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征宇 《探求》2000,(4):54-56
群体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它以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个体利益服从群体利益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并不完全否定正当的个人利益。从历史上看,群体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了国民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治安定,也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在丰富和发展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群体精神的合理内核,形成了鲜明的价值取向。 一、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一)把群体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是民族的群体精神的主要特质 人不但生存于自然…  相似文献   

2.
张东光 《学习与探索》2003,46(4):114-118
史学的取鉴资治和教化育人两大功能是针对社会成员的群体和他的个体两个不同的服务对象提出来的。从具体的史学实践看,为个体服务的史学相对于为群体服务的史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当代群体对史学需求不断削减而个体对史学需求又不断增加的社会里,史学勃兴的惟一出路是必须在服务对象上完成由以群体为主到以个体为主的转变。要完成这一转变,光靠表达方式的通俗化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从"人"出发解释历史而不是从"物"出发解释历史,即完成历史思想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时间的根本载体与直接主体。人有规模之分,如个体、群体等,与之相适应社会时间也就有个体时间、群体时间等分类。就传统中国乡村社会而言,由于农业生产的个体小家庭性特点,决定了民众时间生活以个体时间为主、群体时间为辅的态势,进而通过农事节律的“时间核”作用从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大体模式一致、充满循环性的文化时间节律。个体、群体与文化时间三者间,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分层与嵌入性结构性关系,即群体时间嵌入个体时间、个体时间节律性决定了总体文化时间节律。这一态势与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城市社会具有极大不同。  相似文献   

4.
金文野 《学术交流》2003,(5):148-151
现代女性的性别觉醒及其性别重塑 ,是对女性自我历史命运的一次深刻的性别自救。这种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体现了现代女作家以解构男权性爱霸权 ,建构女性情爱主体为旨归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5.
杨竹  陈鹏  章祖平 《社会工作》2011,(6):53-56,88
随着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廉租住房住户作为一个特定聚居群体逐渐形成,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是他们维持日常生活、应对危机的重要保证。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主要由非正式支持构成,在经济困难解决、情感宣泄和社交支持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群体社会支持网较脆弱,网络规模小、结构单一,部分住户甚至缺乏基本的社会支持。这样的社会支持网现状难以有效地化解日后生活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生活危机与困难,这既无益于个体生活状况的安定,也无益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廉租住房住户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策略,即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服务组织和社区工作者为依托,以赋权理念为指引,以廉租住房住户需求为基础来帮助他们建构多类型、多主体介入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6.
别林斯基说:“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人和形成人的是社会”。这句话道出了社会因素催人成才的作用。改革在呼唤人才,占人口一半的妇女是巨大的人才资源,开发这种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为女性成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女性成才的时间环境时间环境包括影响群体成才的时代环境和影响个体成才的时机或机遇。时代造就女性人才群,可女性个体的成才则需抓住有利的时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成才受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社会即可为人的成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7.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表达了理想情爱与社会普遍价值观的不可调和的主题,中国女性作家王安忆的《荒山之恋》等作品,也反映了这个主题。虽然国籍与性别不同,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性爱”与“死亡”的关注,揭示了人类反抗社会压力、寻求自我救赎的美丽而又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的社会化是公民的个体环境意识转化为具有高度行动力的群体环境意识的过程和结果.现代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同时社会化不仅仅是指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更表现为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社会通过各种媒介教育个体,另一方面,个体在适当的体制下,影响社会.循环经济的本质在于其生态性,实现循环经济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不可谓不高,然身体力行的不多,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阻碍了环境意识的社会化.我国政府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引导公众有效、有序参与,应该通过一系列环境公民参与和公众问责的制度创设,来提升和保障环境意识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只要留心观察一下社会现实都会发现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现象:人情世故宛如人体的毛细血管,布满了社会肌体的各个部位,如果我们把社会比喻为具有强大磁性的引力场,那么人情世故就是人人都难以超脱的社会场中的一种磁力。 人情世故,实质上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或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它是人们的生活目的、生活价值观、处世态度、生存与  相似文献   

10.
浅说《松鸦》的情爱意象大连外国语学院胡孟圣亲情之爱这一人生主题,既是古老的,又是长新的。因为人世间离不开情爱,亲情之爱是人性的升华,是人性美的具体展现。人类若无情爱,芸芸众生将陷入一派混浊愚氓、蒙昧无知的教渊之中。情爱的范围极其广泛,它包括夫妻之爱、...  相似文献   

