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邦和 《日本学刊》2002,(3):110-122
丸山真男接受西方现代化理论 ,对什么是现代化的表述 ,与西方语境并无两致。他与国粹、国学者都保持不小的距离。然而他对现代化论中的“西方中心说”显然抱怀疑的态度。他提出“历史古层”的史学观 ,采用精神考古的方法 ,以丰足的资料描述现代化在日本固有文化中“自行”演化的历程。不过 ,丸山在学理思想上依然对西方科学技术、民主制度、理性思维表示热忱的欢迎。工具、制度层面的西学论与文化层面的传统论的结合是丸山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施平 《日本学刊》2001,(1):151-157
最近,三联书店出版了日本著名思想史家丸山真男的名作《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1月版),该书由王中江先生翻译。而早在1992年,区建英先生就已经把丸山真男的福泽谕吉研究论文合成一集,以《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为题由学林出版社出版了。然而这只是初步完成了对于丸山学术著作的译介工作,更进一步地对丸山学术思想的研究仍旧是一个空白。在三联版的《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孙歌先生作了一篇名为《丸山真男的两难之境》的代译序。不过,该文基本是以文艺入手讨论丸山在文学领域中的研究,而在实际上,丸山真男一方面在广泛的学术…  相似文献   

3.
今井:今天,我们请东京大学中兼和津次教授和爱知大学丸山伸郎教授谈谈现代中国经济研究的现状和课题。先请丸山先生简单谈谈日本的中国经济研究概况。丸山:日本对现代中国经济的研究应限定在1949年之后,而以1978年为界,这一研究又发生了质的变化。1978年...  相似文献   

4.
丸山真男,1914年生于日本大阪。父亲是著名的政论记者丸山干治(1880-1955年),曾在《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等报纸的时事评论专栏任主笔。丸山干治的朋友中有领导“大正民主主义”运动的长谷川如是闲,年轻的丸山真男通过与长谷川的交流受到“大正民主主义”和实用主义气息的感化。丸山真男就读于当时日本的第一流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院,在那里他受到新康德派的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的影响,并且师从于该校法学院教授、政治哲学家南原繁(1889-1974年)。丸山真男大学毕业以后就任该校法学院的助…  相似文献   

5.
丸山真男是战后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家、思想史专家和思想家。二次大战后到60年代初,是他最为活跃的时期。他纵横驰骋于日本政治、思想、历史、文学艺术等众多研究领域,以其丰富多采的著述活动,在宣传自由民主主义思想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日本学者古田光评论说:“倘若不谈丸山真男及其思想,则无法沦述战后日本思想史。”显然,研究丸山真男,对于了解战后日本思想史和加深对日本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目前我国对战后日本思想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丸山真男还没有专文做过介绍。本文着重评述和探讨丸山真男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丸山真男(1914—1996)被称为"战后日本最著名的思想家",他从青年时期到晚年一直都非常关注社会主义。尽管在座谈会等场合频繁提及社会主义,但他并未就自己的社会主义观有过完整的论述。本文以丸山的谈话和回忆录中的发言为素材,按时间顺序梳理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以考察过去丸山论中未曾关注到的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以下三个断面来阐明丸山社会主义观的变化轨迹:1928年普选时丸山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关注,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以及罗莎·卢森堡和格奥尔格·卢卡奇等人的作品之间的思想联系,以及1960年初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史学家之一丸山真男在战后初期围绕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与日本民族重建的现实课题写作了大量文章。在其中,丸山真男指出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动力之一是非理性的民族情感。如果任由这种民族情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将会变质并最终堕落为帝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必须借助民主主义的力量化解民族情感的狂动,完成"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并最终获得理性的自我治理精神。丸山对民族主义内在非理性要素的警惕直面了现代性的危机,其"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呼吁,不仅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也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8.
王超 《日本学刊》2020,(4):129-150
现代日本最重要的思想史学家之一丸山真男在战后初期围绕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与日本民族重建的现实课题写作了大量文章。在其中,丸山真男指出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动力之一是非理性的民族情感。如果任由这种民族情感不断膨胀,民族主义将会变质并最终堕落为帝国主义。因此,民族主义必须借助民主主义的力量化解民族情感的狂动,完成“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并最终获得理性的自我治理精神。丸山对民族主义内在非理性要素的警惕直面了现代性的危机,其“民族主义的合理化”呼吁,不仅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也是整个现代世界的思想课题。  相似文献   

