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目前国内外藏学界对本教的名称“本”一词有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1)念诵说,2)与佛教的Derna,即佛法同义说,3)作巫术之意说,4)作祈求或恳求说。其中持念诵说观点者居多,他们的依据是,“在一些历史书籍中认为‘本’一词是藏语古词,与香雄语中的‘Gyer’即念诵相同。‘本’为藏语古词这不仅毫无疑问,而且‘Gyer’一词源于香雄语,等同于‘本’之意,也是无需任何怀疑的,‘Gyer’一词还在藏语和香雄语中并用,它在本教古文献中作‘念诵本教仪式中的颂词’之意使用”。以笔者管见,这种解释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很完整,但经不起仔细推敲。“本”与“Gyer”一词同义,这没有错,进  相似文献   

2.
王力教授很早就提出:“在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①“‘是’字在上古只当代词和形容词用,直至六朝以后,才用为其正的系词。”②王力教授所说的是上古判断句的主要特点,这已为语言学界所公认。 又有徐德庵教授也曾提出:“是在先秦文辞中,已经可以证明肯定系词‘是’‘惟’‘维’‘为’的存在,有的还跟否定副词‘非’对举成文。”“上古汉语中,肯定系词‘是’是否已经在使用,……却是已经在使用。”③而且他还举出23个例证。 也有《古代汉语》教材,在论述文言文用“是”字表判断时,认为“‘是’作为判断词,是从这种复指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发展来的。它复指的作用逐渐减弱,帮助判断的作用逐渐加强,于是便由指示  相似文献   

3.
1995年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出现的“两种范式”之争,即“‘苏联范式’批判”(1)与“‘西方经济学范式’ 危机”(2),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适用性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范式的转换,即用西方经济学 范式代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同判断(3)。这是近几年来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不同意见的一个缩 影。对上述问题人们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基本看法。“肯定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适用性,因此不 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否定者”则反之。对待否定意见,也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反驳或批判,另一种是在坚 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前提下,从否定意见中反思现行的经济学分析范式(4)存在的问题并找到 解决方法。本文所要做的是后一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万云骏先生在《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引严羽和元好问的诗评,以证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就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乏比兴,缺乏形象”,“不利于词的艺术上的发展”;批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对婉约与豪放两派的作家、作品“褒贬从心,抑扬失实”云云。对上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故不揣浅陋,与万先生商榷。严羽的《沧浪诗话》成书在苏、辛豪放词派形成之后,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只批评了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并无一字提及  相似文献   

5.
小说评点不仅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种主要样式,而且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独有的民族样式,为世界其他民族所罕见。我国古代小说理论、小说技法主要见之于小说评点。研究小说评点,对于研究我国小说、小说理论、小说技法和古代小说批评都是大有助益的。在中国,“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唐人成玄英曰:“干,求也;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说,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于至道。字作‘县’字,古县字多不着‘心’。”这里的小说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没有什么理论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金瓶梅》方言俗语臆释(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方言俗语臆释(下)魏连科可惜了的词话本第三十三回:“月娘告诉。‘半夜里果然存不住,落了下来,倒是个小厮儿.’玉楼道:‘可惜了的.他爹不知道?’”按;“可借了的”,义为十分可惜,感情色彩很浓.在方言中,“了”不读轻音.而读为lao,且“了的”...  相似文献   

7.
《汉语学习》 1999年第 3期发表了谢永玲先生“也说‘是’字句”一文 (以下简称“谢文”)。文中“‘是’也具有副词词性”部分 ,论述得很有说服力 ,读后颇受启发 ,但就全文来看 ,应该说有些问题的阐述还欠全面 ,有的观点还值得商榷。一、关于“是”的词性  关于“是”的词性 ,谢文第二部分以“‘是’的语法功能”为题专门进行了论述。为商榷之方便 ,全文抄录如下 :  通过上面对“是”字句类型的归纳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现代汉语中的“是”字有三种词性 ,它属于兼类词。1 形容词。意为 :正确 ,对 ,例如“是”字句类型 (一 )。这时…  相似文献   

8.
试释“霍尔”一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尔”(Hor)是藏文古籍中时常出现的民族称谓。汉籍中被译为“霍尔”、“霍耳”、“互人”、“胡”等。任乃强先生在《西藏的游牧部落》一文中提出:Hor恰是汉语胡字元音①。苏职的学者罗列赫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西藏的‘伏尔’(Hor)一词就是汉文‘胡’的直接音译。  相似文献   

9.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而凝聚为一个艺术整体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主题”这个概念的理解,却存在着某种偏差。建国以来的文学概论教材,大都将文学作品的主题仅仅归结为一种思想,如认为主题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见蔡仪主编《文学概论》);是‘’通过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见以群主编《文学基本原理》);是“年过作品描绘的社会生活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一篇作品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见十四院校联合编写的《文学理论基础》)。类似的解…  相似文献   

10.
巴金是否曾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前期(1)小说是否是浪漫主义作品?对这个问题,三十年代就有不少学者评论过。最早提出《灭亡》中的壮大心“是著作者理想出来的”,是俞珍华于1930年4发表的《灭亡》(2)。1934年4月,王淑明在《新生》门’一文中,认为巴金作品,“包含着不少罗漫气氛”。同年7月,王淑明在《萌芽》’‘’一文中,明确指出,巴金在创作《萌芽》之前,其作品“都采取浪漫主义手法”。1935年4月,日本冈崎夫发表《在日本的中国文人·巴金》‘’‘,认为“巴金是在中国革命文学舍弃浪漫主义而开始走新现实主义的路之后,…  相似文献   

