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将声声     
从我记事起,每到双休日,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外婆外公家一趟,到那儿没别的事,就是陪外公外婆打麻将,不知是手气不好还是怎么的,每次和他们打麻将,爸爸妈妈都要输几张“大钞”,乐得外公外婆满面红光的。我的心里急得不得了,因为我的零花钱这几天又要缩水了。不仅如此,每次打麻将都打到很晚,影响了我的睡眠时间,好几次迟到,被老师找去谈心,我对麻将深感不满,为了我可爱的外公外婆,再有委屈也只好忍着。  相似文献   

2.
社区外婆多     
《社区》2003,(10):38-38
每日清晨或黄昏,当你漫步在社区里,听到最多的是喊外婆、外公的稚嫩声:看到最多的是手牵着稚童的老太婆,蹒跚地走着,一路上与熟人打招呼,一面教导稚童:“快叫外婆”或“快叫外公”。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嘱咐     
外公和外婆相濡以沫几十年,干活时帮对方擦擦汗,回来时帮对方拿拿锄头镰刀,有个头疼脑热帮对方抓抓药.外公是个话极少的人。外婆患上高血压之后,外公总是不放心她。外婆出门前,外公总要千叮咛万嘱咐:“慢点,路上小心”  相似文献   

4.
【像要看透我的一切】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没有故乡的人。 不到一岁的时候,父母就把我留在外公外婆身边,自己去三线支援革命建设了。在我后来的岁月,我要么跟着外公,要么跟着父母从一个三线迁居到另一个三线。故乡对我只是个空洞的名字而已。  相似文献   

5.
亲情·性情     
黄雯 《中国农村》2007,(11):64-64
在QQ上与表妹聊天,她说:“我再也不相信亲情了。”我并不诧异。 表妹是舅舅的女儿,她的感叹也有她的道理。 去年,八十多岁的外公走了,留下八十多岁的外婆。外公在世的时候,尽管舅舅家早已经在同一座小城买了很大的房子,尽管外公外婆连煮饭都得费老大劲,但是老两口始终没有搬去跟儿子一起住。那时候,舅舅和舅妈每周末都到外婆家,换换煤气,交交水电费,一家人围着包饺子,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6.
永恒的母爱     
晓蓉 《社区》2008,(27):61-61
去年秋天,年过八旬的外婆突然得了老年痴呆症。一向聪慧善良的她,变得令人不可思议。她先是不认得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并强行把他推出门外,害得外公只好与我弟弟同居一室。然后,她又一声不吭地出走了,急得全家人兴师动众、八方寻找,并在报纸和电视上发布寻人启事。幸亏城郊一对好心的夫妇收留了外婆,但她怎么也说不清要去什么地方,原来她突发奇想,想要找到自己童年时的家。  相似文献   

7.
外孙女刚满周岁就能咿呀地说话,蹒跚地走路。她说的话、做的事常常使人忍俊不禁。比如教她喊外公,她会喊成"阿东",教她喊外婆,她会喊成"巫婆",你哭笑不得,她却傻笑不已。奇怪的是她这么一点大的人却能善解人意,讨人欢喜。盛夏的一天,我从外出回来,很疲倦地往竹床上一躺,她见我没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桐庐县的百岁老人王绪英,生于1912年.她踮着那双“三寸金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如今最大的儿子已80多岁,最大的女儿也77岁了.老人四代同堂,膝下的儿孙们坐拢来有足足4桌人.6个子女全已成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但是他们都表示,把母亲侍奉到百岁,能在妈妈跟前尽孝,自己满头白发了还可以大声地喊娘,这是他们最大的福分!正如大儿子所说:“我虽然80多岁了,但只要有老娘在,我就不敢老!”  相似文献   

9.
鞋心     
那年,母亲三岁,刚会走路,外公就走了。家中无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才从跟外公一起共事的井洲大叔嘴中得知:外公去了南洋,走时穿的是外婆刚做成的方口布鞋。 我老家门前即是长江,外婆一有空总是站在那高高的江堤上向远处眺望,希望天际处漂来的船上再次出现外公的身影。外公以前在上海谋生,逢年过节若要回来,总先设法带个信,每次,都是外婆到码头去接。  相似文献   

