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引子当今世界,华人企业和华人企业家可以说是遍布全球。作为一个古老民族的传入、当代世界经济的弄潮儿,华人企业家这一群体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呢,或者换句话说.华人企业家的内在追求应该是什么呢?本文提出“现代儒商”的概念。“儒商”古已有之,从孔子的大弟子子贡到明清的徽商,他们既是虔诚的儒家信徒.又是精明的商业奇才,在中华的大地上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例如,子贡货殖,臆则屡中.与国君分庭抗礼,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就是一个流芳千古的佳话。当今世界的商场竞争,其地理范围要厂阔得多,经济内容要丰富得多,文…  相似文献   

2.
试论儒学中的子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辉  杨立民 《文史哲》2003,(1):22-25
孔子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上古文化传承者和中古文化开启者 ,彪炳千秋 ,他教授过众多弟子 ,其中子贡能力最强 ,成就最大 ,正是他真正地理解了孔子 ,学得了孔子的精神学问 ,也正是由于他 ,儒家学说才得以发扬光大 ,并逐步走上政治舞台。但是 ,子贡在孟、董、程、朱儒学系统中的地位并不高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孔子对子贡的多次批评应该是主要原因。实际上 ,子贡在儒学传承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陆建华 《兰州学刊》2023,(11):26-38
从《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在孔子死后,子张、子夏、子游、曾子、子贡都主要从内圣的维度继承和弘扬孔子思想,这是他们共同的“心思”,其中,子张、子夏、子游、子贡主要是通过阐释孔子思想的路径继承、弘扬孔子思想,而曾子主要是通过引用孔子之语的方式继承、宣扬孔子思想。在弘扬孔子思想的过程中,子张、子游与子夏有明显的不同,但是,都批评子夏,显示了孔子死后儒门最初的思想分化,以及同门中人在学术层面的“争执”;在对同门中人的评价上,子游、曾子都从道德维度对子张作出负面评价,显示了孔子死后同门中人在人际关系层面的“紧张”以及彼此关系的决裂。这种“紧张”,显示了批评者以正统自居的心理。由此也可知,儒门的分化有着客观与主观、学术与人为的因素。至于子贡,展示了其极力维护孔子形象、守护儒门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孔子政治思想是一个完整自洽的体系,其中贯串着"民信"、"德治"、"公正"、"公平"、"公开"、"维新"、"举贤"、"无为而治"和"给出路"这样九项基本原则,现析之,以为借鉴。一、民信原则《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政务,孔子说:"备足粮食、备足兵器、使人民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万不得已要除去一项,在三项当中哪一项可以先除去?"孔子说:"除去军备。"子贡…  相似文献   

5.
刘鹏程 《江淮论坛》2007,(6):143-147
孔子教授过众多弟子,其中“言语科”的子贡最为世事洞明、能言善辩,成就也最大。本文以谈话技巧、善言风范和妙喻尊师等三个层层递进的侧面,比较充分地阐述了子贡的风采和气魄,展现了《论语》中师生对话的魅力,特别是子贡高超的语言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对《论语·公冶长》子曰“吾与女弗如也”的解读存在很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汉儒解为孔子说自己与门人子贡俱不如颜回,以表达对子贡的安慰;二是宋代朱熹解为孔子对子贡的赞许。汉儒及包咸的解读广为流传,并为清代考据学所论证。朱熹的解读则受到较多批评,又受到清代考据学的否定。歧解至今难断,而且学界越来越多地倾向汉儒的解读。安大简《仲尼曰》“吾不如回也”表明,孔子明确说过自己不如颜回,无疑为汉儒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证据。然而,朱熹的解读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或许对今天重新解读孔子有较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子贡形象的重塑与司马迁的道德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玲娣 《河北学刊》2002,22(4):101-103
子贡是孔子的高足。据《论语》、《左传》载 ,子贡立世行政恪守儒家思想和道德要求。司马迁却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仲尼弟子列传》中 ,将子贡塑造为著名商人和纵横家。这不仅与《论语》《左传》相悖 ,也与《史记》其他篇目中有关子贡的描写也相抵触。本文试图从较深层面分析个中原因 ,并由此揭示子贡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伟 《云梦学刊》2018,(6):57-66
先秦时期《论语》成书是一个"层累叠加"的过程,从公元前479年至公元前402年,经历了"初稿集结""首次整理"、"再次整理"和"最终确定"阶段,闵子骞、冉雍、子贡、有若、子夏、子游、曾参、子张及相关孔子弟子的门人参加了不同阶段的编纂。"初稿集结"阶段由闵子骞主持,冉雍、子贡、有若辅助,形成了文本的主体。"首次整理"阶段由子贡、有若主持,子夏、子游、曾参和子张辅助,增加了追忆孔子的内容。"再次整理"阶段由曾参主持,子张、子思辅助,确定了文本的基本结构,始于《学而》,终于《尧曰》。"最终确定"阶段由子思主持,以"曾子"称曾参,以"有子"称有若,增补《季氏》篇。  相似文献   

