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本研究以毕飞宇《玉米》三部曲中三位女性"贞洁观"的表现为对象,发现,三位女性前后"贞洁观"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男权主义的异化和权力的侵蚀。通过透视毕飞宇本人对"贞洁观"的思考,本文发现,毕飞宇本人"贞洁观"的思想症结是:一方面反对男权主义对女性"贞洁观"的异化、权力对"贞洁观"侵蚀,另一方面认为女性"贞洁观"应该依附于男权主义和权力而存在。  相似文献   

2.
刘向编撰《列女传》的目的是劝诫天子,教化女性,因此从男权角度出发塑造了许多维护男权思想的女性形象,以传达封建女性观念。 与此同时,刘向在《列女传》中塑造了许多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反映女性的美德和智慧,表明女性对家庭、社会均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所蕴含的女性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对家庭教育、家庭和睦、女性与社会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鲁克丽丝受辱记》中的贞女鲁克丽丝的贞洁形象是源于男性视野观照下的贞女。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莎士比亚的长诗《鲁克丽丝受辱记》进行探讨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在《鲁克丽丝受辱记》中张扬了人性,将人性在"德"与"美"中表现出来,将人性与美德联系起来,并赋予"真"的人性以崇高地位。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体现为美貌与美德并重,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4.
俗语的形成一般比较固定,而且形象生动,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有些俗语历史悠久,长期在民间流传,因此保留了不同层次的文化内涵。俗语中反映的妇女观主要体现在生育观、婚姻观、美丑观、贞洁观、依附观等方面,从中可以充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妇女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圣经·雅歌》是古希伯来人的抒情歌谣,其中的“园”意识表达了希伯来人的贞洁观,贞洁观与希伯来人的洁净观念一脉相承。犹太人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视洁净观念并恪守洁净戒律。中国诗歌总集《玉台新咏》中的“闺”表达了相似的贞洁观念。但是,对于女性身体,两个民族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明清的思想家们对妇女的肯定与尊重并没有从根本上背离儒家的传统思想,仍然是对男权社会的维护。而王韬由于较多的接触西学、游历过西方,他在文言小说中表现的妇女观具有近代意识,通过他所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异国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可以看出他的妇女观是基于男女平等,主张妇女有所作为,尊重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提倡一夫一妻,是对男权社会的大胆挑战。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对妇女的规范,有所谓"三从四德"。刘向在《列女传》中记载许多古代女性的故事,本篇试图研究《列女传》中若干篇章的女性人权,观察女性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用以确认刘向所肯定、赞美的伟大或美好的女性,对事情大多能有明智的判断,有强烈的主见,大多能实践其意志,甚至在气势方面凌驾于男性之上。  相似文献   

8.
探析茅盾创作“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为他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时代女性成为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小说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是多元的,主要是受他的家族女性、早期妇女观、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北欧神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代表了李劼人小说创作的成就,蔡大嫂、黄太太和刘三金这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进发的生命激情的背后,是作家独特的妇女观,平等是他的妇女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革命战争时期朱德的妇女观,一方面注重了男女两性角色的平等,认为女性应该享有婚姻自由及平等受教育、就业等机会,同时又注重女性人格的升华,即妇女应该有独立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及坚定的政治信仰。对于中国妇女重视家庭、勤俭持家的传统,朱德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号召大家学习。他的妇女观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党的妇女解放事业起了推动作用,在今天,其对中国新时期的妇女工作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不少学者认为李汝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他的作品《镜花缘》是一部关于妇女问题的力作。但也有学者质疑说《镜花缘》根本没有男女平等思想。笔者认为,就具体历史语境来说,李汝珍的女性思想在某些方面相当进步,但从深层次看。他未能彻底摆脱男权思想影响.其妇女观有时呈现出自相矛盾甚至落后的一面.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笔下的女性依然处于无我状态。  相似文献   

12.
拜伦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杰出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有不少关于女性的评论,他既洞察和同情妇女的苦难,对妇女受到男性自我中心的歧视而被排挤到边缘的命运有一定理解,渴望女性的精神慰籍,同时又对她们抱有很深的偏见,轻视嘲笑女性,本质上仍然是父权意识形态的"厌女"传统的继承者.拜伦女性观的形成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及周围的女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诗歌中的女性人物缺乏主体性和真实感,折射出拜伦对女性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3.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4.
契诃夫在他的小说及戏剧中 ,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形成了一个女性人物长廊。作家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描绘 ,鲜明而尖锐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妇女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妇女问题的分类分析 ,观照契诃夫的妇女观 ,再现其历史价值 ,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妇女专史。它系统地记载了中古以前我国妇女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属陈述故事、称说佚闻之作,但从刘向的编撰目的和对旧籍材料的加工,特别是从各传末的评语、颂文中,仍可明显地看出刘向的社会政治思想倾向,传中人物的言行也部分地反映了刘向本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6.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的目的是让她们更称职地服务于男性  相似文献   

17.
<正> 说到刘向,古今著述多盛赞他为我国古代图书发展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却对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少有论及。其实,刘向的政治法律思想在两汉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对东汉以来儒学向着谶纬神学化方向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本文拟就刘向政治法律思想的某些断面,作一初步探索。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汉高祖同父弟、楚元王的四世孙。刘向生活于西汉中晚期,历经宣、元、成三帝之世,曾任谏议大夫、给事中、郎中、光禄大夫等职。刘向有着深厚的家学、师学渊源,曾专攻《易》经和《谷梁》数十年,又从其父治《老子》,精通今文和阴阳五行学说。刘向一生著述丰富,代表性的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烈女传》、《说苑》、《说老子》、《新序》、《五经通义》等。在这些著作中,刘向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神道设教”的政治观和德刑“三品”的法律观。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的小说学家海明威是20世纪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时美国文学的杰出贡献是不争的事实。但他在社会上饱受争议,尤其是他对女性的态度,一直是评论界论争的焦点。有许多评论家认为海明威的作品中的主角都是“硬汉子”,认为他是一个歧视女性、不尊重女性的大男子主义者,女权主义者也认为他有轻视妇女的倾向,但也有许多评论家认为他是女权主义者,支持妇女运动。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的思想观念,反应出了他的独立的女性意识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福克纳笔下女性形象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许多批评家基于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认为他对妇女怀有极大的偏见。事实上福克纳通过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毁灭与堕落,揭露并谴责了南方传统中妇道观对南方妇女人性的压抑与摧残,表达了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一生被视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活标本”。艾略特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妇女观充满了质疑和鄙视,在其作品中,通过其笔下女性的命运对传统的妇女观提出了挑战,表明了自己独特的妇女观;其女性观又因为宗教信仰、美学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等因素而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