10.
[简评] “举手投足之间”,亲情的柔波在荡漾:考生“打量”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借琐碎的生活小事写老俩口的相濡以沫、不离不弃,于恬淡、质朴的点染中宣泄出浓厚的亲情。  相似文献   

11.
那子 《北京纪事》2011,(11):44-46
得益“虎爸”董卿生于上海,从小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7岁时被父母接到工作地安徽。父母对她要求很严格,尤其是父亲,按照今天的说法,董卿的爸爸绝对可以算作一位“虎爸”。用董卿自己的话说,“作为独生女儿,我从来都没尝到过‘掌上明珠’的滋味,我的爸爸是一位特别严厉的父亲。”父亲要求她承担家务劳动,每天刷碗、擦地。小董卿刚刚能识字,爸爸就让她每天抄成语、抄古诗,  相似文献   

12.
重阳节,我去看望外公外婆。很久没去了,见到我,两位老人家非常高兴。尤其是外婆,乐得像个小孩子似的,拉我在她对面坐下,便开始跟我唠叨个没完。  相似文献   

13.
与她相识二十年了,突然间,她叫了我的全称。在旅游景点,她挥着手喊我的名字,我觉得那样陌生,原来,我们竟然习惯了那个“哎”字。  相似文献   

14.
正晚上,我给女儿盛好饭,一转身,却发现她碗里的饭突然多了很多。不必问,一定又是孩子的外婆外公怕她吃不饱,迁就着孩子"贪"多的心理。难道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母亲说我小时候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也是这个样子,总是嫌自己碗里的饭菜少,每回都要很多,可  相似文献   

15.
正外婆20岁那年嫁给了外公。那时外婆在乡里的初中教数学。乡里的办学条件比较简陋,语文组和数学组被安置在同一个办公室里。新学期开学的头一天,校长领着一位浓眉大眼的小伙进来,给众人引见:"这位是新来的李老师,以后初中二班的语文课就由他来教。"布置妥当后,校长便把李老师交由外婆带着熟悉环境。这个李老师,就是我外公。  相似文献   

16.
难兄难弟     
剑枫寒 《可乐》2010,(5):7-7
“我对不起赢政,对不起刘邦,对不起李世民,对不起赵匡胤……”我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大喊。 天知道历史老师为什么会想出这个点子,让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站在操场上对着教学楼喊历史名人的名字30遍。  相似文献   

17.
直到他去拉美希的手臂,美希才确定,眼前这个大男孩刚才喊的是她。男孩喊,姐。现在不太流行“姐”这个称呼了,公司里,比美希小的同事也是喊她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李静 《老友》2014,(7):65-65
外公今年91岁,外婆87岁。别看他俩年纪大,身体却很健朗,没有一点儿病痛。如此高龄,两人仍活动自如,生活自理。当大家都在讨论着如何养生如何长寿时,我也在观察分析外公外婆的长寿之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生勤劳,劳作不止。外公从小就没了父亲,与他母亲和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他十几岁就早早出去当兵,在部队当了卫生员。  相似文献   

19.
可爱的外婆     
李宣萱 《老友》2011,(1):41-41
外婆有60多岁,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只有50多岁。她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见人常带三分笑,左右邻居对她是友好加羡慕。外婆对穿着很注重,每天出门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就是去买个菜那也不含糊。在我眼中,外婆有许多可爱之处:爱管闲事,也很健谈,遇到熟人要说上半天的话。外公说她就是见到石头都要敬个礼。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母亲节,我和妈妈乘车来到了外婆家为她过节。我推开门,外婆已经笑盈盈地把我迎在了门口,我撒娇地说:“外婆,我要吃你的拿手好菜。”外婆神秘地说:“你等着,外婆给你露一手。”我怀着好奇的心理随外婆走进了厨房。外婆将事先准备好的原料一盘盘地一字摆开。看着这些陌生的东西,我不禁向外婆问道“:外婆,这是什么‘美味’呀?”外婆回答道“: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这时,妈妈也进了厨房。看到了我一脸迷茫的样子和这些陌生的东西,她向外婆问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呀?怎么从来没有见过?”“这是比萨饼,洋玩意儿,好吃的哩!”外婆回答说。我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