11.
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与焦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红琴  翁定军 《社会》2013,33(1):136-160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遭受不公正对待的生活境遇在焦虑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社会地位(包括客观地位和主观地位)和生活境遇对焦虑的产生具有明显的影响,社会地位低的群体和生活境遇中遭受过不公正对待的人,更易产生焦虑。这些由社会地位和生活境遇等因素导致的焦虑对于个体的影响是偏向消极的;在社会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具有焦虑特征的个体增多,焦虑有可能从个体的心理问题转化为社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考察多伴侣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是研究社会对个人行为作用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本文以全国随机抽样调查的分析结果为例,检验和比较了5种相关理论思路的解释力。作者把阶层归属、社区性文化和个人的性关系态度作为社会作用的代表,以性爱现状和个体的性状况作为对照物,分别考察了这5种因素对男女两性多伴侣性行为的作用强度。数据分析表明,“社会对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发挥主要作用”的命题可以成立,但阶层归属的作用非常微弱,而社区性文化对男性的作用和性关系态度对女性的作用极其突出。这说明生物制约论、社会结构理论及交换理论的思路不适用于解释个人的多伴侣性行为,环境制约论和脚本理论的思路则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论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集体权利一般是指某一社会共同体的公共权利;个体权利一般是指社会个体的私有权利。二者不完全是多数人利益与少数人利益的关系,更不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的区别。集体权利不是个体权利之和,集体公权利也不能在量与质上分割为个体私权利。作者具体分析了法律上复杂多样的权利形态,包括个体私人权利、个体协同权利、群体同有权利、个体共有权利、集体公共权利、社会共享的公共权利、个体与集体并有的权利,等等。文章探讨了集体权利与个体权利之间存在的平等并存、互不侵犯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以及相互对立或对抗的辩证关系,指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人权的本质区别归结为是重视集体人权还是重视个体人权的区别,或提出“集体权利高于个体权利”的一般命题,都是不确当的。社会主义国家既重视集体权利,又十分重视个体权利。在一定意义上,集体权利归根到底是为实现个体权利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历史本质问题是历史哲学的最高问题。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对“历史之谜”的真正解答;而历史认识的最高视野,则是历史的社会价值观点。作者首先分析了生产实践本身的双重价值意义,认为一切社会历史实践,本质上都是人们通过对象客体价值的创造,来实现人的主体价值的活动。文章又从个人价值、群体价值的追求活动,进一步提示了社会历史的深层本质,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文章通过人的“双重生命价值”的分析,论证了社会价值的本质取决于人的类价值和类本质,其表现形式是人以“自在生命价值”为基础对“自为生命价值”的追求;而其实质内容则是人对人自身类本质的追求、创造和实现。最后,作者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规律观点及其人和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规律和最深层本质,是人们通过他们个体本质、群体本质的实践创造活动,去不断追求、创造和实现人之为人的类本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刘於清 《创新》2014,8(5):37-39
生态自觉归根到底是人的自觉。人是个体性、群体性和类性的统一,因而生态自觉也具有个体自觉、群体自觉和类自觉多重维度:个体生态自觉表现为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群体生态自觉表现为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和道路自觉,类生态自觉表现为人类整体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的社会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获得的。人刚生下来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社会人,而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是个无知无识的生物个体。这个生物个体只有衣食的需要,却无获得衣食的能力,也不懂得社会生活规范,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由此,便产生了人的社会化问题。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即指个人学习,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发展自己的社会性,取得社会生活、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婚姻的基础是什么?应当明确地回答:性爱(或者说爱情)。这样说是不是脱离了我国现阶段的实际,会不会造成婚姻关系的随意性?为了弄清这种种的疑虑和责难,需要对“性爱”作一点研究,求得对它们的正确认识。性爱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性爱,是异性间的一种特殊的、亲密的感情,是性的冲动的最高形式,实质上是异性间的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性爱这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人类一开始便存在的。在人类处于杂乱关系和群婚阶段时,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张建 《社会工作》2012,(5):85-88
根据身份认同的定义,个体身份认同具有内在二维属性,即对身份角色的确认和对所属群体的情感归属。而这两个维度并不一定是同时发生,也不一定向同方向发生转化。而身份认同的内在二维性是导致个体身份认同的张力和矛盾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XY市HL村的艾滋病人身份认同进行分析,尝试勾勒出作为特殊群体的艾滋病人身份认同的图示,说明身份认同的非单线和非单向性,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是内在主体行动和社会外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互动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宝婷 《社会》2002,(7):40-42
本文所研究的"网络互动",是指在网络社区中网络个体及网络群体之间的人格交互、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文中的分析单位"网络个体"是指作为网络互动主体的社会个人,"网络群体"是指作为网络互动主体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0.
论是群体中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这种共同意见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所产生的压力,属于群体压力的一种,称为舆论压力。舆论压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得个体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接受舆论的支配,按照舆论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舆论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赞扬、肯定和抨击、否定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对于与大多数人意见相一致的行为,舆论予以肯定和赞扬,以加强个体从事这种行为的倾向性,激励个体更多地从事这种行为;而对于与大多数人意见不一致的行为,舆论则予以否定和抨击,以弱化个体从事这种行为的倾向性,力图纠正、阻止、消除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