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龙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1):91-94
从强调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以人的主体价值为核心的儿童发展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理念始终以不同的方式贯穿在教育理论之中。在近代认识论、知识观演进的基础上,以19世纪末欧美各国一系列社会变革为直接动力,推动活动课程哲学观以其完整的体系显示出成熟的态势,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善英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25-26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后现代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的课程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面都可以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知识之源与课程之流--试论知识观对课程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庆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4):110-114
知识观的发展对教育观念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观主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施它对教育的影响。知识与课程是源与流的关系。新知识观作为对当代知识多元化发展趋势所作的哲学反思 ,对课程知识深层结构和课程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李素立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71-74
加强教育活动课程,是当前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研究、教育艺术研究、教育技能训练、教育实践、隐性课程等课程类型。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对教育理论的深层内化,即“转知成信”和“转知成智”,为此,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采用与活动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6.
惠冬芹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20(6):22-24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社会教育的首要课题。学校图书馆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学生良好的图书馆意识、阅读品质、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等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长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13-116
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由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性向文化性、相对性、多样性、建构性、境域性的转变,引领了课程领域的思想革命,催生了由封闭、单一、科学本位的课程观向开放、多元、人文生态课程观的转变。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知识与课程观的解构,虽然能够扩展课程改革的视域和理路,但它决不是课程变革的圭臬。 相似文献
8.
整体知识观是美国大学新一轮本科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主张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美国整体知识观指导下的本科课程改革出现许多亮点,对我国大学课程综合化改革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我国大学课程综合化改革,要融合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完善大学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探究方法和能力培养,重视发挥大学校长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了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史上的一次变革。课程、活动课程、语文活动课程、语文课外活动是四个不同的概念。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学科课与语文活动课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观的演变与课程改革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知识观具有本质主义、客观主义、精英主义和理想主义倾向。这种抽象理性主义的知识观导致了课程设置主体的一元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单向度、课程传递的知识位移性、课程评价的单一化等诸多弊端。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力图冲破现代知识观所具有的抽象性和专断性,将差异性、情境性、多样性、生活化等诸多特征融入其中,从而使其课程观呈现出崭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何丽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91-92
随着后现代知识观的确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文课程的价值。加强人文课程,增加人文课程的时数,都应该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臣之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活动课程对学校课程建设的贡献李臣之关键词活动课程,学校课程,建设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423活动课程究竟具有哪些价值?这是进一步提高活动课程理论认识所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又是现实中学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的重要依据。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13.
李红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134-136
系统反思现代课程知识观演变的历史轨迹,把握其内在关联是为新基础教育课程知识观确立历史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以适应“新课程”为基本取向来构建一种相对稳健、适应性较强的新课程知识观,其内容大致如下:1.从课程知识的本质上看,课程知识应是以课程文本为平台的社会文化与学习者经验的复合。2.课程知识的价值定位:在自我解放发展与社会解放发展平稳推进指针下,建立动态的、“四价值”综合平衡的价值观格局。3.课程知识的学习:一种课程文化、课程文本、学习者主体的三体互动状态———“对话”中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从代价论视角审视,新课程改革“轻视知识”之嫌恰恰是一种必要的合理付出,淡化对知识获取结果的死记硬背,转向对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和发现,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尹化玲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3-5
本文把语用前提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要加强学生在单词、词组、句子、语法等语言内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学的知识和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积极有效的推理;要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外国文化背景知识,以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 相似文献
16.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指导和支配。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革都有其教育观念前提,在现代社会确立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建构德育活动课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本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11):280-282
本文在分析活动课程特征的基础上 ,对德育活动课程进行了界定 ,进而探析了建构德育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接着论述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建构方法 ,剖析了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特征 ,为德育活动课程的建立作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指导和支配。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革都有其教育观念前提,在现代社会确立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尹海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156-157
歧义是存在于语言各个层面的普遍现象。传统的歧义研究从语音、词汇、结构和语义四个方面进行是不足的,必须把语用这个层面考虑在内,即语用歧义。 相似文献
20.
游戏和教育两者之间寻求平衡是教育游戏研究焦点,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教育信息量少、综合性强的特点,通过对教育游戏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关系的分析,在活动理论支持下尝试对支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游戏五个要素(情境、规则、任务、角色、情感)进行分析设计,寻找教育与游戏结合的平衡点,为教育游戏设计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