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明中后期社会风气的变化是多方面的,这在当时的世情小说中有不少的描述.<三言>、<二拍>生动反映的当时社会风气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有助于我们了解明后期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药物进行了分类,共分为六类,即:引起贫血的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引起血小板计数变化的药物;引起出血、凝血时间变化的药物;引起血沉变化的药物;引起过敏性血管性紫癜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从封闭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一举迈进社会主义新社会,实现了社会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旧貌换新颜,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文章总结了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5个保障: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最根本政治基础;2.民主改革的实行,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政治保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制度保障;4.中央的关心和全国各地的无私援助,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条件;5.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西藏翻天覆地变化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瑶族居住环境的变化对勉语语音的变化有深刻的影响;现代的生活节奏以及便利的交通和通讯联系加强了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联系,现代文明渗透到瑶族社会中,从而加速了勉语语音发展变化的速度;当代的教育体制也对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洋节"越来越热,民族传统节日则逐渐被淡化,通过梳理民族传统节日的变化,以关注仪式在节日传播中的重要性;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变迁,而与文化相关的节日变化则明显滞后,滞后的直接表现即仪式的逐渐淡化和完全消失;只有重新梳理我们的传统文化或者建构新的节日仪式,才能完成节日传播中的文化重构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相似文献   

7.
腾格里是古代蒙古人顶礼膜拜的神祗,而孟克·腾格里是众腾格里之主.自从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之后,蒙古族神话中的腾格里形象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印度天神因陀罗以"霍尔母斯塔"之名登场,呈现出超越或覆盖孟克·腾格里之势.在布里亚特神话中,有以汗·霍尔母斯塔·腾格里为首的善天神和以阿泰·乌兰·腾格里为首的恶天神二元对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人物画技法的精髓,线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特征,这也体现中国人物画的画家是运用线条把艺术追求和物象的感受相结合来统一表达的.线的艺术语言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迥然不同.本文首先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不同时期的特征变化,选出几个特征变化明显的时期进行重点分析;其次重点分析当代的线条运用的特征,从笔法、笔势和笔意三个角度分析线条的运用;最后分析了线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强大的作用,体现出线条运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阿勒泰市红墩镇老户儿家这一汉人移民社会形成与之后的社会文化变迁的考察,认为移民群体在迁徙至迁入地时,面临自然与社会环境变迁,必然会引发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具体策略受场域的制约,因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介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变化与发展;阐述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习者挖掘潜能,掌握知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藏医学作为一重要的欧亚传统医学体系,其传统的传播区域不仅包括青藏高原和邻近的喜玛拉雅山地区,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到18世纪时在蒙古文化所影响地域藏医学也已经成为主流医学。19世纪5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贝加尔湖地区的一位布里亚特藏医白玛次成首次将藏医学带到了沙皇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并在上至沙皇宫廷,下至普通俄罗斯民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家族成员后来又将藏医逐渐西向传播到波兰、瑞士等欧洲其它地区,甚至远及北美,演绎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医学传播史。本文通过对白玛家族百年藏医传播史的回顾,重现藏医学在近代如何传播到欧洲,并在新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导下,我区文化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文化的产业化程度依然很低。当今,由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增强,所以,目前通过对西藏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启动有效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富有西藏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品牌战略”,利用文化产业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西藏文化产业化进程,使文化产业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中充分发挥优势作用是必要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论藏族的自然生态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藏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在各民族中独树一帜.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藏族不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自然审美观,还以其生态的智慧和对宗教生态观的的领悟,始终保持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审美意识.本文通过对藏族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成因的探讨,旨在为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和生态美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启龙  杨洋 《民族学刊》2020,11(1):105-111, 145
乌瑞(Uray Géza,1921-1991),匈牙利著名藏学家、语言学家,他在藏语言、藏族历史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乌瑞的学术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藏学启蒙时期(1940-1948),藏学研究初级阶段(1949-1973),全身心投入藏学研究阶段(1973-1991)。其对藏族方言、古藏文的研究包括对藏文动词结构、藏文词后缀的探究;其对藏族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古藏文历史文献的考证,以探讨吐蕃时期的历史制度等。乌瑞的研究成果体现其丰富的文献基础和扎实的文学功底。他对古西藏文献学的一些难题和有争议问题有着颇为审慎的判断力,这使他成为一代典范。目前,国内学界对乌瑞的研究不多,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所见西藏文明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考古学的视角对西藏古代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进行了观察与勾勒,分别从西藏远古时代人类活动及其遗存、西藏古代文明的初步发展、吐蕃王朝时期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这三个主要历史阶段,讨论了西藏文明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系,对其和周边地区、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问题也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杨清凡 《西藏研究》2006,1(4):55-63
藏传佛教图像是西藏考古与艺术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在对相关资料作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对藏传佛教图像的基础文献、研究史上的代表性著作以及密教图像研究状况予以回顾和评介,并就藏传佛教图像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伦理成为藏族传统伦理思想的最基本结构要素之后 ,对藏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产生着普遍的、久远的影响 ,为人们和平相处提供了特殊的道德力量。但其哲学思想、伦理规范及其实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种种不利因素 ,对藏族现代伦理的生长和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燕 《西藏研究》2007,(2):62-65
公务员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是关系到西藏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文章着重从目前西藏公务员的管理现状与不足,以及所面临的形势、西藏公务员亟待加强的五项能力和应对措施等几方面来思考西藏公务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藏岩画和唐卡绘画作为极具藏民族传统特色的绘画遗迹和绘画艺术样式,虽然在特征、类型、产生时代等方面有所差异,但相同的地域性和内在延绵的精神倾向又使二者之间在产生原因、表现题材及表现形式和绘制技法等艺术属性上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性,解读和研析这些相似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和体味藏民族绘画艺术动态的嬗变轨迹与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人类学和民族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郎维伟 《民族学刊》2010,1(1):55-62,164
藏族农牧民是人权享有的主体,除了反映藏族人权状况的宏观研究外,还应选择对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微观进行实证研究,以补充宏观研究之不足。由于微观研究的对象是以村落为代表的藏族小规模社会,所以适用于人类学和民族法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此证明藏族农牧民人权享有的真实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