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探究县级公立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与职业倦怠情况。利用系统抽样方式选取某一县域内县级医院886名护理人员开展横断面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暴力及职业倦怠情况,对不同特征研究对象的倦怠得分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探究工作场所暴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县级医院暴力发生率为73.02%,情感虐待是最主要的暴力形式。研究对象的职业倦怠得分高于M氏常模,职业倦怠情况不容忽视,护龄5~14年、身为独生子女、中级职称、加班天数较多的护理人员倦怠情况更为突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变量。应重视县级医院的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情况,建立安全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工作场所暴力,合理分配工作负荷,激励工作成效,构建职业发展规划,创建社会支持系统,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网游界出现了侠文化的最新形态——武侠网游。武侠网游是一种暴力文本,而在暴力文本背后则是一套暴力生产逻辑,用以支配和控制玩家的暴力行为。为了消除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武侠网游通过虚拟化、美学化、正当化和规则化来消解暴力逻辑,化解暴力效应,约束暴力行为,避免暴力滥用。但是武侠网游对暴力的消解终究是非常有限的,原因是游戏官方不是真的要消解暴力,而是通过操控暴力为其获取长远的商业利益。所以,商业化运营的武侠网游不可能真正解决暴力问题,由此带来的是对侠文化精神层面的严重破坏,从而使得武侠网游在根本上背叛了侠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项目“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于2012年11月中旬对湖南省浏阳市和河北省承德县两个试点县市开展了基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两年试点地区针对妇女暴力的发生率有所降低,遭受暴力的妇女向相关职能部门的求助率与过去相比有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妇女主动求助不足、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提供者较少、服务经费缺乏、反暴力工作没有纳入部门工作考核范围等问题.暴力类型的变化尤其是精神暴力发生率的快速提高对于干预行动提出了新挑战,遭受暴力的老年妇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解决妇女受暴力侵害问题党政部门的责任主体作用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暴力"和"美学"能否构成一种相反相成的美学范畴?近年来艺术学界、特别是电影批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对"暴力美学"进行了较为集中的研讨。电影的"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理论界说尚处于探讨之中,并未成型为一种美学理论范畴。"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有其存在的诸多理由,但这种类型片不会成为主流电影或电影的主流。"暴力美学"作为一种批评现象有待继续深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5.
抢劫是一种多发且性质十分严重的暴力性犯罪。抢劫罪的基本特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它侵犯的法益既包括他人的财产权,又包括他人的人身权。暴力是抢劫的主要实现路径之一,其表现形式多样。通过探讨暴力的特征、分析暴力的程度标准及其认定、探索暴力与获取财物的关系准确把握抢劫罪中暴力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孟浪的诗歌作品中,总表现出一种飞翔的姿势.作为一种修辞,这种飞翔姿势具有隐喻的多重性与多向性.从孟浪的诗中可以发现无数有关暴力的话语,但却读不到任何对于暴力的直接控诉;可以说,孟浪的修辞策略在于他关注的是暴力的多重面貌,暴力的暧昧性,暴力与理想、真理等的含混,以及暴力由于过度强烈而造成的不可诉说和不可确认.  相似文献   

7.
我国校园暴力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但长久以来我国一方面对校园暴力没有明确界定,另一方面对校园暴力的处理存在诸多弊病。因此应当明确校园暴力概念,并针对我国校园暴力现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具体措施包含两个中心思想,一是通过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剖析明确其严重性,从而提高对校园暴力问题的重视程度;二是增设、细化法律法规,以加强政府、学校职责为重点,并增加对校园暴力事件处理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仪式中的暴力与牺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暴力作为一个文化主题长久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传承,当今更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紧张话题。然而,在暴力“一剑双刃”的品质中,人们对诸如暴力的体认,对暴力形式和内涵的认识以及在暴力的工具性使用等方面,尚未充分厘清。人类学及文化研究对暴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许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见解,尤见于仪式理论中。本文试图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释,以经典民族志为依据,对暴力的意义、仪式中的暴力和牺牲的作为进行梳理和阐发。  相似文献   

