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企脱困目标的实现 ,并不意味着国企改革目标的完成 ,正确地分析国企脱困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对实现国企改革的终极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是极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企的现状、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入手 ,说明了人才在国企扭亏脱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主要作用 ,进而分析了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负债资本受财务杠杆作用会对企业效益产生影响 :既可能产生财务杠杆收益 ,也可能发生财务杠杆损失。但是 ,负债率高不是导致国企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 ,借“债权转股权”政策来实现扭亏脱困的观点是片面的。国企扭亏脱困的根本途径是 :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政策是国家为使国企脱困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从理论上,从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上进行正确认识,有助于债转股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债转股的实际运作中,必须对各种问题统筹考虑,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以解决.本文介绍了债转股运作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是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者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国有企业脱困的三年目标已如期基本实现 ,新世纪国企改革重点是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十五”期间 ,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 ,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于国企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策略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国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语     
1.“国企3年脱困不难,最重要的是脱困之后不能再返困。”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吴树青说。吴教授指出,国企脱困不应是一时的效益.而应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竞争能力,才能巩固脱贫成果。去年我国外贸进口增加18.2%,实际上很多产品是可以国内生产的.例如机械产品、但国内生产技术水平较差,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所以国企要腾飞加强技术收入改革,提高产业升级是关键。有了过硬的产品,必然会使销售额大幅增加,即使在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仍能增加有效供给,而不必一味依靠政策扶植和国家的投入、这样国…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挑战,国有企业要凭借我国加入WTO的机会尽快彻底脱困,必须要有一支熟知WTO游戏规则的管理者队伍;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加快国企内外两个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与脱困刺在即半年多的进间内,国企能否实现3年脱困目标,起了每一个国企关注者的心.基础日渐夯实改活了机制。大力度的兼并、破产、关停,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及下岗分流,动招了国企只生不死的根基,建立了优胜劣汰的机制。1997年底亏损的659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实施兼并破产、偿转股等措施,已减少了刀叩多户。效益开始成为决定企业行动的准绳。连稳产高产23年的大庆油田也不再干那种“赔本赚吆喝”的营生,首次主动减产。改好了结构。为了走出低水平过剩与高水平短缺并存的结构“瓶颈”,国家借助总量控制、关停“五小”等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债转股进程迟迟难以推进的原因之一,与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的定位缺陷有关.债转股存在的意义在于解决国企脱困、化解银行金融风险、完善国企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重新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扮演的角色不单纯是阶段性持股股东,而且也是债转股企业的监督者和重塑银企正常债权债务关系的中介组织,把握了这一点有利于重构对资产管理公司绩效考核,顺利推动债转股进程.  相似文献   

10.
吴易风教授长期从事西文经济学研究,有很深造诣.这篇短文是他关注国企脱困的肺腑之言,对当前国企改革提了不少宝贵建议。本刊刊发此文,旨在引起诸位不吝笔墨惠赐高见,探索真知。这也是本期特别策划的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