11.
文学批评究竟是什么?它是科学呢,还是艺术?多少年来,这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随着文学批评的不断发展和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日益自觉,批评界再也不满足于这种见仁见智的局面。对它进行讨论,力求有较为接近的认识,是切合时宜的,也是适应文学批评需要的。回顾:中西文学批评的曲折之路“批评”(Critism)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木义是‘yU断”(Kritikos),虽然并不排除对艺术作品的注解和注释,可主旨是裁决或裁定作品。在英语里,批评的本义特指文学裁判。伴着文学批评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批评领域的逐渐拓宽,批评概念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一本书中曾经说过:“……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象‘爱’或‘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我们称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所表示的没有确切界限的语义为模糊语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象喻式批评的演变轨迹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启其端绪于魏晋的象喻式批评,展露出“喻以意象→喻以意境→喻以禅境→喻以虚境”的演变发展脉相,这是一个由外向转到内向,由“拟物主义”转入“拟境主义”的发展历程。它在传达艺术见解中发挥了如下独特功能:(一)注重诱发想象,实现批评与读者、作家间的有效沟通;(二)避免破碎支离,保持审美经验的完整性;(三)强调直觉领悟,亦有理性判断的深层制约。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主义”“大教育”的定义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意义关于“科学主义”(Scientism)的定义,尚不见于词典,包括一般的哲学词典。科学主义至今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人们一般在两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主义一词:一是指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适于一切的信仰;二是指科技批评史中“为科学而科学”的价值观。就目前而言,第一种意义的使用与影响远胜于第二种意义。英、美等国的大百科全书对科学主义也只作了上述第一种意义的解释①。自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多在来自西方的自然科学的意义上理解科学,至于科学主义,似乎还顾及不上。19…  相似文献   

15.
“苍黄”辨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唐诗选和杜诗选本,对杜甫《新婚别》中“苍黄”(“誓欲随君往,形势反苍黄”)一词的解释,颇为纷纭。如浦江清等人编的《杜甫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可青可黄,形容形势翻覆多变。”(179页)程云青的《杜甫诗选讲》注云:“苍黄:反覆。苍黄本是两种颜色,这里比喻反覆多变。”(132页)马茂元的《唐诗选》注云:“‘苍’,青色;‘黄’,黄色。‘苍黄’,指青黄相间的一种杂乱颜色。”因此他将“苍黄”引申为“思想混乱”(上册342页) 以上诸注均认为“苍黄”的本义是青黄两种颜  相似文献   

16.
不可定义
  杨述算得上一位离经叛道的画家。他一方面反抗流行的审美趣味,一方面不断反抗自己的创作。他总是追求自由的绘画,却也总是用新的感知推翻对自由的习惯。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得不谈到“坏画”。关于什么是坏画,特里斯卡(Eva Badura-Triska)曾经有过详细的阐述:
  “我们不妨先确定哪些是坏画不会涉及的。首先,毫无疑问,坏画不是‘真的很坏’的作品。不是因为这有悖常理,而是因为如果有意为之,作为一种观念,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显得太浅薄。即便是从社会文化或历史角度考虑也仍然如此,因为这样的方式无非能引发一些多面的、平庸的、关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的话题,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问题非常宽泛,最终无法解决且毫无意义,坏画是肯定不会涉及的。  相似文献   

17.
论作家与作品的关系──兼论传记式批评的偏颇王宇作家个性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个古老而有争议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文如其人”,作品与作家人格(个性)是统一的。一种意见认为“文不如其人”,作品与作家人格(个性)并不统一。双方都能从文学史中找到充足的论据,...  相似文献   

18.
释“幽默”     
《辞海》、《辞源》等辞书把“幽默”解释为“深静”、“寂静无声”。此种解释,乃系承袭《史记注》而来。《史记·屈原列传》:“《怀沙赋》曰:‘眴兮窈窕,孔静幽墨。’”王逸注:“孔,甚也;墨,无声也。”《史记》作者及后代词书编纂者显系将“幽默”一词看作同义连属词。“幽”取“幽静”义;“默”取“默然无声”义;“幽默”合解为“寂静无  相似文献   

19.
一、论题的缘起1998年1期的《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在“把语言文字研究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栏目中组织了一批专稿。其中,有两篇文章值得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一是《中西语言学的结合应以字的研究为基础》,强调语言的民族性,认为:“汉语的结构核心是语义……印欧语的结构核心是语法”,“与语言结构的性质相联系的问题就是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印欧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而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词’在欧洲语言里是现成的……汉语恰好相反,现成的是‘字’……汉语里的‘词’之所以不容易归纳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就是本来没有…  相似文献   

20.
傅伯言、罗莹两位学人撰写的《他们走出了绝对的贫困的沼泽——对毛泽东‘兴国调查’中有关人员后裔情况的调查》(简称“调查”)是一篇有基础、有质量、有创新的力作精品。我认为,“调查”一文在同类作品中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和优点:一、一般来说,方法是任何一篇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