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肯定与否定是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容不得半点含糊。英语中表达否定的形式和方法较为复杂,且与汉语表达否定的形式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掌握英语的否定形式,对英语学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正> 英语和汉语一样,有些肯定句式表达否定意义,实际上相当一个否定句.所不同的是这些肯定句式所表达的否定意义比纯粹的否定句表达的否定意义要强烈或婉曲、含蓄.因此,对这类句子要多注意其结构,切忌望文生义,否则容易误入迷津,把意思理解错、译错.现将这类肯定形式表否定意义的句式的理解与翻译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汉语的否定形式可采用否定命题减去绝对命题的方式求出,由此得出汉语有两种否定形式:一是否定性词语,这是以词汇手段构成的一般意义上的否定形式;二是反问语气,这是以语法手段构成的特殊意义上的否定形式。据此推定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和否定的表达有多种方式。关于表示肯定,张志公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认为:“表示肯定,一般用肯定句式,有时也可以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还可以用否定的反问句式。”除此之外,究竟还有没有别的表达方式呢?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语法提纲》中提出了“否定作用的模糊化”,认为:“有些词语的否定形式跟肯定形式是一个意思。”(例如:好不容易=好容易;差点儿没/不=差点儿;难免不=难免等等)笔者认为,还有一种可以表示肯定的方式,那就是故作否定的句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三篇语料的统计分析后发现,英汉互译在涉及反译问题时可能出现的趋势为:汉语偏重于否定表达,英语偏重于肯定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其潜在的原因可能有三个: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追求风格一致的需要;以及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否定概念的表达方式纷繁复杂,否定概念与否定形式并非永远一致:肯定的形式可以表达否定的概念;否定的形式可以表达肯定的概念;有时同一形式既可以表达肯定的慨念,也可以表达否定的概念。加之我们和英美人民在思维、生活习惯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造成了我国中学生在理解否定概念,掌握其不同的表达形式上的困难。为此,本文试图将中学英语课本中出现的表达否定概念的各种形式加以整理归纳,供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参考,帮助中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否定概念的不同表达方式,弄清否  相似文献   

7.
“表里不一”否定句式是指在形式上否定而意义肯定或在形式上肯定而意义否定的结构形式。该句式或激昂强烈或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肯定或否定意义。分析其结构形式及其表达方式 ,有益于我们准确理解英语语言内在的含义 ,并可使我们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广泛存在以否定形式表达肯定意义、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的现象,本文从英语否定词着手,对英语肯定与否定在表达形式和意义上不一致的现象进行了新的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总要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例如:甲: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要下苦功.上例就是一个表达肯定意思的句子.有时为了某种表达需要,肯定的语意可以通过两次否定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乙: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同是表达肯定语意的句子,但由于乙例用了两个否定副词“非”和“不”,表达效果明显地不同:乙例的语气要重一些,强调一些,说明只有狠下苦功才能学好语言.我们称这种通过两次否定来表达一种肯定语意的句子为双重否定句(以下简称为“双否句”),“双否句”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没有(无)(……)不……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中的隐性肯定是指句子的表层结构即语言表达中含有非肯定词、否定词或否定前缀等否定标识.而其深层结构即在意义上却表示肯定的一种语言现象.它通常以双重否定、多余否定、反面否定、否定词缀及否定形式的习语等形式来表达.这类句子在汉译时须十分留心.  相似文献   

11.
英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何学习过程都有迁移现象 ,所谓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者都是其中之一种。然而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仅属于“迁移现象”中的“正向迁移” ,而对另一种“迁移现象” ,即负向迁移 ,则很少论及。例如张冠李戴 ,弄巧成拙 ,就是如此。英语学习中的负向迁移 ,涉及词汇内涵、搭配、句式(包括句中的词序 )以及学习者的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 ,值得在英语教学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否定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句型,掌握好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都有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汉语、法语的否定句作了比较全面的对比。我们认为汉语法语的否定句的主要差异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汉法否定词的构成形式不同;二、汉法否定句的表达语气有别;三、汉法否定句的句型结构相异;四、汉法否定句的语义否定范围相似;五、汉法否定词的否定对象迥异。只有牢牢把握两种语言否定句的共性和个性,才能在汉法语言教学和翻译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紧缩句是汉语中应用性很强的一种句式。论述了什么是紧缩句以及它的类型、多重形式、与连谓句的区别、语法功能等。提出了紧缩句是和单句、复句并列的一种特殊句子。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流行于新闻、影视媒体及校园言语中的"A不AB"谓语句用于正反问句的现象提出质疑,并从语言三个平面找出它与传统正反问句的区别.认为在句子的使用中,既要注意句子的语用价值,也要注意句法、语义上的合法、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一些对"来着"的句法环境的描述有局限性."来着"在句子中的位置不仅限于句末,还可能在句中."来着"句的谓语大部分是动词,但也有形容词和名词."来着"前的动词可以有状态修饰语,重叠式和否定式也可以出现在"来着"之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语法形态和语法功能两方面分析广州话形量词,其形态有"形+量"式和"形+量+形+量"式两种,它能和名词、副词、数词、结构助词组合,在句子中可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相似文献   

17.
试说兼语结构与“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请"字可以组成兼语结构但并非一定组成兼语结构.依据对"请"字及所组成的语法形态的分析,发现"请"字结构有三种基本情况1."请"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是动词,组成兼语短语作某种句法成分.2."请"不表示实在意义,是敬辞,不构成兼语结构.3."请"用在主谓结构之前,或作为动词,组成兼语句,或只作为敬辞,不起结构作用.这可以从所"请"的是否是直面者、"请"前是否可加状语、句式是否可进行同义转换及"请"字是否可去掉等多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18.
《祖堂集》中的"且置"式问句是一种含有处置义的句式,把不易或不必处理的问题转换为当下相关的问题提出,具有两种语用功能:一是起到化难为易作用;一是起到换位思考作用。该句式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文献,成熟于五代,禅宗口语问答的语用环境是"且置"式形成的主要动因,线性增量原则是其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不能简单地认为双重否定是包含两个否定成分且表达肯定意义的格式。双重否定在句法上必须是一个否定管辖另一个否定的形式。一些看似没有直接管辖关系的格式通过深层的逻辑变换或语义等级变换可以实现直接管辖。前、后分句各自包含一个否定成分的条件复句不是双重否定。  相似文献   

20.
分裂句是用来强调句子的某一成分。现代汉语分裂句具有三种结构形式,即,“是……的”、“主……是……的……”及“主……是……的”,“是”和“的”组成了分裂句的结构形式,其中“是”为焦点标记,“的”具有时态标志性特征。现代汉语分裂句中的焦点可分为原位焦点和非原位焦点两类,非原位焦点又可分为内在焦点和外在焦点,外在焦点具有话题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