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宁夏战役计划是我党打通国际路线战略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路径选择,这一计划的实施历经了酝酿、提出、正式出台和初步实施、调整和中止等阶段,由于战场态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张国焘的干扰、苏联改变援助路线等原因,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期,苏联基于自身国家安全的考虑,决定秘密军事援华,援助中国兴办各类航校,为中国空军培训人才,坐落于中国中苏西北国际通道与苏联交界处的伊宁航校就是其中的典型。该校从训练物资、教官、行政管理,到教学计划和内容完全依赖苏联援助。然而,由于伊宁航校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全方位对苏联援助的依赖,航校兴办困难重重。伊宁航校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微妙变化。不过,苏联教官在航校兴办过程中,对教学训练尽心尽职,苏联驻华空军顾问也从空军训练的专业角度提出了许多改善航校教学管理的建议。最终,伊宁航校在中苏(航委会和苏联教官)的共同努力下,为中国空军培训了一部分人才,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苏租借援助对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大致上实现了它的军事目的,然而它未能像罗斯福希望的那样达到为美苏战后合作奠定基础这一政治目的;由于美英方面在苏联军事状况十分危急,最需要盟国援助的时期里,未能及时和较充分地履行对苏租借援助承诺,而且仅美国政府最后以相当粗暴的方式结束了特惠援苏政策和对苏租借援助本身,就加深了苏联的怀疑和敌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冷战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1926年冯玉祥对苏联的访问是一个尚未被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与苏联的实用主义合作遇到了挫折是冯访苏的重要因素。冯此行有学习苏联革命理论、红军经验的意图,但主要是寻求进一步援助。苏联方面很重视这一访问,力图从多方面影响他。对冯要求的援助,苏联仅原则上同意。在思想上,冯有所进步但有限,其扩张个人权势和救国救民双重目标的思想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实用主义合作态度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他后来反动的重要原因。然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勃勃生机留给他的美好印象及所受教育的影响是长远的,这也是冯后来逐渐觉醒,最终走向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种意见认为苏联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它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以前以大量作战物资、军事顾问和航空队援助中国;一九四五年八月苏联出兵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加速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抗日初期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就是同共产国际、斯大林的错误指示和支持分不开的,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带有损害中国主权的政治因素,签定雅尔塔秘  相似文献   

6.
在黄埔军校建校过程中,时任国民党政治顾问的鲍罗廷为军校的创建工作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从建议孙中山筹建军校,到军校的建制、人员的配备、苏联军事顾问作用的发挥,以及苏联军事物资援助、军校政治制度的创设等等,都或多或少与鲍罗廷有关。  相似文献   

