醒世姻缘传》所记载的文化史料,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叶(即清初)的学校教育及科举制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日》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动所起的特殊作用,是为史学界所共识的。但当谈到它的编制者谁属问题时,看法就不尽一致了。笔者试就这一问题发表一些远非成熟的意见,供治太平天国史的同仁们讨论。一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不少同志认为《太平天日》为“洪仁玕所撰”。最先提出此说的,是30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发现《太平天日》的王重民先生。他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