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省教育委员会共同主持召开的全省少数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自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哈尔滨市北方大厦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部分地市、县、民委主任、教育局长、先进民族中、小学校长及优秀教师代表,共一百五十人.在这次会议上,两个县、九个民族乡的同志介绍了经验,两个地市民委介绍了民族工作部门如何抓民族教育的经验,四个地市县教育局的同志畅谈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设想,表彰了一批为发展民族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县和民族乡、民族中小学和少数民族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
<正> 发展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是改变民族地区面貌的必由之路在全党、全社会一片“重视教育、振兴教育”的呼声中,一个应当引起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要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特别是要抓紧做好这些地区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湖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分,全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有一州七县,另有79多个散居的少数民族乡,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有335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其土地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20%。新中国成立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都有很大的发展,但同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些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境内有55种少数民族成份,有3个民族自治州(凉山、甘孜、阿坝)和4个民族自治县(木里、马边、峨边、北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是四川省基础教育的难点和重点。到上世纪末,全省尚有12个县未普及小学教育,45个县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7个县未扫除青壮年文盲;7个县小学入学率不到70%(最低的仅为41.7%);个别县的初中入学率还不到10%,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依然很低,与全国、全省的差距越拉越大。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问题成了省委、省政府和民族地区各级党…  相似文献   

4.
同志们:黑龙江省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议,历时两天就要结束了.会议期间,同志们针对省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解决少数民族实施义务教育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意见》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为此,我重点就如何扎扎实实地在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党中央提出的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确定了宏伟目标,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在一九九五年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然而,由于历史及现实的种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众说纷纭,看法不二.为此,笔者深入调查了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的现状,并试图寻找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办法和途径.一、隆林县民族教育现状我国约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县有少数民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2008,(11):65-65
本世纪初,我国虽然整体上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但西部地区直到2002年底还有410个县尚未实现“两基”。这些县(市、区)中,少数民族聚居县占83%,少数民族教育成为“两基”攻坚的难点。加快少数民族义务教育的普及,已经成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紧迫要求。为此,国务院于2003年9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我省民族地区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大胆突破了旧教育体制的桎梏,使教育战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向来薄弱,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尤多。下面笔者就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下。 (1)、关于制定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工程。我省民族地区各县(市)能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直接关系这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全省民族教育经验交流会开了两天,现在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交流了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研讨了民族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表彰了在民族教育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会议反映的情况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广大民族教育工作者努力工作和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受大会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向与会的全体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区。全区有壮族人口1400万人,占总人口的35%。壮族聚居人口30%以上的县(市) 有53个。这些县(市) 的经济都比较落后,其中聚居在48个县(市),13万平方公里的911万名各族人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20元,是我国连片贫困面积最大、人数最多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财政要靠国家补贴,吃粮靠统销,用钱靠贷款过日子。由于自然、历史、社会以及工作上的种种原因,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交通闭塞,文化教育基础差,小学“三率”较低,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改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的落后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甘肃民族地区包括甘南、临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及张家川、天祝、肃南、肃北和阿克塞5个自治县,共21个县(市),是甘肃省藏、回、裕固等几个少数民族分别聚居的主要区域,在地理分布上集中于甘肃省相对高寒阴湿的地区,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和戈壁草场地带,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乃至全省。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带动经济发展的长效优势支柱产业,严重遏止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至影响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地区域为高寒山区。据初步摸底,全省17个少数民族自治(待遇)县(区)和7个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高寒山区面积为11614平方公里,占24个县总面积的24%,人口125万,占全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14%。9月14日,湖南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新闻采访团在对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的联合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正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帮助高寒山区脱贫解困试点经验,明年开始将逐渐在全省民族地区高寒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两主一公”推动民族教育发展内蒙古全区共有民族中学1967所,有72个旗县(市、区)通过了“两基”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了68.71%,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6%;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生达37.4万人。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已建立了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具有明显地区特色,布局结构基本合理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把民族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点,摆在了优…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取得的成就●民族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1990年国家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加大了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向民族地区投入了1.3亿元,资助因家境困难的各民族儿童上学。此外,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专项经费的分配,也继续向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安排的四期世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贷款中,投入2亿美元重点支持西部民族地区200个县发展教育事业。几年来,国家利用国债和其它专项经费,通过实施国家扶…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族地区包括甘南、临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及张家川、天祝、肃南、肃北和阿克塞5个自治县,共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全省国民经济协凋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安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处边疆,教育文化发展比较落后,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多数从事基础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具有鲜明职业倾向性的专业人才,因此民族地区的基础师范教育和教师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而道德直接关乎一个人的成长."两课"在高校德育课程体系中正以其计划性、正规性、显现性和隐含性等特点,对学生进行着思想和政治教育,体现出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 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基础教育这种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作用,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目前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李铁映同志在今年三月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曾代表我国政府在严宣布:我们要求到2000年全酸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杜绝新文盲的产生,普遍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实现这个历史性任务,目前既迫切,又艰巨。这正是发展民族经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风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喀什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有二百四十多万人口,其中维吾尔族占百分之九十。这里有些缺少劳力的农民,让自己的学龄孩子弃学务农;更多的人认为孩子将来升学难,不如趁早回家种地实惠。于是大批学生退学,一些乡、村学生的到校率下降到百分之五十。青少年、壮年农民中的文盲不断增多。一九八一年春,喀什地委和行署要求,要象抓工农业生产那样抓好民族教育工作。如今:十二个县、市中,有十一个县、市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合格率为百分之九十;十六岁至四十岁的青壮年脱盲率达百分之九十点九。岳普湖、叶城、泽普、疏勒四个县,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列为普及民族初等教育和扫盲教育的先进县,喀什地委和行署狠抓民族教育工作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元旦刚过,从湖南全省传出一个人们意想不到的消息:地处湘西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凤凰县,财政收入突破一亿元,连同另外4个县(市),一起实现了全省财政收入亿元县“零”的突破,而且成为全国第二个少数民族财政收入亿元县。在这5个县(市)中,有两个是县级市,即瓷都醴陵和洞庭湖畔的老镇益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国家、省、州、县各级领导都对民族教育给予了重点关注。花垣县亦不例外,为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全县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一)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县1990年普及初等教育,1996年普及实验教学,1997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将用10年时间巩固和提高“普九”水平。2001年高考专科以上录取率达77.06%,2002年高中文科艺术、体育、理艺专业教学质量进入全州前列。(二)教师素质明显提高。1998年以来,全县培训教师7934人次,其中学历培训720人,校长…  相似文献   

20.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如何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狠抓初等教育普及的经验,为回答这个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寒地区,由于历史及自然方面的原因,教育十分落后。解放前没有一所学校。50年代末期,全县有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基层办了几所牧读小学和帐篷小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9年间,这个县已有中学2所,有学生436人;小学12所,乡级寄宿制小学8所,有学生1530人。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曲玛县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呢? 用合同形式保障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靠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