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是区别于过去那种对人事变动有诸多限制的“刚性流动”而言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人才资源而采取的一种极其灵活的流动形式,是打破框框、更注重人才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一种短期的流动形式。其典型特征为:“户口不迁,编制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柔性流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充分利用人才资源,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柔性流动”是一种崭新的理念,对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对于不同类型的人才资源可以采取不同的柔性流动模式: 1.“专利…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国际间人才流失严重;国内人才流动失衡。据此,我们认为遏制人才外流趋势,扭转人才分布失衡的局面,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直接改变我国人才资源的再配置格局,关系到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最终影响到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在目前阶段,我国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个目标,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两大机制,落实三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全省人事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我省“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突出人才资源开发这个主题,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改变人才布局失衡的状况,着力构建汽车、化工、医药、食品、电子五大人才群体。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为我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4.
一、流动增值。调查证明,人才的使用效益与人才的流动率成正比例关系。人才流动不但是调整人才队伍结构,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成长发展,实现价值的需要。人才通过流动,可以找到理想岗位,实现能岗最佳匹配;可以扩大施才空间,扩大社会知识接触面,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可以将多家单位的经验信息进行融合、撞击,产生新的创意,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使其知识、才能和创新能力产生一个新的飞跃。为了使人才更便捷自由地流动,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树立人才资源共享的大人才观念,畅通人才进出渠道,引进自己…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世界各国面临人才供给不足的严峻局面;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人才竞争也更加激烈,表现出“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特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加有效地实施人才战略呢?不拘一格引进智力,实现人才的柔性流动,走借“脑”发展之路,则不失为一种较为现实有效的途径。他山之石———上海、浙江的基本做法所谓“人才柔性流动”,是指打破传统的国籍、户籍、档案、身份等干部人事制度中的束缚,在不改变…  相似文献   

6.
王春廷 《人才瞭望》2006,(11):11-12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多领域内高新技术含量不断跃升对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当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质的鲜活在于流动,人才的动力和活力在于交流。实践表明,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是激发科技人才队伍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当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关键在于构建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机制,有效培养、吸引人才,从而有力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有力实施。  相似文献   

7.
人才结构是长期人才资本投入形成的存量表现,是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果。人才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人才资源的配置问题,人才结构调整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才资源的配置过程。我国现阶段人才结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资本投资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有关,主要原因是市场机制没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加快机制转换是人才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人才结构调整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才效益,达到人才资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对保证和促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关系。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数量、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二)正确处理好人才投入与人才效益的关系。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实行重点投入,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制定有关监督制约机制和奖惩责任制,提高效益。(三)正确处理好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关系。(四)正确处理好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五)正确处理好人才教…  相似文献   

9.
管理沙龙     
121世纪人才资源发展五种趋势据专家们的估计,在21世纪,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将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将有五种发展趋势。一是人才的求职和流动更为便捷。今后,中国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不断完善,特别是科技手段的运用,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方便:保险、档案、户口和住房不再是困扰人才流动的突出问题,知识型、科技型的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式的信息查询和交流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二是人才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由于单位自主择人和人才自主择业,人才市场的灵敏度将进一步提高,人才价格与人才供求…  相似文献   

10.
人才流动以其空前活跃的态势跨入了新世纪。“入世”在即,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汇来描述迎面而来的形势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预示着未来的人才流动将出现三大趋势:频率加快;回归增多;理念提升。 频率加快,是指流动人员增多,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之所以作出如上判断,基于以下四点原因: (一)经济结构大调整,将带来人才结构大变化。人才在产业间的分布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倾斜。随着国有企业从一些行业撤出,人才在各个行业间的分布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二)“入世”冲击将使人才流动…  相似文献   

