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雪元 《老年人》2012,(3):29-30
陪母亲去二姨家,承蒙二姨盛情挽留,便多住了几日。二姨很客气,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日子待得久了,我注意到姨父每餐总是最后一个吃完饭。起先,他细嚼慢咽,待客人吃完离开饭桌后他便立马"狼吞"起来——锅里的剩饭,桌上的剩菜,风卷残云般,片刻被他吃得精光。一次我去厨房里洗水果,发现姨父正就着一碟干辣椒在  相似文献   

2.
昨天晚上,我和妻子在街上碰见了岳父岳母,正是吃饭的时候,我们便请他们去吃夜市。自家人,吃得简单,一人一碗馄饨,外加两笼包子。妻子吃饭快,吃完便去买单了。岳父说:"你们刚结婚,日子过得紧张,还是我来买单吧。"我和妻子当然不肯:"说好我们请的,就让我们尽尽孝心吧。"吃过饭,我开车把岳父岳母送回了家。回来的路上,我埋怨  相似文献   

3.
<正>从餐桌上,美国孩子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并且享受吃饭的乐趣。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时,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  相似文献   

4.
那天早上,我们都没吃饭。从姑父黑红的脸膛上绽出一丝明显的不悦。整个冬天他都不在家,我和弟就一直住在他的家里。事实上,我们已无路可走,再无亲戚可投奔。是三姑妈收留了我们。  相似文献   

5.
刘亚华 《老人世界》2013,(12):32-33
去年春天,我去英国探望姑妈,着实吓我一跳。只见六十多岁的姑妈,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孤苦伶仃地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我实在想不通,自从姑父去世后,姑妈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子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他们抚养成人,按理说,现在应该是享清福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6.
把餐具吃掉     
正要知道,自信才能创造奇迹!在印度的一家餐馆,几个年轻人正在聚餐,他们吃完饭后,竟然开始吃餐具,而且吃得津津有味!你无需讶异,因为这是印度巴其斯公司举办的活动,旨在推广一种可以食用的餐具。2010年的一天,纳拉亚那到饭馆吃饭,餐桌上摆放的一叠叠一次性餐具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化学专业出身的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地道南方人,老公是北京爷们儿。结婚后天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最大的问题是饮食上的南辕北辙。他喜欢吃北京涮肉,那种大铜锅里烧着清汤,用芝麻酱、韭菜花下料的涮肉,真的吃得我想吐。所以每次去吃涮肉时,我都会带上一瓶辣酱。见我这么讨厌涮肉,老公说"那下次吃饭由你选地方。"得,我带他去吃湘菜、四川菜,人家倒是很配合地去了。等菜都上桌后,他双手一摊道"我不饿,你吃吧。"然后就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吃。  相似文献   

8.
韩先生:我姑父是一名教师,退休后有着比较高的退休金,所以姑父和姑妈的晚年生活一直衣食无忧。可是,去年姑父不幸病逝,姑妈现在仅靠每月几百元的养老保险金生活,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姑妈就找她的3个子女要赡养费,可子女们都推说姑妈有养老保险,他们没有赡养义务。请问,老人有养老保险子女还有赡养义务吗?  相似文献   

9.
我那老去的父亲,他给小美的每一分爱,都是给他最爱的小女儿的补偿。母亲去世后,我怕父亲太孤单,便把他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父亲不喜多话,来城里多时,没有结识到什么朋友,只是每天在家看看书,读读报。我中午在单位吃饭,晚上才回家吃,所以父亲每天的头大事就是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每天我一下班,父亲便会为我开出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我有  相似文献   

10.
正饭菜里油多会影响健康,可是传统的烹饪方式又很难改变。既然改变不了人们吃的食物,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盛食物的方式呢?萨拉是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和所有爱美的女生一样,萨拉也很注重身材的保持,每天都喊着要减肥。可尽管她吃得并不太多,体重却还是时有上升。一次,萨拉和朋友们去餐馆吃饭,一道道色泽诱人的菜肴大大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萨拉和朋友们忍不住大快朵颐起来。快要吃完时,萨拉看到盘子底部残留的厚厚的油——泰  相似文献   

11.
吃饭的时候,对面坐的是一对情侣,女孩漂亮苗条,男孩不丑,但很胖,总之很不登对。男孩埋头吃饭,呼噜噜便吃完了,女孩把自己吃剩的半碗推给他。"以后我的剩饭都有人吃了,真幸福。"女孩大声说。大家都回头看他们,那一刻,他们很登对。  相似文献   