7.
红军西路军的失败,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以往,无论是<毛泽东选集>与权威的中共党史著作,还是西路军幸存的高级将领及一般官兵都认为,1936年10月西路军经甘肃河西走廊向新疆方向前进,是按张国焘的擅自命令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向西逃跑.然而,历史真相却是红军经长征到达陕北后,鉴于该地的生存危机,乃向共产国际提出援助要求,同时制定了<宁夏战役计划>,即红军几个方面军西进.占领西兰大道与宁夏北、南部,以打通国际路线,靠近苏联.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批准了这个计划,共产国际与季米特洛夫等在随后的红军西征及西路军失败的过程中,多次给予了援助.实际上,张国焘对<宁夏战役>是持反对意见的,其原因一是考虑宁夏地域狭小,不利发展;二是为了保存四方面军的实力.但最终张国焘在与中央领导包括陈昌浩发生矛盾后,作了妥协,并让陈昌浩向下作了传达,这就是张国焘再次分裂红军的由来.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尤其是苏联,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对于抗战时期苏联对华政策,史学界却看法不一,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论述,以求教于同仁。一...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在广东建政时期,限于财政压力,向外国寻求资金援助成为重要的财政补充手段。孙中山采取务实且灵活的态度,不拘泥于意识形态束缚。一方面,积极寻求与德国、苏联(俄)的结盟;另一方面,在顺应国内民众高涨的反帝情绪的同时,仍积极向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寻求经济支持。然而,除1917年德国秘密助款、1924年起苏联的经济援助,以及向驻粤外商机构的小额借款之外,大部分引援计划均告失败,其根本原因是受限于列强对华外交政策。孙中山广东建政时期谋求外国资金援助的实际情况表明,外国资金对其革命事业的历史影响是有限的,他争取外援的策略也揭示出其晚年的外交选择与谋求外国资金援助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抗日战争的研究日趋深入,一大批专著、讨文脱频而出。但是,对于曾经对中国抗日战争以极大影响的中苏关系,却着墨甚少。鉴于此,笔者试图作一点探索,望同仁不吝赐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世界舆论同情中国抗战,但是,给予中国抗战以实际帮助的,在相当一个时期,只有苏联。只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无暇东顾,援助才逐渐减少,直至完全停止。下面就苏联政府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援助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在舆论、人力、物力诸方面给予中国较大的援助.苏联报刊、电台声援中国人民,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为增强中国的抵抗力量,苏联三次对华贷款,以便中国从苏联购买反侵略战争所必须的武器和其他物资.苏联还派来军事顾问和航空志援队,直接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上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和苏联同为同盟国.为了战胜共同的敌人,国民党政府和苏联政府推行睦邻外交政策,使两国关系处于祥和的气氛之中.友好的两国关系给两国文化交流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2.
孙向宇 《北方论丛》2016,(3):103-107
德国以闪电战突袭苏联,改变了原有的欧洲政治格局,美英两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量,意图与苏合作,援助苏联。1941年7月末,正在英国访问的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突然”转道,以罗斯福总统特使身份访苏。霍普金斯的访苏之行加深了美英与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促成了美英苏三国的战时合作,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霍普金斯访苏是战时美国对苏政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极需要从其他国家得到军事援助,于是接受外援的国际交通路线的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抗战时期的西北国际交通线,是一条最安全可靠的路线,通过这条路线中国得到大量苏联援华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不断地依靠共产国际(实际上主要是从苏联)定期提供的经费援助开展活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建立起南方根据地、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而定期获得经费的情况虽然就此改变,但中共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进而获得相应的财政援助的情况,却一直延续到共产国际解散之后.来自共产国际的这种财政援助,无疑对中共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蒋介石与斯大林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从朋友到失和的过程.1937年<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中苏国家利益的需要.蒋介石多次要求苏联出兵直接对日作战,但斯大林仅仅答应给中国援助,避免直接对日.蒋介石多次要求与苏联缔结"普遍性条约"或互助条约,也未能如愿以偿.相反,苏联为了保持其东部和西部边界的安全,先与德国后与日本缔结了十分不利于中国的条约.国民政府一度相当艰难.1945年8月14日苏联参战,固然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的灭亡,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收回的主权是不完整的.蒋介石赢得的只是一场安慰赛.  相似文献   

16.
陈云三次同李先念谈西路军问题,对西路军充分肯定.其原因和依据是:1、陈云作为共产国际的代表,曾负责联系援助西路军武器弹药的事;2、西路军是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3、西路军的失败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主要是因为对民族情绪,对马家军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7.
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关乎到一个国家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苏联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脱离实际的错误认识 ,导致严重的政策失误 ,给苏联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8.
邵允振 《学术论坛》2005,3(9):115-119
在建国初期特殊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外交战略,保证了经济恢复和发展。在外交上,为避免被孤立,主动“一边倒”而又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唯命是从;在经济上,为打破西方封锁,争取苏联援助而又坚持自力更生,决不过分依赖别人;在建设道路上,为弥补经验不足,学习模仿苏联而又注意独立探索,尽量减少盲目性。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实现了维护国家独立主权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为中共提供财政援助情况之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不断地依靠共产国际(实际上主要是从苏联)定期提供的经费援助开展活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建立起南方根据地、中共中央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而定期获得经费的情况虽然就此改变,但中共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向共产国际提出申请、进而获得相应的财政援助的情况,却一直延续到共产国际解散之后。来自共产国际的这种财政援助,无疑对中共自身的发展与成长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莫斯科方面提供援助的部门和渠道变动不定,再加上中共长期处于秘密工作状态和战争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对于全人类具有划历史时代意义的事件。我们今天庆祝它的四十周年纪念,一方面对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胜利感到无比的欢欣,一方面也为它向全人类所指出的无比广阔壮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感到兴奋鼓舞。做为一个中国人民来讲,处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不能不想到苏联的党,政府,和人民四十年来对我国革命事业的关怀,支持和援助。想到这些,则除了欢欣鼓舞的心情外,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感激的心情。中苏两国人民的革命战斗友谊,也是史无前例的。我是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文学工作者,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八年来的建设成就是和苏联的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