9.
丸山敏雄(1892—1951)是日本战后著名伦理学家,以创立“实践伦理学”和创建民间的伦理研究所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在他逝世后的40余年来,在他们事业继承人丸山敏秋和其他有志于研究和推广他的事业的日本伦理学家们长期努力下,不但弘扬了这一学说,而且扩大了研究所的活动范围,会员大增,声誉鹊起。从近年实际效果看,这一新伦理学以其对日本旧道德的根本弊病所持的独到见解,以及该所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面向一般会员,重视普及工作,为许多社会人士所公认。这一学说的理论和实践,在提高会员的道德情操、稳定家庭、社会和发展社会经济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1992年是丸山敏雄诞辰100周年纪念。本文拟将丸山敏雄的主要学说和伦理研究所的活动,作一简介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徐水生 《求是学刊》2006,33(6):23-26
儒学虽然产生在中国,但是其思想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自公元405年王仁携《论语》赴日以来,儒学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播和与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至19世纪中叶,已成日本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然而,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社会发生剧变,西方思想全面涌入,儒学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丸山真男"古层"论的提出过程,分析历史意识之"古层"思想的内涵,认为丸山提出的"古层"论是对日本思想中解构外来思想的某种共通模式的探究,并非国粹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古或保守思想;日本的超国家主义随着战败解体,而"古层=执拗低音"却依然持续,并阻碍着近代主体的产生.在今天,如何使"古层"思想融入全球化语境中,也许是日本从传统思想的深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丸山真男是日本著名的政治学者和思想史学家。他所开创的日本政治思想史学,对战后日本的政治学以及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罕见的影响力至今仍广泛地牵动着日本的知识社会。在思想史学界,无论是他的继承者还是反对者,几乎都以他为坐标轴来进行自身的构筑。通观丸山的思想史学发展轨迹,最初他在战争时期着力于发掘日本近代思维的萌芽,战后则转为注目传统和"文化接触"问题,最终走到追究"原型""古层""执拗低音"。其关心点和方法论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但其中的核心是连贯的。本稿拟通过把握历史的脉络和丸山思想的脉络来分析这种转变,阐明其中所揭示的核心问题,以为各种视角的丸山真男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型的丸山学术传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中国现代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农民问题仍然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这不仅是因为农村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更重要的是在于与城市文明相差甚远的大部分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低素质的广大群体如何步入现代化。最近几年,因农民负担问题引发出不少群体事件、恶性案件,进一步向人们昭示,农民问题决不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就万事大吉了。本文仅根据这些年的工作实践,对农民负担问题作些分析和思考,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转型期的女工下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社会转型期的女工下岗问题马大力从80年代后期开始,女工下岗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还原论、回家论等十种观点①.从左翼的妇女解放派到右翼的妇女回家派,人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女工下岗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最早论及五四运动的是野原四郎的著作《无政府主义者与五四运动》(1960),此后又有丸山松幸的《五四运动》(1969)、小野信尔的《五四运动与民族革命运动》(1970)、(山鸟)本信子的《上海的五四运动》(1970)和野泽丰等人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978)等.丸山松幸的著作以思想史为中心,小野信尔的作品则注重政治史方面的研究,(山鸟)本信子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的作用,野泽丰编著的《中国近现代史讲座》有一个题为《五四运动》的副标题,该书包含有古厩忠夫的《工人运动的各种潮流》等重要文章.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是从事中国研究的重要机构,该所有关五四运动的研究就是在上述  相似文献   

16.
人们谈论中国的现代化,脱口而出的往往就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效的现代化。但是,如果再追问一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容是否仅仅限于四个现代化?那就需花点工夫来回答了。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个总体设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容十分丰富。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层次建设从宏观的、全球的视角来说.现代化有一个历史进程.它的户客不断文实和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不局时期有不用阶段性,而且在不同性质的国家形岚各自的特色。中国的现代化,就其性质来说是社会上义的.周时又是…  相似文献   

17.
日本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从个人与集团的角度考察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尚会鹏一、日本社会现代化的特点关于“现代化”一词,学者们有种种定义和争论。①从广义上说把“现代化”理解为近代以来出现的世界范围的社会变迁过程或无不当。这个过程源于西欧并...  相似文献   

18.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主义》简评张静如看了这部专著,我很高兴,觉得作者们不怕困难,经过长期努力,写成了这部有质量的专著,是很不容易的。社会现代化的研究,是人们视野中的热点,也是难度较大的课题。由于西方学者研究现代化的人相当多,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又...  相似文献   

19.
丸山真男的"主业"与"副业"是有内在关联的。丸山的思想世界由三个领域构成:"着眼于明治维新近代的一面,以及德川社会中近代要素的成熟"的相关研究;寻求"一般被看作是对日本精神构造和日本人行为方式缺陷、病理的诊断"的一系列研究;探索日本人思维构造的"原型"(决定了日本在接触外来思想时的应对模式)的研究。这三个看似不同的研究领域并非是零散不相关的,而是作为整体形成了一个环形结构。在丸山的思想世界中,他的第一、第二个研究领域主张由"近代的人格"支持作为"永久革命"的民主主义,以此来变革现实,而他的第三个领域对执拗阻碍这种变革意识的日本人精神的"古层"进行了冷静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谜——评《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赵海峰作为世界性的动态历史过程的现代化,一直是人们探索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具有绵长悠久传统的、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她的现代化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进程和目标?和其它国家的现代化相比有何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