12.
正马未都曾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一父亲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父亲跟儿子说:"我觉得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父亲解释,从吃相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看他夹菜有个习惯动作,喜欢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要吃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后来果不其然,这个朋友因利忘义,弃他而去。所以,我总觉得:吃相能见品相。  相似文献   

13.
捡帽子     
《现代交际》2008,(6):64-64
有个人很穷,一次人家请他去吃饭,在酒席上他就拼命地吃,到散席的时候,他的腰已弯不下了。他只能直着腰回家,半路上他的帽子被风刮到地上,他只好踢着帽子往前走。这时迎面过来一个大胖子,也很  相似文献   

14.
<正>但凡母兽,都有一份温情在心底,那是专属于母亲的温柔。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早,我和老公出门上班,顺便吃个早饭。我吃完一屉小笼包后觉得不饱,这小笼包怎么这么少?都不够我塞牙缝的!于是我又叫了一屉小笼包,还是不饱。为什么不多给我点醋?老板,拿瓶醋来!蘸着醋我吃得很欢,就又叫了一屉……  相似文献   

15.
爱的棒喝     
彭龙富 《伴侣(A版)》2011,(12):11-11
正那时,她是一家报社的主编,而他只是一个收入尚不稳定的漫画家。她为了约稿,请他吃饭。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他不愿去了。他想,不坐车而是走路,待走到那里,他们也吃完了,自己无需吃饭,打个招呼就可以走人了。  相似文献   

16.
王虎 《现代交际》2002,(12):38-39
我有个同事挺招人烦,可让我具体说出他哪儿烦,我又说不好。和朋友交流,他说他们单位也有这类人。看来,这类人并不少。 我这个同事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他对谁都非常热情。他常常张罗请人吃饭,我也接到过几次邀请,最初不想去,但架不住他总请。那架势就好像我再不去,就是不给面子,就是看不起他,就是不讲究。后来我就去了。我以为他会请我去什么大馆子,原来不过是一家驴肉蒸饺铺。我以为他会点几个“硬菜”,可他不过点了两屉蒸饺,两碗稀粥。吃到一半我憋不住点了一盘小菜。 这样的饭局,我想最好早吃完早好,可他好像谈兴正浓,对我大讲和明星的交往及关系,其间还不时强调他不轻易请人吃饭。一顿10分钟就能搞定的饭吃了一个小时。当他慢慢站起来,心满意足地摸着肚子,不停撮着牙花子时,我以为他会声音  相似文献   

17.
我去英国探望姑妈,着实吓我一跳。只见六十多岁的姑妈,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孤苦伶仃的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后来,我渐渐从姑妈的口中了解到,英国的教育强调独立,孩子18岁后就搬到外面居住、学习、工作、谋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也因为工作忙,便很少联系父母。  相似文献   

18.
佟才录 《职业》2012,(16):75
广西气候湿热,一到夏天,街上便摆满了卖凉粉和凉茶的小摊点,又好吃,又消暑去热。一天,一个乡下的年轻人在城里街边的一个小店上吃凉粉。那天店里只有他一个顾客,于是他一边吃着凉粉,一边和店主闲聊起来。在与店里只有他一个顾客,于是他一边吃着凉粉,一边和店主闲聊起来。  相似文献   

19.
<正>结婚之前,我怎么都没看出来老公还有"懒"这一特长和优点,每次见我,头发梳得纹丝不乱,衣衫光鲜,步履轻盈。一起吃饭会主动为我拉坐椅,递纸巾,偶尔去我家,什么活都抢着做。老妈烧饭,他就帮着打下手,老妈心花怒放,偷偷贴在我耳边低语,丫头,你有福了,  相似文献   

20.
罗大木 《女性天地》2012,(11):12-14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小学毕业以后就举家移民美国了。前不久回来小聚,闲聊的时候和我说起一个"神奇"的东西:"我前一阵子喉咙痛,痛得我简直是要死要活!只好去医院看看,医生给我开了一副药,一吃几小时就见效,吃了两三天就好了!"他还把这个仙丹拍了照片作纪念,当场调出来说是要给我强力推荐。当图片一打开,我顿时哭笑不得:"这不就是阿莫西林嘛!"可是朋友依旧不依不饶地说:"这个药在那边可难拿到了!所有的药店都没有的,医生即使给你开都好吝啬,一次开几片,吃完了还得再去求他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