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铁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核心是敢于挑战,勇于战胜困难。以"铁军精神"育人是时代的呼唤,与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其本质是塑造坚强的人格。挫折教育的任务是塑造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成为新时期以"铁军精神"育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红色资源”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红色资源中的“铁军文化”所蕴含的“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团结、铁的意志、铁的作风,”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铁军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培养大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3.
艰苦奋斗是铁军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铁军最宝贵的品质.今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仍是我们的重要法宝,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需要,是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需要.建设幸福美好新盐城,就是要弘扬铁军艰苦奋斗的作风,以铁军精神为坐标,找准差距;以铁军精神为目标,找准方向;以铁军精神为教材,培育民风,为盐城的发展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就要准确把握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就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必要性,正确看待当代大学生在艰苦奋斗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对敌斗争与政权建设中所形成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在分析具体内涵、挖掘当代价值、探讨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与同时代我党创造和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研究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要从深化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研究、分析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流变过程、开展新四军“铁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研究、进一步挖掘“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明确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还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注重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把“盐工精神”上升为体现盐城工学院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精神,必须通过对“铁军精神”的传承来完成对已有“盐工精神”的重塑。按照“铁军精神”内涵和实质,从大学精神培育和地方高校特色养成角度看,“盐工精神”应包括六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即矢志报国岛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服务社会的民本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要塑造“盐工精神”,就不能不到“铁军精神”这一优良传统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是铁军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源泉;异常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是铁军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条件;以叶挺和陈毅为代表的新四军高级指战员群体和众多新四军将士是铁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人脉渊源。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体主义精神就是要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实现有机的统一。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加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精神的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以科学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充分发挥科学精神的教育价值。是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有效举措。该文在阐述科学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价值,提出了当前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苏区精神为视角,探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探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即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客体和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它传承和发扬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工农红军第四军的铁军精神。对由陈毅原词、集体改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反映了新四军与两个老四军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对其所表现出来的铁军精神作了归纳、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12.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精神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对理想信仰的坚信、对革命道路的自信、对创立未来美好社会制度的自信、对跟党走的自信。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是当年红军长征的继续,弘扬长征精神,能够使我们夯实走好新长征路的道路自信根基,坚定理论自信指引,强化制度自信保障,厚植文化自信力量,坚定跟党走的自信。  相似文献   

13.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惜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打开了胜利局面。毛泽东是长征精神的主要缔造者、培育者和实践者,为长征精神的形成、确立、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今天探究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军营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军营建设的全过程,贯穿部队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工农红军面对现实、不畏艰险、心系他人、顾全大局四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它们是: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并联系实际,探讨了对长征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女红军在参加作战、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病员、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是长征精神的塑造者。女红军参加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结果,女红军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不泯灭。  相似文献   

17.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和1942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共党史上两次重大的思想建党活动。这两次活动虽间隔13年,却发生着内在联系。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原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和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石。延安整风运动遵循古田会议精神,开展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达到了全党思想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湘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太平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拥有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领导集团.其领导成员不仅能够以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并成就个人功名事业为奋斗目标;能够共同维护集团的根本利益,形成团队精神;而且在军事与经济战略决策上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比较正确的决断;其主要成员在行为作风上也能做出表率.这一切都显示了儒学内圣外王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实践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