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中介是不同事物的居间联系环节,中介概念表征着不同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或联系的间接性。中介是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在一事物的内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又可以在两个相关事物之间存在。这个环节联结着运动着的相异的两方,使之具有不可否认的同一性。用这个观点去具体地分析当代美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就可以发现许多居间的环节远没有被我们重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中介范畴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坚毅 《东岳论丛》2001,22(5):68-69,74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 ,其内涵十分丰富 :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事物发展的过渡阶段 ,事物质变的转化条件 ,事物相互区分的界碑 ,事物相互作用的传递者 ,事物相互沟通的桥梁 ,等等。尽管如此 ,但不同意“对立面互为中介”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表明相互渗透的普遍性.它冲破了相邻运动形式之间原有的固定疆界,给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相互渗透所显示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它表明,“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因而中介的意义更加突出了.中介是处于一个事物的两极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起居间联系的作用,它使一切都经过中介联成一体.深入研究中介就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在似乎没有联系的地方发现联系.这样,就会产生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由于科学的分化,科学家们深刻的研究了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二十世纪以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使科学综合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多的采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结合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三大知识领域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当今常见的现象.第一,理论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二,经验层次上的相互渗透;第三,方法论层次上的相互  相似文献   

4.
任何一种矛盾转化,都是一矛盾向另一矛盾的飞跃,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环节、决定性关键。但是,由于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具体性,以及变化发展的无限性,又决定着矛盾转化的形式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97页)。充分认识矛盾转化形式的多样性,分别不同情况,按照事物本身应有的转化形式,去努力促进矛盾朝着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方向实现转化,才能达到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本文试图对矛盾转化形式的多样性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认识中介,和一般意义的中介一样,其基本含义都是指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中间环节。但作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中介,除具有一般中介的普遍本质和特征外,还有自己特殊的本质和特征。本文拟就中介在认识论中的特点、地位、作用和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范畴。目前,在对中介的研究中,问题主要地不在于人们是否承认它的存在,而在于我们应如何看待它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惟有正确地认识中介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客观地反映中介之本来面目。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些浅见。(一) 事物的绝对性总是和相对性联系在一起的,凡事物都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用辩证法的这种观点来看待事物的矛盾对立,我们就可以逻辑地得出结论:事物的矛盾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一个事物(现象)都包含着相互排斥的两个矛盾方面。由于二者在性质上是正相反对的,因而它们之间的界限划分是确定的。对立面存在的普遍性和它们界限划分的确定性表明了矛盾对立的绝对性。然而,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些对立和区别,虽然存在于自然界  相似文献   

7.
<正> (一) 中介环节是整个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事物之间极为重要的一种普遍联系。对于中介环节的普遍性,恩格斯、列宁和黑格尔都曾作过明确的表述。恩格斯曾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介环节而互相过渡……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列宁也说过:“一切都互为中介(Vermittelt),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由于中间方面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事物的一分为三是普遍的。首先,事物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决定了中间方面的普遍存在。事物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体,从一定意义上讲,正在于它的对立两极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过渡,从而形成中间方面或中间环节把对立两极联结起来。对立的每一极都具有两种属性,每一极既是自身的已者,又是自身的他者;既具有肯定因素,又具有否定因素。正是各极皆具两重性,它们有共  相似文献   

9.
关于矛盾转化的过程性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否承认矛盾转化的过程性,实质上是要不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的重大原则问题。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教。 (一) 要阐明矛盾转化的过程性,首先必须对矛盾转化这一复杂的辩证现象作出明确的规定。 矛盾的转化,即通常所说的矛盾的变化,可以指的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全过程(包括量变和质变),即事物转化的全过程;也可以指的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决定性的转折阶段,即质变、  相似文献   

10.
杨献珍同志为了用“合二而一”代替一分为二,不惜千方百计地歪曲辩证法,利用辩证法的某些用语作掩护来偷运形而上学。辩证法承认矛盾双方是又联系又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杨献珍同志就特意选中了“联系”二字大做文章,说“对立面的统一思想,只是说矛盾的两个侧面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矛盾的统一,只是说矛盾双方是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意思。”他甚至于说:“学习对立统一规律,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学习辩证法,就是要学会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等等。杨献珍同志左一个“联系”,右一个“联系”,以为只要抓住了“联系”二字,就可以“证明”一切事物都是“合二而一”的。其他一些“合二而一”论者,也随声附和,把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说成就是“合二而一”,并且把“合二而一”到处应用,到处联系。杨献珍同志要大家认真地把“联系”两个对立的思想当成本事来学,把“合二而一”当作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为了划清“合二而一”和一分为二这两种世界观的原则界限,我们下面准备谈一谈“合二而一”论者所讲的“联系”和辩证法的联系有什么原则区别?杨献珍同志所说的“把两个对立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本事”究竟是什么样的本事?  相似文献   