9.
儒商及儒商文学的崛起,堪称当代世界华文文坛上的潮流之一.它的出现有其历史渊源.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可以看到儒将、儒医、儒生,却找不到“儒商”一说.但实际上,善修文章又精通商术之人古已有之.象子贡、范蠡、司马相如等,都是中国古代“儒商”结合的滥觞.到明、清时期,儒与商的结合日益密切,当时的商贾之乡徽州就有“贾而如儒”的特色.如明代徽商潘仕出身书香门第,却废儒习贾,经商有成后又舍贾归儒,终于学有所成,名声大振.清代徽商江春富甲天下,任盐业总商达40年,“老而归儒”、“雅好诗书”,有《黄海游录》、《随月读书楼诗集》传世.由于儒商支持振兴文教,创造了徽州文化的辉煌,徽州书院之多居全国之冠.  相似文献   

10.
正儒商文化儒商,即为"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从春秋时代的弦高、范蠡、子贡以及汉代的卜式等为代表的商人群体富而知礼敦行仁义,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踊跃捐献家产保家卫国,致富不忘百姓积极救助穷困。司马迁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从正反两个方面中记录了:"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儒商典型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的奸商典型,高度赞扬了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人性观颇难被确切了解。《论语》提到“性”只有两次。且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应是孔子死后子贡面对七十子后学盛行“性与天道”之论而为夫子真面目所下的正名之语。唯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代表了孔子关于人性的主要想法。孔子没有把人性作为一个专门的主题来探讨。他的核心关切,是依据个人的好恶区别学者的资质,并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之上,强调后天为学的重要性,引导出适用于具体个人的成德道路。结合孔子的其他言论,我们可以大体刻画出孔子人性思想的观念结构:人性是有个体差异的(差别一般不大,也不排除极端情况);性中有善的成分,也有不善的成分,主要通过好恶表达出来;人生的现实,取决于后天的养成,一个重要方式是顺着性之好恶而来的引导和塑成。要之,孔子持有的应是一种形式的“性有善有恶论”。七十子后学的“性有善有恶”及“养性”说,就是孔子人性观的明确化和展开形态。  相似文献   

12.
正"子贡赎人让金"的故事并不见于《论语》、《孟子》、《荀子》、《礼记》诸书,但是却辗转收录于《吕氏春秋·察微》、《淮南子·齐俗训》、《说苑·政理》等诸篇之中。这表明,这一故事在先秦至汉代这段时期内流传相当广泛,颇受当时人的关注。揣测其因,一方面是这个故事很可能涉及到孔子之遗言和道德教训——孔子对子贡之行为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尤其是"子贡赎人让金"与"子路拯溺受牛"的故事一并出现,作为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例,孔子予以了相应的评价,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备  相似文献   

