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学8年的"海归"大学生找不到工作 2009年4月初,到新加坡留学大学毕业几个月后,鲍伟从新加坡回国。飞机降落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24岁的鲍伟不禁有些恐慌,那些本来应该美好的记忆,都痛苦地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2.
百变白领     
望月 《可乐》2008,(6):13-13
星星把自己的位置摆得越高,在人们眼里就越小。从2002年至今,陈海明先后做过送水工、送报工、搬运工,甚至当过乞丐……可陈海明并不缺钱,他是个"海归"。海归隐身2001年。留学英国的陈海明回到广州.成为一家外企高层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3.
“海归”真的贬值了吗?答案是“NO”。有专业优势的“海归”是不会贬值的。那么,如何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呢?其实很简单。留学是为了学以致用,如果在留学前就能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不就等于在出发前吃了一颗“定心丸”么?2010年世博会将为上海创造难得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薪水的职业机会。因此,学好“世博”专业将大有可为。从世博人才的国际型要求来看,通过留学可以加速成为国际型人才。对留学的同学来说,三年的本科,两年的硕士,转眼就已经是2009年了。2010年,你可以凭借在国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世博会上一展身手。  相似文献   

4.
2003年留学回国人士首次突破2万,他们的就业与发展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于是有了“海归”变“海待”一说。  相似文献   

5.
《21世纪》2009,(8):12-13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139.15万人。截至去年年底,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已近39万人,留学人员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回国的海归们在国内生活情况如何?发展的状况怎么样?不同年龄段的海归现状又有着怎么样的差异?为此,本刊联合新浪教育频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海归国内生活工作发展情况的大型调查。  相似文献   

6.
信息之窗     
《华人时刊》2009,(8):94-95
高中生留学申请专业有讲究现在的高中生留学,仍然热衷于选择商科以及计算机等热得烫手的专业。但专家建议高中生应尽量避开当前的热门专业。目前国内闲置着大量此类"海归",如果自身能力不强,找工作很  相似文献   

7.
新老“海归”PK回国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海归”崇尚“魂商”,“新海归”追求个人价值,他们是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代人“新海归”、“老海归”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词,成了人们对不同时间段留学回国人员的习惯称谓。新、老海归在学业、成才、就业、创业等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新海归”们最想要什么?面对后起之秀们的冲击,“老海归”们又在想什么?由此引发出一场“新”“老”海归的PK。  相似文献   

8.
涉外服务     
《华人时刊》2006,(2):82-83
留学日韩,逐渐升温;赴美签证:今年统一使用电子表格;留美签证期限拟延至4年;2006年公派留学人员考试安排公布;美国:申办绿卡者离境须办回美证;两栖创业:“海归”创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9,(7):62-64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139.15万人。截至去年底,各类留学回国人员已近39万人,留学人员在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回国的海归们在国内生活情况如何、发展的状况怎么样?不同年龄段的海归现状又有着怎么样的差异?为此,《21世纪》杂志联合新浪教育频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海归国内生活工作发展情况的大型调查。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提供系统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如今家长送子女留学的动机和原因可谓五花八门,但随之而来的"海归变海带"现象也很现实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我们不该反思吗?  相似文献   

11.
转折点     
1872.8.11中国首批留学生赴美选派中国青少年俊杰出洋留学,是容闳1868年初向清廷提出的教育计划。"计划"得到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两年后获准。时人以为出洋留学吉凶难测,所以当时被先派留洋的绝无皇室官僚子嗣,全是贫寒出身。梁郭彦、詹天佑等30人为第一批留美学生,从他们起,海归开始主动将西方科技文明带回祖国。  相似文献   

12.
正位于江阴市青阳镇崔家村的一片大棚内,一名青年正忙着给刚长大的多肉花卉移盆,他就是这片110多亩的绿色农场"煮水江南庄"的主人——"80后"海归硕士陈科。"80后"海归甘当生态农夫2006年,陈科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硕士毕业,获得了电子工程和工商管理双学位,本科则是建筑设计和人力资源双学位,并拿到了澳大利亚"绿卡"。"我留学澳大利亚的时候,经常看到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1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国留学人员人数占学生总数的72%。2011年度,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62万人,同比增长38%。海归们踊跃回国创业推动了国内在新经济、新技术、互联网、IT、通讯、传媒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甚至包括传统产业的发展。著名的留学生企业如UT斯达康、搜狐、新浪、亚信、中星微电子、当当、e龙、携程、盛大、物美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迅速成长。2008年中央推出"千人计划"。2010年5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再次吹起了重才、识才、聚才、用才的强劲东风。当下,海归创业,正在涌动成一股潮流。  相似文献   

14.
知音 《21世纪》2007,(2):48-49
校友嘉宾:吕萍,2003年从浙江理工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法国克莱蒙二大语言中心五年级毕业后回国,现在京城一家著名网站工作。(http://blog.sina.com.cn/u/1264469843)有朋友向笔者推荐说,有一位刚从法国回来不久的“海归”,对留学的感受很特别,愿意与人分享她的体会。电话打  相似文献   

15.
阳光 《21世纪》2005,(2):30-30
在经历了去年繁杂的留学市场后,今年似乎又有更多新的机会,这从中介公司的动向中即可见一斑。一个周末的下午,记者走进了位于北京王府井地区一家留学中介公司的面试会场。 搜集信息过大年 在面试现场,坐了不少想到国外求学的学生,殷殷的目光满含了解国外院校的期待。细聊起来,诸多咨询者更关注的是留学后的前途。看到那么多归国的海归工作很不理想,人们口头的议论也在说,现在是“海归变海‘待’,海‘待’变海草”。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自己身上,在出国前多做些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可以了解欲选择专业在国外的冷热程度,或者该国的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达23.03万人次,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 2012年,众多海外院校及教育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婚姻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7.
海外归来     
第一位海归“村官”章文琼,不只在温州,甚至在全国都引起关注。人们甚至讨论,这样一位花费了大金钱去海外镀了金的海归,到那个无人知晓的小村落工作到底值不值得。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回自己的村庄当一位村委会主任,为家乡的改变出钱出力,便是章文琼自己的个人理想。在中国,留学历史据说已经有130多年。如果说温州以前的留学生大部分是公派的话,那么如今的留学生则是自费出国的居多。据温州市人事局的最新资料显示,在他们那登记的几十位归国留学  相似文献   

18.
12月10日傍晚的北京亮马河饭店,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此时,圣诞节虽未到来,但在英国使馆文化教育处的筹备下,几百名留学英国的新老“海归”汇聚一堂,提前度过了一个喜气的圣诞节。此次前来参加聚会的都是曾经留学英国的校友,虽然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但是“英国情结”曾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2005,(3)
徐小平:《新东方留学咖啡》今天请到了来自武汉江城的新东方武汉学校校长陈向东老师。我们今天的话题是留学与人才,或者叫留学与人才的成功。据我所知,你只是人民大学的一个经济系博士生,在留学高手林立、从总裁到老师被海归成为主流的团体里,你是凭什么成为了武汉新东方的校长?并且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从零做到了几万学生?陈向东: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作为一个经济学博士,为什么在新东方里工作?当时我的回答是,在新东方会感觉到非常富有。而这种富有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人才富有:有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资源富有:优秀的学生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成才与就业》2011,(11):2-2
留学回国的北京籍大学生也能报名应聘大学生“村官”了!今年北京市计划招聘3127名大学生“村官”,20名留洋回国的“海归”加入了应聘者的行列。左图为上一年度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号召青年学生下农村的横幅上签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