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外因的决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因和外因这一对表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同条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按照传统的诠释,内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外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是一种非决定因素。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外因决定作用”这一观点。指出:外因可以起决定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不仅说明外因不能离开内因发挥作用,而且也揭示外因可以起决定作用的机理;承认外因的决定作用,并不意味着贬低或否定内因的重要性,并联系实际论述了对外因的作用进行理论探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祖国的独立富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爱国运动史。它记载着爱国勋业彪炳千秋的千万民族英雄和革命英烈。闻一多,巍然立于其间。 闻一多是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曾在《爱国心》一诗中写道:“这心脏底海棠叶形,是中华版图底缩本。谁能偷去伊的版图?谁能偷得去我的心?”是的,闻一多有一颗“为我的祖国烧得发颤”(《我是中国人》)的“爱国心”。他将自己赤诚的心献给了祖国,祖国永远铭刻在他心上。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喷射出炙人的光焰,照耀着后来者前行的爱国道路。  相似文献   

3.
章韶华同志在《走出哲学的误区》一书中首次提出决定反决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重要规律。然而,笔者认为,决定反决定规律是片面的和先验的,其并没有真正揭示出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完全是对事物联系性质的一种歪曲。按照辩证法原则,内因(内部联系)与外因(外部联系)是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并不存在单独具有孤立内因或孤立外因的情况。事物只有首先具备内因决定性作用,然后才能表现出对他事物的外因决定性作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外因决定性关系,并不存在一事物作为内因永远决定另一事物,而另一事物只能对该事物起外因反决定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经过长期准备和充分酝酿,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闻一多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老一辈专家教授和中青年研究工作者,闻一多的友好、学生及亲属,还有日本和香港的学者,近一百人。代表提交了三十多篇论文。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对闻一多的思想发展、新诗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闻一多的思想发展关于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家看法较一致,认为它贯串了闻一多的一生。闻一多的思想、人格、学术、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主要活动大都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关。但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有的认为,他走过了一条诗人学者到斗士的发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一切创造力都来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他的爱国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 ,即他在真正接近人民 ,受到深刻教育之后 ,由崇奉“国家主义”,转而为强调“人民”利益 ,崇奉“民主主义”。闻一多的思想历程典型地说明了五四以来中国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道路。他受过五四的洗礼 ,是五四的产儿 ;他是最勇敢、最忠实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现代爱国三诗人由于各自的出身、教养、生活经历不同 ,性情、气质、禀赋各异 ,因而在为祖国、民族和人民而奋斗中显示了很不相同的、鲜明的爱国主义特点 ,也决定了他们表现自己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如郭沫若是革命创造型 ,闻一多是文化建设型 ,艾青是人民解放型  相似文献   

7.
闻一多早期诗歌中的爱国思想与唯美倾向,是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给他打下的烙印,“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倾向不仅常常使诗人走入政治的歧路,而且又损坏了他的艺术追求。在爱国主义和现实生活的教育下,诗人自觉不自觉修正艺术上偏向,不断爆发思想和艺术的光彩。这一段经历为他下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晚年的闻一多,终于以他的生命写下一首壮丽的诗。  相似文献   

8.
外因和内因     
目前正在开展的有关内因与外因问题的讨论,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我的观点是:在外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内因决定;在内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外因决定。两个同卵双生子,如果一个从小由狼衔走,在狼窝中由母狼抚养大,从不接触人类社会,那末他就丝毫不具有人的智力,没有语言思维能力,只能用四肢爬行,像狼一样地嚎叫,争食;而他的兄弟,在精心教育下,则可能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长大后或许是著名的科学家。在这里,决定这两个儿童智力上根本差别的无疑是外因。教育工作者有时也看到相反的情况:一个先天性的白痴和另一个正常儿童或超常儿童,在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决定这一差异的无疑是内因。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相似文献   

9.
经过长期准备和充分酝酿,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三日至十七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闻一多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大会的有老一辈专家教授和中青年研究工作者,闻一多的友好、学生及亲属,还有日本和香港的学者,近一百人。代表提交了三十多篇论文。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对闻一多的思想发展、新诗创作和古典文学研究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一、关于闻一多的思想发展关于闻一多的爱国主义思想,大家看法较一致,认为它贯串了闻一多的一生。闻一多的思想、人格、学术,创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主要活动大都和爱国主义思想有关。但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因,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外因决定论”是值得商榷的。现代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赋予了我们一种多层次、多角度地透视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棱镜,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我们认为,只有以现代系统科学为审视点,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对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作一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在思想倾向上交织着作者爱国主义、反帝思想和追求美好祖国的抱负未能实现的矛盾苦闷心情。这些诗印下了诗人在漫漫长夜的旧中国探索前进的足迹,表现出他在早期寻求理想的祖国时充满希望和失望的思想反复,反映了诗人民主主义思想的局限,并由此而导致他在《死水》诗集出版后,终于停止了歌唱。  相似文献   

