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有助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当前住房价格.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调整住房政策导向,以及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建设部等9部门2006年在其联合制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中,曾明确“土地供应在限套型、限房价的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这种做法被简称为“双限双竞”。  相似文献   

3.
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非常及时,非常必要,有助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当前住房价格。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调整住房政策导向,以及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现在的宏观调控还是围绕着造房、买房这个目标进  相似文献   

4.
抑制房价与“房奴”幻想如今“住房难”已成为造成民生困苦的“三座大山”之一。网民们几乎异口同声指责“住房难”难在房价太高。2005年可谓“房价抑制年”,突出表现在对北京、上海飞涨的房价予以重点整治。2006年,紧随“国六条”出台,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发改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闻     
国土部:对房价上涨过快地区要督导 国土部近日发布的2012年全国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公告显示,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7.26万公顷.是前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的近两倍。为做好2012年住房供地计划实施工作.国土部要求对房价上涨过陕、计划实施缓慢的地区要督促指导,合理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严格控制高档住宅用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  相似文献   

6.
杨贵中  邓学芬 《城市》2007,(1):23-26
一、引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长势惊人的房价,让很多人望"房"兴叹.如今的高房价不仅影响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积累了行业风险和金融风险,增加了城市商务成本,抑制了其他产业发展.房价上涨超过一定限度,会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制约国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向高级化发展,甚至会损害国家的长远竞争力.有专家惊呼:"警惕高房价绑架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力  邹毅 《安家》2007,(1):152-153
(一) 政策规划前景 在"国六条"细则规定的"大限"后,北京、上海、广州都交出了各自的"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这些规划分别体现了一线城市各城市对未来住房建设、尤其是供应结构方面的调整力度,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小户型住宅的供应面积将大量增加.建设部发布《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一时间,关于户型的焦点,集中到了面积上,而小户型和大户型的两大阵营,也因70%这道"红线"变得更加泾渭分明.  相似文献   

8.
郑纯 《安家》2007,(10):32-35
300万平方米"两限房"年内开工建设 4月27日,海淀区西三旗两限房项目用地的竞标,拉开了2007年限价地供应的序幕.历时5个月,北京2007年限价地供应清单上又多了一长串名字.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而言,5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房价可以从稳步上涨迈进疯狂飙升,地价可以在"地王"频出的背景下不断刷新记录,而限价房供应计划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的要求,全面掌握今年以来各地住房用地供应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魁  张晓星  吴南 《城市》2010,(9):56-61
一、引言 随着国家对居民住房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相继出台了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办发[2010]10号)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为主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文件,加强了政府对住房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干预,进而定下了未来住房建设的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11.
毕征 《安家》2006,(6):183-184
最近,在北京地产圈内外有两个非常热点的数字"2006年一季度房价增长17%"、"国家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一周年",当两个数字或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思考时,就变得有些戏剧性.一边是一年来国家为稳定房价从限制供给至抑制需求全方位紧缩性的政策重力出拳,一边是北京房价一改多年来稳中有升的常态持续"疯"涨,且上涨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覆盖率之广均创北京历史新高,再联想去年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地区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之痛,是到了值得地产行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三省其身、痛定思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邓振春 《城市》2007,(4):43-46
一、房地产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一)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向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发展中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和矛盾,国家把房地产市场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并不断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3.
楼市和房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回顾2010年,中国楼市犹如一部好莱坞大片,可谓波动频频、亦悲亦喜、起伏跌宕、引人入胜;展望2011,有人说将是中国楼市的"崩盘年",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预测2011年中国房价将下跌20%,当然,"2011年房价依然要上涨"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4.
房价问题一直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关注中心,也是政府所谓宏观调控中心.在2005年的国八条中,就明确地以稳定房价为主旨.而稳定房价是什么?正像政府部门的研究人员所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房价就是让房价上涨速度减慢,而不是让现有的房价向下运行,或向下调整.可以说,如果房地产调控就是这样来稳定房价,那么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也就会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对地产商们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房价涨了,而最不开心的是土地价格也涨了.不少的地产商对上涨最快的上海房价"耿耿于怀",有北京地产商就干脆说:"上海的房价涨成这样,同样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的房价没道理不涨."有人认为,房价上升的原因是供不应求.而未来房价能否平衡,关键看房地产开发用地的供应量.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土地政策,预计明年可能出现土地饥荒,房屋供应量如果不能像预期那样大量增加,房价还要继续增长,而且幅度还会很高.  相似文献   

16.
住房是商品,必须要保持适度的供求比例,特别要防止供小于求。目前大部分地区供小于求。房价就要上涨,问题出在土地供应滞后,重要原因是城市地租分配,农民所得太少。住房是资产,具有保值增值功能,可用来消费和投资,这就要求银行利率不能是负利率,负利率就是鼓励大家去买房。从而推动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17.
李绍忠 《城市》2006,(6):50-52
近几年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房地产价格呈现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到2004年,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4.4%和15.2%,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波及社会稳定.面对这种形势,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因此,研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的机遇与风险,不仅是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业与住房金融的稳健运行,也是关系到国家通过拉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1月,四川省委组织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第一书记"工作职责、权责边界、考核制度,不胜任、不达标或违反纪律规定的"第一书记"将被召回并另行选派.随后,达州市召回、调整241名履职不力的贫困村"第一书记",并增派18名县处级以上干部到一线"督战".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以来,许多关于房价的利空消息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包括央行数次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建设部明确表示增加政府指导价的住房供应,不久的将来中低收入人群将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个人集资建房成功个案不断破茧而出;市长出面承诺坚决拉低房价等等。因此,许多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消费者一致认为,与去年房市调控的碌碌无为相比,2007年的房市将会出现转折点,中国房地产正在大踏步地进入"民生时代"。然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5.6%,4月份全国房价同比上涨5.9%,成为去年1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上涨幅度甚至超过去年房地产宏观调控之前。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一篇署名为"姜宗福"的《房地产商"绑架"政府,当心经济"撕票"》的帖子出现在各大论坛,经确认,该帖系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本人所发。在该帖中,姜宗福认为目前房价是"越打压越攀升",对此他提出了遏制房价上涨的五大招数:开征遗产税;分类开征物业税;对所有出租房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