9.
就暴力的批判性研究而言,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如何界定暴力的概念,明确其意涵,分析其类型.实证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暴力观都有其合理性,但未能全面揭示暴力的本质.在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来看,暴力的本质揭示的是一种表征社会关系的意志形态,而不仅仅是一种物理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更;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暴力美学在电影中不仅局限于纯暴力,更多的是用暴力来推动剧情发展,给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并起到传播和引导积极正面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夫妻暴力是家庭暴力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家庭暴力,而遏制夫妻暴力,必须加强对夫妻暴力的法律干预。只有在对夫妻暴力的法律干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在立法完善上的建议。完善现有的立法,增设保护令制度和婚内赔偿制度,有利于预防和制止夫妻暴力。  相似文献   

12.
暴力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在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中广泛存在。暴力在电影中很难避免,究其原因,涉及人类的快乐本能、电影的视听本质、消费的刺激等诸多因素,新时期小说改编电影在宏观上表现为显性和隐性,在微观上则表现为强权暴力型和黑帮争斗型两类。但暴力本能的张扬必须受伦理道德的规约,否则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电影改编中应对暴力元素采取相应的缓释策略,如区别动作与暴力、拒绝对暴力的夸张与渲染、重视电影的终极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非暴力概念非暴力,正如它的术语历史和词源所示,其出发点是反对暴力,否定暴力。为了规定非暴力的质的界限和重要内容,应该弄清楚什么是暴力。这一问题并不象初看起来那样简单。学术界有两种对暴力下定义的方法——广义和狭义的。从广义上说,暴力的概念包括对人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暴力书写在文坛成为一种显要书写,其中刑罚描写又是一大热点。莫言的《檀香刑》、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余华的《一九八六年》,都从刑罚的几个要素:刑术、施刑者———受刑者、刑场及看客等几个方面对刑罚进行了描写,可以说,对刑罚的描写虽然充满了暴力色彩,但是也常常具有暴力之外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武侠电影暴力美学的渊源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美学主要指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追求,其目的是消解暴力。受中国传统文学中暴力表达及暴力与侠义共存的江湖文化的影响,当代武侠电影显示出鲜明的暴力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暴力的神圣化、伦理化,暴力动作的舞蹈化,暴力的浪漫化,暴力的喜剧化。当今电影创作有渲染暴力的趋势,无论从道德意义还是从美学意义讲,这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暴力特征、类型及实现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逐渐强化,网络文化暴力将成为暴力谱系中日益醒目和重要的类型.在当下所提及的"网络暴力"本身是不存在的,而应该说的是"网络文化暴力".网络文化暴力是在当前网络文化正负效应讨论之中表现出的一种必要的质疑形式.从某种程度来讲,网络文化暴力构成了理解和谐与秩序网络文化存在的前提.网络文化暴力策略的中心不是建立身份问题,而是通过逃避限制而实现限制的问题.网络文化暴力凭借其多向途径实现着自己的权力意志.  相似文献   

17.
爱德华·邦德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最受争议的剧作家。他戏剧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对暴力的描写,血淋淋的暴力场面让观众嘘声一片,触目惊心。文章从新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作者特定的人格底蕴和独特的社会秩序观入手,对邦德戏剧创作中的“暴力”主题进行深层探源,发现邦德的创作意图不是为了描写暴力,而是意在通过暴力引发人们的思考,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来构建完美社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小说《最蓝的眼睛》中身体暴力的分析,展现非裔美国人的生存困境。同时,身体中也蕴涵着对身体暴力的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利于黑人主体性的构建。两种在身体中相互抵制的力量是社会权力机制作用的结果,这种身体暴力以及对身体暴力的反抗就是一种身体政治。  相似文献   

19.
战争之国     
墨西哥山地毒品走私演化为狂暴的叛乱。仅仅2008年暴力夺去的生命比美军在伊拉克死亡的人数还要多。而且这种暴力还看不到尽头。  相似文献   

20.
(一)封建社会上行阶段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反封建的:“有反革命的暴力,就必然会有革命的暴力来反对它。没有革命的暴力,就不可能消灭反革命的暴力。剥削阶叛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就是一种反革命的暴力,就是代表剥削阶级实行镇压的特别力量”(红旗杂志编辑部“列宁主义万岁”)。这是一条颠撲不破的马列主义真理,封建社会当然不能例外。从它一建立起,就是一个地主、贵族和皇帝这些少数人剥削和压迫农民阶级多数人的社会。地主和农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他们的矛盾是对抗性的,是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的最基本昀最主要的矛盾,它决定和制约了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当这一矛盾趋于尖锐化的时候,就诉诸于革命的暴力——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