11.
商品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中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是重要哲学范畴,但目前我国哲学界与经济学界对中介范畴的内涵及其在经济学上的运用,探讨甚少,这就影响商品生产方式在经济生活中理论地位的界定,影响当前深化改革中深层理论问题的方法论。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虽未专门论述中介范畴,但在他们的论述著中多次涉及这一范畴。综观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所阐明的中介范畴的内涵,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的中介范畴是对客观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对立要素之间的间接联系与转化现象的理论概括。由于中介面对不同的对象或侧面而具有不同的指向,因此中介是一个多棱形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论矛盾转化》(以下简称《转化》)一书,是一本阐发唯物辩证法的专著,反映了作者对矛盾转化理论的新探索. 1885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三版序言中说过:“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全面的认识矛盾转化,不仅是科学地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也是正确地把握客观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环节.不懂得矛盾转化的理论,就不可能理解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也不可能懂得什么是事物和现象的运动和发展.《转化》以矛盾转化思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矛盾转化在对立统一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矛盾转化在对立统一中的地位,是一个曾经被曲解的问题。因此,探讨和弄清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包括矛盾转化本身的内容 客观事物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具有矛盾着的对立、排斥和联系、同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中庸与三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庸的所谓中,就是第三者;承认二分又承认中庸,也就在事实上承认了一分为三。世界本来便是三分的。由于二分法的先入为主,人们总习惯于称“中”为“中介”,视之为两极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居间环节,或者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中间阶段;还相信中介环节是暂时的,必将向两极分化而最终归结为二元的天下。待到二分法不足以解释一切现象时,亦有人主张一分为多。其实三就是多,多必归于三。三分法有一维、二维、三维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一按照辩证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状态中。每一事物的内部都有其固有的矛盾,矛盾着的诸方面构成了对立的统一;而某一事物同周围的事物之间,也常常是处于彼此相互联结而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中。这种相互联结、相互矛盾的关系,其具体形式,因物  相似文献   

16.
哲学认识论的信息中介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 一、问题的提出 哲学认识论以人的认识本身为其研究的对象,以认识过程为其理论建构的模式。要构成认识过程,必须以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对象)的同时存在为前提。认识论考察问题一般是以主客体的相对对立的矛盾关系为出发点的,这样,主体和它所认识的客体就构成了一个同一认识过程的矛盾着的两极。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并不是各个具体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些事物和现象怍为一种物质客体,都具有许多特性。这些特性,在不同物体问既相同又相异。联系就是在这些物体客体间,或物质客体与特性间,以及特性与特性间的基本关系。恩格斯说:“我们在观察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就是单个物体的单个运动的相互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72—573页)联系就是物质客体或特性间的第一位的根本的关系。联系的概念,同作用、反映、矛盾……等是同一序列的概念,但比它们外延还广。与矛盾相比,矛盾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三对范畴,人们通常是在同等意义上使用的。笔者认为这三对范畴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一)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辩证的。首先,一般与个别是相互差别、相互对立的。一般是同类事物的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部分、方面或本质的抽象概括,而个别是指具体的书物,它比一般更生动、更丰富。个别事物具有多方面的属性,这多方面的属性不能全部包  相似文献   

19.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两张皮”的现象,既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又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就它们之间的“结合部”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一、“结合部”存在的必然性所谓“结合部”,就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中介”,或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渠道。在现阶段,思想政  相似文献   

20.
在现行的许多哲学教科书和有关论著中,都把矛盾的同一性等同于对立面之间的联系。颇为流行的说法有:“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即是对立和同一”,“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对立面双方之间的联系,才具有辩证同一的性质。”“任何事物、系统、过程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着的,既相互联系,具有同一性;又相互排斥,具有斗争性。”“总起来说,同一性就是讲对立面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