13.
孔子认错     
先哲 《快乐青春》2014,(3):60-61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音,对子路说:“山那边在打雷和下雨,我们为何还要赶过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谈话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生活中 ,人人都要和别人打交道 ,无论为公为私 ,要想让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心悦诚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谈话的技巧。虽然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说过“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话 ,可他的学生子贡却用实际行动证明 :精于言且敏于行更容易让人走向成功。子贡是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中的尤为贤者。他既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文人 ,又是富有的商人 ;既是活跃于当时各国政治舞台上的外交家 ,又是著名的政治家。也许 ,子贡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 ,是建立在他善于说话的基础上。《论语·述而》记载了冉有与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所谓"功利学派"或"事功学派",此派注重实际的社会治理和国计民生,故而称其为"经世学派"可能更为恰当。依韩非子之说,儒家在孔子之后分为八派。儒家八派思想旨趣不同,而皆自谓得真孔子之道者。从根本旨趣上说,儒学既非记诵辞章之学,亦非玄谈和独修的学问,而是经世济民之学。在儒家八派之中,唯有"孙氏之儒"才是得了孔子经世之道的真传。儒家经世学派的第一任领袖,《荀子》称其为"子弓"。考辨儒家经世学派领袖,有三条理由可以论证"荀子"姓"孙",而不是姓"荀";有八条理由可以论证"子弓"为孔子著名弟子"子贡",而非前人所说的"仲弓"和"馯臂子弓"。子贡乃是孔门真正的经世大儒和孔子正宗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神化是儒家学者将孔子从人拔高到圣继而再拔高的神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子贡是将孔子圣化的开始,孟子是将孔子圣化的完成者,董仲舒是将作为圣人的孔子神化的开始,以春秋纬为代表的纬书是确立孔子神的地位的完成者.春秋纬中的孔子在外貌上是一位集历代圣人外貌特征之大成的孔子;在具体事迹上是一位带着上天使命,生而为圣人,为汉王朝制法的孔子;还是一位能预知未来,祥瑞满身,天资聪慧的神人一样的孔子.春秋纬中的孔子形象成为了历代儒家学者心目中孔子的标准像,并影响了后世的孔子造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管仲不为公子纠殉身而死,并且做了公子纠政敌齐桓公的相这一史实,《论语》中子路和子贡问孔子管仲是否为"仁",孔子以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诸侯和匡正天下为由,许管仲以"仁",而不是以小忠小信、君臣小节之标准评价管仲。这表明了孔子所主张的"忠"是忠于国家天下之"大忠",而非仅仅忠于国君一人的"小忠"。从国家民族的统一、天下的和谐太平、华夏文明的保存和延续等角度出发,强调忠信于国家天下,推崇对国家天下的大忠大信,是孔子评价管仲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在孔子看来,只要有功于华夏文明、忠信于天下民众,就是大仁大义、大忠大信。  相似文献   

18.
儒商虽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是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出现意义与之相当的"儒贾(商)"和"(儒)士商"概念。儒商是以儒家思想作为经营管理准则和生活指导,有良好品德和专业知识,并在商业经营上取得成就的商人。中国古代儒商和儒商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儒商初步形成,儒商文化随之出现;宋代儒商得到新生,儒商文化开始复兴;明清时期儒商发展走向兴盛,儒商文化成为主流商业文化。传统儒商文化是中国古代儒商把儒家思想与商品经济法则相整合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传统儒商文化为当代儒商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2016,(4)
正他是闻名世界的儒商,是赤心挚守、竭力弘扬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儒者。他自幼尊孔习儒,深谙孔学要义,著书立说阐发儒学精粹,成一家之言,影响既深且远。他怀抱拳拳爱国之心,以弘扬孔子文化为己任,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最高目标,竭尽全力推动儒学的普及、传播与研究。他组织举办孔孟二圣诞辰庆典活动,在世界各地广泛捐赠孔子圣像,捐献儒家文献资料,捐建孔庙、孔子医院,努力唤起世人对孔子儒道的崇敬之意;他热心学术,慷慨解囊,大力赞助  相似文献   

20.
“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暨儒商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9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市召开,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内地的专家学者160多人出席,提交论文60多篇。与会学者就儒学与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关系、儒商与二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