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从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数理方法证明"两个级数"推断的合理性,并对"两种抑制"进行了深入解读,认为人们对"两种抑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误读.同时,对"人口决定论"、"鼓励战争论"、"反济贫论"等多年来的曲解与批判也展开讨论.文章认为对<人口原理>应进行系统研究,挖掘其合理成分,公允评价马尔萨斯.  相似文献   

2.
此文原载《未定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的内部刊物)1985年第18期。文章对马尔萨斯两个级数的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转载如下。本刊对个别字句稍作修改。  相似文献   

3.
作者刘立钧在《人口学刊》1986年第2期著文,不同意学术界对马尔萨斯的两个级数持否定态度。作者认为:两个级数是马尔萨斯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与土地、人口与生活资料相互关系的带假设和推理性质的说法。两个级数增长作为一般性的结论,它们都有各自的前提条件,而这种前提条件都  相似文献   

4.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在清末传入中国的。在旧中国,由于历代统治阶级大肆吹捧,以及新老知识分子广泛宣传,曾风糜一时,传播很广。其间,虽有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过批判,但在学术界未能发生很大影响。解放初,一些过去曾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和研究过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响应党的号召,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器,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反动实质进行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理论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认真研究三十多年来我国人口理论发展的历史,吸取经验教训,对于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人口理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方面,田雪原同志曾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学动态》、《四川大学学报——人口问题论丛》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文章,读后颇受教益。他认为,建国三十年来的人口理论,可以分作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57年,出现了以社会学派为代表的“人口节制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逆淘汰”过程的观点穆文认为“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一种‘人口逆淘汰’的过程,或者说是‘逆淘汰’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考虑到人口老龄化是人类人口发展一种自然而然的客观趋势,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将人口老龄化看作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人口逆淘汰,这就是人口的自然逆淘汰。”①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这一理论,穆文将“人口逆淘汰”界定为“在给定的时间和区域内低素质人口的比重超过了某一临界值并趋向上升的趋势和过程”。“我们知道,‘素质’的高低是相对的,相对于青壮年人口,一般可将老年人口定义为相对意义…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老龄问题将会作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从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来看,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不亚于“人口爆炸”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与影响。因而各国近些年十分重视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我国对于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1982年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后,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调查和研究对于正在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中国来说,对于我们认识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认识老龄问题和我国老年人口的现状,提高全社会加强…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 ,解决人口问题的思路必须清晰 ,在目前新的形式下笔者仍然认为马寅初先生关于中国人口过多必须要控制的观点是适用的 ,因为人口的最终选择是经济发展状况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计划生育管理决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它贯穿于一切管理行为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决策”,科学的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决策之上。管理活动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作出合适的决策,在计划生育领域情况尤其如此。什么因素影响决策的做出?如何评判决策的好坏?本文将就这些问题从组织目标结构体系和决策前提角度探讨如何分析判断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据此评价若干计划生育管理问题。1管理目标体系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1.1管理目标体系本文所指的管理目的与目标也就是组织目的与目标。组织目的与目标是有差别的:目的通常是对一个组织的整体层次而言,描述…  相似文献   

10.
百年回眸: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1998年是世界人口学说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年份,在新旧世纪转换之际,我们也迎来了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发表200周年的日子。从人口科学的学科传统来看,追根溯源起来,绕来绕去必然要触及马尔萨斯以及他的学说。因为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理论所讨论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他的学说是人类思想史绕不开的一个里程碑──生命中闪光的那一刻却成了人类文明永远不熄的思想火焰。他的观点虽然长久以来毁誉参半,聚讼纷纭,但巨大的影响却经久不息。据说,当年伟大的达尔文在构思进化论时,就从马氏的《人…  相似文献   

11.
王荣力同志在他的《釜底抽薪,一箭双雕》(《人口与经济》1990年第4期,以下简称《釜》文)一文中认为,现行“人均分田”的土地承包政策是导致人口生育、土地管理失控的一个根本原因,因而提出用改革现行土地承包政策——实行土地使用权长期不变,将土地划分为“口粮田”与“责任田”,按合法人丁的增减决定其赋税多寡,  相似文献   

12.
读了《人口研究》(1990)第四期《论优死的社会经济意义和道德价值》一文(以下简称《价值》),对作者大胆涉猎“优死”这一充满激烈争论的全球性的时代课题,深表敬佩。但掩卷思索,仍有几个问题费解,不妨冒昧揣出,以期与原华荣同志商榷,并为“优死”课题的研讨呐喊几声。 一、优死的对象问题 优死对象的确定,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前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内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把人口问题作为人类命运和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来研究考虑。在研究中,国际间学术交流越来越多,而英语中常把Family Planninq;Birth Con tro1;Birth Planninq等专业术语相混同,不加区别,在一些论文和著作中反复出现。一些翻译人员,也就把这些名词同等对待,互相替用。其实这些名词各有明确概念,不能互相替用。现提出个人意见,希望同志们探讨指正。 Family Planinq家庭计划。这是当前用的名词,系指以家庭为单位的生育计划(还包括其它方面的计划)。这样的计划主要以避孕为内容,仅以家庭经济的供养能力为基础来安排生育子女数,与国家没有密切联系,就是有联系也是以每个家庭为基础来  相似文献   

14.
<正> 布杰(Siegfried Budge)曾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不是把人口问题做为自己的目的而从各个侧面加以阐明的概论书。他所阐明的对象与其说是人口问题,莫如说是社会问题。而且他阐明的手段是人口原理,是根据这个原理去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南亮三郎先生认为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这些见解是相当精深的。从布杰的论述中可以认为他区别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和人口原理。本文也采用这种区别,以下凡提到人口论和人口原理时,是指两个概念。从王声多同志最近出版的专著《马尔萨斯人口论述评》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尔萨斯为了掩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贫困、失业、饥饿的真正根源,从而转移工人阶级斗争的目标,就必然要给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过剩披上“自然规律”的外衣。马尔萨斯的反动的过剩人口理论,不仅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也遭到了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的批驳。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马尔萨斯反动的过剩人口  相似文献   

16.
搞好计划生育工作,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弄清楚计划生育的客观依据,很有必要。最近、梁文达同志在《人口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观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一文,读了很受启发。但是,在如何计划安排人口生产这个问题上,我们感到有些看法还有必要作进一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1、韩非与马尔萨斯身处异域,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及经济、文化背景不同,为何皆提出了“两个级数”的问题?其中是否具有某种合理因素?本文试将中国先秦思想家、文学家韩非与英国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尔萨斯人口思想中的这一论点作一番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1991《人口研究》第一期刊登了陈永平同志的文章,题目是“儿子与超生”,副题是“农村人口难以控制之谜及对策”(以下简称陈文)。陈文对农民追求儿子的动机和由追求儿子而带来的农村多生超生现象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的状况,尤其是文盲的数量,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过去,人们总认为国家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所提供的文盲数字(如1982年的文盲、半文盲为2.3亿,1987年为2.2亿)是比较准确的,况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供了与我国大致相同的数字。但是,《决策与信息》杂志1989年第7期上刊登的朱红同志的文章“中国有八亿文盲”(以下简称《朱文》,却提供了令人瞠目的信息:1989年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有八亿文盲;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身体  相似文献   

20.
《人口研究》1987年第三期发表了卓祖航同志的题为《试论两种不同性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但同时感到,文中亦有值得商榷之处。谨写下文,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卓祖航同志在文中指出“其实在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中,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有相对于生产力水平的过剩人口,而且还有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