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变迁中对贫困地区人口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它们的影响下,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妇女生育水平仍然较高、人口流动的特征明显、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和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等.贫困地区人口发展的趋势一是人口增长速度将进一步下降;二是人口的文化素质可能降低;三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区域分布的不均衡有可能加剧;四是人口分布将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加快.  相似文献   

2.
影响义务教育结构布局的因素复杂多样:城镇化发展与人口流动将影响学校布局;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与区域分布将导致学校数量和结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理环境及上学距离对学校布局有显著影响;教育成本、效率及教育规模效益被视为学校布局调整的关键因素;教育政策对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区内流动率高于跨区流动、跨区流动性别比高于区内流动、经济性流动已占据主体地位等特点,形成了少数民族人口向非传统聚居区、汉族人口向少数民族地区的"双向流动"格局.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原因的分析发现,区内经济和资源压力大是基本原因,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区域落差大是直接原因,国家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是诱导因素.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不仅对地区人口分布格局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有利于加强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西南民族地区乡城人口流动的推阻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人口流动的内在机理,从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大环境及西南民族地区的现实区情出发,分析了相关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人口特征等因素对西南民族地区当前乡城人口流动的推阻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9—2019年中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方法,探讨人口流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在人口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中具有调节效应,对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门槛模型检验,发现存在单门槛效应;当人口流动低于门槛值时,合理的人口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抑制作用;在门槛模型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等控制变量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丰富人口流动及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创造吸引劳动力的优势条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中绍兴地区公众共同的经济活动特点,可以总结为勤俭、精细、柔韧和务实四个特点,本质是“耕读取利”,这是秦汉以后越地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秦汉以来的人口迁徙和绍兴地理环境的变化,分别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人力基础和物质基础,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东晋以来绍兴文化教育业的发展,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文化依据。而以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形态及其发展,则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绍兴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人地矛盾,则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古代湖南人才稀少的原因非常复杂。一是古代湖南一直远离中国的政治中心,而且不是政治斗争激烈的地区;二是古代湖南不是一个独立的行省,省内也没有始终如一的政治中心;三是古代湖南开放较晚,经济发展比较单一;四是古代湖南是一个“四塞之省”,交通不便;五是古代湖南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六是古代湖南人口变动太大、迁徙过多;七是古代湖南存在着风气保守、习俗落后的一面。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古代湖南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新型人口红利视角,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全国272个城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就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的高质量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调节效应表明,人口流动有利于增强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空间溢出效应表明,人口高质量发展对地理距离邻近城市的经济韧性产生了虹吸效应;城市异质性分析表明,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更有利于从人口高质量发展中获益;人口流动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工资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则有相反作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城市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经济发展是影响居民长寿水平的重要因素。应用聚类、变异系数、相关和回归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对居民长寿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居民长寿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长寿水平呈正相关性,而且不同地域尺度上二者间正相关性的强弱不同,地域尺度越大,正相关性越强,反之越弱;经济发展水平更大程度上影响的是中低老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到了高龄老年人口阶段,经济因素影响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0.
人口安全是关系到人口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基础。边境地区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结构、生育文化、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致使其人口安全和人口发展对于巩固边防、树立国门形象、维护和增进民族团结、发展边境贸易、促进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中蒙边境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恶化的双重影响,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蒙边境地区的人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