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已成为本世纪提供给人类的丰富的精神遗产的一部分。马尔库塞把美和艺术看作是人基于本能、爱欲、感性的潜能对抗异化社会和现实压抑的政治力量,对于他来说,革命就是清除受到欺骗、受到压制、受到操纵的意识形态,用想象的、快乐的、甚至破坏的艺术形式来取代固有的现实形式。本文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角度,论述了马尔库塞美学思想中交融着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因素及其矛盾,指出了其中的进步意义及局限。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形式主义美学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这一概念在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中占据着本体论地位,马尔库塞的美学始终围绕着"审美形式"这个核心。和传统的实证的形式主义美学不同,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富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邃的哲学内涵,是思辨的形式主义美学。这特色鲜明的形式主义美学有着与众不同的革命性、心理学和乌托邦特征。  相似文献   

3.
周朔 《社科纵横》2011,26(6):99-100,108
艺术革命是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艺术革命体现为三个功能:艺术的否定性,对现存社会的控诉;艺术的超越性,对未来社会的许诺;艺术的建设性,建立新感性。艺术革命寓于审美形式之中:审美形式是艺术的本体存在;审美形式形成的途径是风格化;审美形式构成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4.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是20世纪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他直面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深刻的异化现实,提出用"新感性"美学作为救世良方来医治西方现代文明病症.艺术--审美如何实现拯救人类的任务?他通过对艺术异在性本质的深入研究,建构起审美乌托邦大厦.本文试图对他的艺术异在性理论作具体探讨,以期准确把握其文艺、美学思想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美学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当代著名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他的美学著述是他晚年思想的核心。如果说尼采的美学思想是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的广义的美学,那么,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则是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广义政治学,它完全融合在对资本主义及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理论中。随着他的思想的影响的扩大,其美学思想愈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并不打算系统、全面地评述马尔库塞的整个哲学——社会批评理论及美学思想,只想就他的美学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粗略地作出一些提示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牛宏宝 《求是学刊》2001,28(3):72-79
本文把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接受作为一典型的阐释学境域.在此境域中,中国学者对西方美学的接受与阐释显示出了一种普遍的结构性倾向,即用老庄一脉思想所模塑的传统"艺术心性论"来会解西方近代以来的美学,此"艺术心性论"隐蔽地发挥着融合中西--形成新的美学知识范式的结构性作用.由此剖析了王国维、宗白华、朱光潜三大家美学思想中未明言的艺术层面和由此产生的对西方美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领尽风骚的情感精灵──20世纪西方艺术情感理论扬榷黄南珊从表现形态来看,20世纪西方的艺术情感理论呈现为多元形态,包括法国柏格森的独特情感说(直觉主义美学的情感论)、意大利克罗齐的抒情表现说(表现主义美学的情感论)、英国瑞恰兹的情感语言说(语义学美学...  相似文献   

8.
黄文杰 《唐都学刊》2005,21(1):56-61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 ,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 :其一 ,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是其逻辑起点 ;其二 ,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是其审美中介 ;其三 ,“意义世界”的无穷跃迁是其终极向度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代西方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马尔库塞对当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振聋发聩的批判.但他的爱欲解放论、大拒绝、制度内的长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只是一种乌托邦的批判.六十年代美国学生运动是马尔库塞这种乌托邦批判理论的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10.
金雅 《浙江学刊》2004,(5):110-116
从现存资料看,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活动主要为1896至1928年间.其间以1918年欧游为界,可分为1896至1917年的萌芽期与1918至1928年的成型期.前期以<变法通议·论幼学>为起点,借<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惟心>奠定了审美、人生、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的基石,并通过"力"与"移人"的范畴突出了艺术审美的功能问题.后期以<欧游心影录>为起点,借<"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等一批论著,论释了"趣味"这一极富特色的核心范畴,并通过"趣味"将美的人生价值层面与艺术的情感实践层面相联结,延续、丰富、深化了前期的美学思想.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后期发展呈现出"变而非变"的演化特征,凸现了其人生论美学的基本学术立场和由社会政治理性观向文化人文价值观迈进的基本轨迹走向.  相似文献   