12.
鲁鹏在《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内外因关系是实践基础上的一对关系,当实践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改变对象时,相互作用已经作为前提被包含在内。所谓内因外因谁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即是对此相互作用的评判问题。这一问题极为复杂,需依具体情况而定。无论内因的作用还是外因的作用,决定的还是非决定的,都是相对于某种情况、意义、角度、时空范围等而言的,没有简单的定论和一成不变的模式。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任何变化都要通过内因方能达成,但变化走向何处,是否与人的愿望或发展目标相吻合,则不是单纯内因能够决定的,它取决于内外因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从科学救国到弃医学文,一直在爱国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故事新编》是鲁迅创作的第三本小说集,从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三五年,先后经历了十三年的时间而写成。在他创作《故事新编》的漫长岁月里,正经历着世界观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这深刻的变化,自然会在作品里有所反映。 鲁迅在创作《故事新编》的第一篇《补天》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战士了。他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爱是炽热而深沉的,这种爱国主义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赋于新的内容,增添新的光彩。早在一九○三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期,就以激昂的笔调译述了古希腊斯巴达人民宁死不屈、英勇抗击波斯军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  相似文献   

14.
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艺现象,表面看来,确有相当“矛盾”的地方.建国初年,李广田先生就指出:这个“矛盾”是他“一面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而同时又在喊着我们的主张是‘艺术为艺术’”.李广田先生的文章旨在全面论述闻一多的政治思想、文艺思想的发展及其生活和创作道路的演变,因而未能对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矛盾”作进一步的探讨.遗憾的是,五十年代出版的几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对于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研究,并没有将李广田先生提出的问题深入下去.著作者只是以现象的外观代替本质的分析,简单化地以“矛盾”二字作为闻一多早期诗歌美学思想的实质性概括.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张毕来编著的《新文学史纲》,著者认为:“闻一多的创作活动是充满了矛盾的”.“五四时期,他在政治感情上是一个热烈的爱国主义者,在艺术思想上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丁易、刘绶松编撰的两种文学史,也持类似观点.认为:闻一多既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又是一个极端唯美主义者.这种观点,延续至今,几成定论.但我对这些观点却有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它将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确保档案的质量,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一、加强思想工作,提高档案工作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为就档案工作而言,档案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成果是决定档案工作好坏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内因,而思想政治工作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首先,忠于职守,踏实工作。档案工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档案人员的工作满意不满意。档案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忠…  相似文献   

16.
内因(内部矛盾)和外因(外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正是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从必要条件上讲,内因和外因在事物运动变化中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二者缺一不可。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也可以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这是由于矛盾着的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同时,也是一个对自己祖国有着深厚感情的坚定爱国者,正是出于这种对祖国和人民真诚的爱,使他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为挽救祖国的危难,为拯救人民于水火,为振兴中华民族而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并激励他在种种挫折、艰难、落难与失败面前,仍能不屈不挠为救国救民而追求和奋斗。这凝聚了他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爱,可以说,爱国主义思想是孙中山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渊源和行动准则。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宏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今天,研究孙中山爱国主义思想,既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也有着…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学生心理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一切学科教学的普遍规律。而语言的交际功能及中学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在中学外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资产阶级爱国主义发端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本文拟就大革命时期爱国主义的思想渊源、基本特点、革命实践以及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作一论述,以求丰富对这场革命的认识,并加深对爱国主义理论的研究。一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起源于被革命党人奉为“圣经”的卢梭的思想。爱国主义作为对自己祖国价值的一种认识、意向,所反映的是人们与祖国之间的一种内在关系。因此,祖国作为爱国主义的对象,不可能是一个空洞和抽象的概念。卢梭对祖国形态的表述就十分强调其政治含义。他给祖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组成祖…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于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体现在他始终如一地把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摆在第一位,并找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质内涵。富民强国,振兴中华是所有爱国者的毕生追求和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实践也集中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