11.
深化科研机构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 1.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管干部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创新的关系,根据各类科研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和各类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建立以“开放、流动、竞争、协作”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2.
在人才资源渐趋市场化的过程中,跳槽已经成为人才资源再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对原用人单位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作为用人单位,企图通过用工合同、个人档案抵押等形式来“捆住”员工,是不可取的,只是留住了用工关系,却留不住人才的工作热情、创新意识,但若是挽留不力,又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和事业发展。对此,企业经营者应学会适时、适当地疏与堵。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对策,既要让人才合理流动起来,又要从宏观上保证人才群体的相对稳定。一、核心员工在企业中,有一部分高层技术和管理员工,他们是企业的科研开发和管理运行的实…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召开的广东省人事局长会议上传出的消息: 广东将推广人才租赁制度。人才租赁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通过人才服务机构租借人才的一种新型的用人方式,也是一种全面的高层次的人才代理服务。作为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一种探索性实现形式,人才租赁是以明晰人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前提,由人才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和派遣人员分别签订人才租赁协议、人才派遣合同,以规范三方面在租赁期间的权利和义务。在租赁期间,用人单位与租赁人员不发生人事隶属关系。省人事厅厅长谭璋球指出,这种模…  相似文献   

14.
(一)从“等、靠、要”调整到主动地进行人才资源的市场开发。(二)从“怕流动”调整到在流动中优化人才队伍。单位完全可以把人才流动作为改革自身工作的契机,在流动中可以选优汰劣,可以合理调整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能结构。(三)从“服从型”调整为“契约型”。人才与用人单位是契约关系,在契约面前人才与单位地位是平等的,单位应把自己与人才放在平等的地位,通过协商来处理问题。(四)从鄙薄物质利益调整到服从价值规律。(五)从“垄断”的管理心态调整到竞争的心态。必须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体制之中,建立起公正…  相似文献   

15.
由于人才与用人单位双方在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资源信息的缺乏,使传统的人才识别形成了一系列不健全的识别标准与制度,出现了用人单位学历崇拜、职称崇拜、名校崇拜、“海归”崇拜、证书崇拜等现象,人才的识别成了“硬件”的识别,忽视了人才能力、品质、道德等“软件”的考虑。既影响了人才资源的开发,也滞后了人才制度的建设。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人才的识别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为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了促进人才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识别机制。由于人才与用人单位存在信息不对称,可以依据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分离均衡理论”建立健全人才识别机制,根据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不同的特征,建立一个反映人才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吻合的综合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调整、改善和优化人才结构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体制创新、机制转换、政策调整、部门协调、教育转化、市场配置、观念更新等多方面内容,既有政府行为也有市场、社会和个人行为。主要应包括以下五种途径和措施:制定代日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的政策对人才的流向具有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行为对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重组具有主导性、全方位的配置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奖励措施,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  相似文献   

17.
张冉 《人才瞭望》2010,(4):89-91
随着我周高等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国家供给”的人才配置模式已被逐渐打破.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更多地采用“双向选择”方式.在人才资源配置巾市场机制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招聘作为录用高校教师的方法之一已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在人才。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风气,实施“六位一体”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9.
当前,山区人才资源相当匮乏,由于地理位置、区域经济、交通信息以及用人环境等原因,不仅许多优秀人才引不进山区,而且山区的大量优秀人才还不断向沿海地区或发达城市流动。因此,如何开发山区人力资源,如何通过建立人才市场机制,实现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为人才“柔性流动”的一种崭新形式,人才租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上海、江苏、北京等地相继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最大的困难是人才问题,有了人才,资金、项目都不难解决,浦东开发开放伊始,就注意人才的吸纳以及市场化配置,从国内外引进了大量人才,并有限度地实施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而政府部门,则由原先对人才的全面计划管理,逐步转化为对区域性人才资源配置的政策性调控和宏观指导。为了摸清浦东高级人才引进和配置的思路和对策,在浦东新区组织部彭戍兰副部长、复旦大学法学院邱柏生副院长主持下,成立了“浦东新区高级人才资源和对策研究“课题组。四月二日,课题在金桥开发公司通过评审,获评审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将这项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