11.
宋世明 《求是学刊》2006,33(3):120-124
“为艺术而艺术”观念在发展流变过程中表现出了审美现代性的努力方向和内在矛盾性。它首先是在艺术自律过程中出现的,具有艺术的独立性精神和否定立场;其次它是在反抗资产阶级日常生活中提出来的,其对应面是为艺术而生活,因此体现为一种艺术的实践方式;最后,它才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审美观念。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下语境里,重提“为艺术而艺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贺苗 《学术交流》2007,(1):29-31
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英雄人物,马尔库塞在其著作《爱欲与文明》第八章中重点谈论了这两个神话形象,并赋予他们以新的文化寓意和美学内涵。在马尔库塞看来,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是伟大的拒绝者,是爱欲完满实现的原型,他们身上体现着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是马尔库塞以爱欲和感性的解为主要内涵的非压抑性生存方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陈露  张玉勤 《阅江学刊》2012,4(4):144-148
汉文化深深影响着邻近诸国,日本文学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继承、发展。两国在文学之道上都有"风雅"观,风雅由中国传入日本后发生了流变,日本沿用了"风雅"二字,但并没有完全接受,而是结合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风雅观,与中国重在发挥社会政治功用的中国风雅观截然不同,这反映了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谭佳 《求是学刊》2005,32(4):46-50
用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将审美活动中人的"内知觉"从遮蔽我们的"物"知觉中剥离,澄清"经验"是一切审美活动、情感体验的直接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科学态度与审美态度、超验体验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5.
于东新 《求是学刊》2012,39(2):119-123
全真道士词代表了金词之别宗,呈现出独特风貌:第一,创作方式互渗.其词具诗教之旨,创作上使用“诗人句法”,写出许多杂体词.第二,文体功能互渗.“以词喻道”,使得词在功能的选择上由“聊佐清欢”融进了“丹灶仙霞”,具体就是以词述心境、以词明道义、以词劝世人.第三,审美风格雅俗互渗.在以杂体入词、注重雅化的同时,又借鉴市井乡村的俗谣俚曲,吸收民间口语俗语,使词风雅俗互渗并存.全真道士词的俗化,也成为元曲登上文学史舞台的别样前奏.  相似文献   

16.
审美物化论     
张晶 《求是学刊》2004,31(3):89-94
"物化"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渊源有自又有深厚的中国哲学背景的范畴,对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和理论都有深刻的影响。"物化"与西方美学中的"移情"说有接近之处,却又有其不同的美学内涵;与中国美学中的"感物"、"感兴"等范畴有密切联系,但又并不等同。"物化"是指主体进入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的高峰时,在感觉和意识中与客体完全融合为一、无法分辨物我关系的至高境界。在中华传统艺术领域中,"物化"是诗词书法艺术家审美体验中物我两忘、而将主体的灵性和对象的物性化而为一的极致之境。  相似文献   

17.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汶成 《求是学刊》2002,29(3):88-93
语言具有“意指”和“效果”两大功能 ,任何一种语言的运用都首先是传达一定的意义 ,然后才谈得上产生一定的效果 ,包括审美效果。如此理解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就使得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都具有了共同的语言“内核” ,即传达某种思想信息的意指性。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以意指功能为前提并借助意指功能显示出来 ,由此决定了文学语言意指功能的特殊性。当我们把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与它的意指功能的特点联系起来考虑时 ,就会发现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主要包含自指性、曲指性、虚指性这三重内涵。  相似文献   

18.
畅广元 《唐都学刊》2004,20(6):126-131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是资本主义世界里重要的左翼力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关于现实主义的思想和价值的论述,关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是文学艺术基本价值所在的论述,表明这一理论在自身价值取向上仍然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为了实现他们确定的文学理论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文学活动在"改造个人的倾向和需要"上的作用;文学家与读者的"艺术责任";文学文本不是一个封闭、稳定的体系,它呼唤文学活动主体提高其审美建构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可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加入资产阶级阵营。  相似文献   

19.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2,(1):141-148
陈寿的《三国志》不仅求真兼善 ,还有追求奇美的倾向。他通过以奇语评奇人 ,以奇貌显奇人 ,以奇言写奇人 ,以奇事状奇人等艺术方法 ,再现了三国时代纵横天下、建功立业的奇人群象的奇美光彩。这种奇美追求对后代三国题材作品的审美倾向影响颇为深远 ,更成为《三国演义》奇美艺术风格的史传渊源。探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奇美风格源流关系 ,可突破以往只关注二者人物、事件相关性的局限 ,而从思维方式、审美理想、美学风格等层面探讨《三国演义》乃至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20.
潘桐 《社会》2022,42(3):92-124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传统艺术走上了与西方艺术不同的现代性建构道路。通过对1930年梅兰芳赴美演出前筹备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京剧现代转型的机制、特点与得失。从以齐如山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梅兰芳与京剧的改造中可见,近代中国传统艺术探索出了一条以新知识分子为参与主体,以“中西结合、古今共用”的艺术理论为革新理念,以推动艺术成为跨越阶级和国家的大众时尚为革新目的,以“救亡图存、发扬国光”为最高理想的转型道路,由此在“为艺术而艺术”与“为社会而艺术”之间找到了现实平衡,成为了兼具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大众时尚。因此,梳理和分析近代京剧的改革史可以为当下探寻“文化自觉”的方向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