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麻是传统的名贵中药,长期以来靠采挖野生天麻供药,致使药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一些科学工作者开始探索人工栽培天麻的技术,并于60年代初使人工栽培天麻获得成功。70年代中期人工栽培天麻达到高潮,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缓解了天麻紧缺状况。由于天麻习性的特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天麻产量,人为地调节温湿度,是有效防止天麻空窝和腐烂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一)天麻空窝和腐烂发生的主要原因。天麻和密环菌都喜欢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在人工栽培过程中,密环菌在6℃,天麻在10℃左右开始生长,两者在18—25℃生长最快。超过30℃天麻生长受到抑制。夏季高温持  相似文献   

3.
天麻炖鸽肉:取鸽子一只,去内脏,加入天麻6克,炖汤,熟后饮汤吃肉。对偏头疼、神经衰弱有效。 天麻酒:天麻30克、枸杞50克、牛膝30克、杜仲20克、羌活20克,切片放入烧酒,浸泡7日,每次饮1小盅,每日2-3次。适用于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坐骨神经痛、眶上神经痛、慢性腰腿痛等。 天麻汤:用天麻9  相似文献   

4.
熊飞 《小康生活》2001,(6):39-40
最近,由于天麻价格上涨,不少农户询问天麻引种事宜。很多人以为种天麻跟种庄稼一样,引回种子就能种植;还有一些农户以为,一种天麻就能发财。其实不然,天麻生有自己的特殊性,引种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天麻专家冯安定和残疾农民张发金创办的当阳市富强天麻繁育场,在2002年天麻价格急剧滑坡的情况下,他们怀着启动市场,服务农民的信念,在周边省市推广天麻种植面积10万平方米,被农民誉为大山深处舞龙人。出生于1957年的张发金,从小因为家境贫寒,放弃了  相似文献   

6.
天麻是名贵中药材,发展天麻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然而许多栽培户因为没有掌握其栽培技术,虽然花去许多人力物力仍收益甚微,鉴此,本文特介绍天麻高产稳产栽培关键技术。(一)培育优质健壮的蜜环菌苗材。天麻无根、无叶,不能吸收和制造营养物质,只有通过蜜环菌输送营养,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因此,要达到天麻的高产稳产,必须有优质健壮的蜜环菌菌材,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湾市村种养专业户刘厚荣,2003年春季在自家15平方米的室内用脸盆选育天麻杂交种,分别盆栽野生红天麻和家植红天麻箭芽母体各300个(株),50天收获红天麻有性杂交蒴果种子2500余个,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三峡区域持续两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战争历史 ,并且其战争地方特点鲜明。研究三峡军事史 ,对我国国防战略转型有着典型的战略意义 ;研究三峡军事史 ,利用其天然的军事地理条件和高山激流作战的经验教训为现实服务 ;研究三峡军事史 ,发扬其民众传统的战斗精神 ,为当今军事防御战略服务 ;研究三峡军事史 ,是构架当今三峡人文工程、让三峡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三峡军事史的研究成果将直接服务于三峡旅游的开发、三峡区域精神文明的建设、三峡水电工程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国防研究  相似文献   

9.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三峡石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石写下的历史,也是一部独立的三峡石文化史。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他们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有必要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11.
1、隆重向您推荐大棚高效益立体种植天麻新技术。(专利申请号:02219117、8),该技术省工省时、周期短、产量高。2、供:“天麻栽培沙土湿度专用电子检测仪”(专利申请号:02218262、4),它检测快,一秒见结果,是您种好、管好天麻的好帮手。3、常年办班,传授天麻、姬松茸、灰树花等菌类快速制种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当阳市食用菌天麻研究所协会专家组组长张东祥成功地摸索出国内唯一的“一步法种植天麻”、食用菌专用“无菌合成接种器”国家专利技术产品,带领8乡百村两万多个农户走上了富裕之路,其中有中央台专访过的磨菇大王张凤英以及天麻大王冯安定、李兵等百万大户。1977年高中毕业回家务农的张东祥听医生说宜昌西北山区有种野生天麻  相似文献   

13.
1、隆重向您推荐大棚高效益立体种植天麻新技术。(专利申请号:02219117·8),该技术省工省时、周期短、产量高。2、供:“天麻栽培沙土湿度专用电子检测仪”(专利申请号:02218262·4),它检测快,一秒见结果,是您种好、管好天麻的好帮手。3、常年办班,传授天麻、姬松茸、灰树花等菌类快速制种  相似文献   

14.
三峡石刻与三峡审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峡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 ,是三峡审美不可或缺的方面 ,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 ,是三峡自然审美超越与升华的纽带 ,是三峡自然审美的盎然情趣。在三峡审美中 ,每一个用心审美的人都会关注三峡石刻 ,都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与珍奇  相似文献   

15.
三峡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样性是三峡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三峡文化的多样性是三峡历史发展的积淀,也是三峡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果。本文分析了三峡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主要表现、现代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是举世罕见的桥梁王国.桥梁凝聚着人类太多的知识、文化、智慧与创造,桥梁承载着人类太多的奋斗、抗争、希望与梦想,其人文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仅从民俗宗教与三峡桥梁、历代名人与三峡桥梁、科学技术与三峡桥梁、澳门回归与渝澳大桥、三峡移民与三峡桥梁、行政腐败与綦江虹桥等六个方面,揭示三峡桥梁中蕴含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三峡文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三峡文学的含义以及三峡文学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初步的界定与勾勒。文章认为,关于三峡的文学和三峡区域的文学这两个有部分重合的概念共同组成了完整的三峡文学体系,以《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为创作源头、以屈原为第一个代表作家的三峡文学硕果累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大坝135米蓄水成功后,三峡库区形成。新三峡是容颜不改的雄奇三峡与珠联璧合的数百公里辽阔水面,是三峡湖!发展新三峡旅游,要继续发展三峡游船观光游,开发游船度假休闲游,创新高峡平湖游;构建大三峡旅游圈,发展新三峡分段分片游,带动游船业、湖区特色经济、特色城镇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峡石文化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不少文人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都是从各自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局部三峡石文化予以评价或关照,没有把三峡石文化作为整体来考查,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也缺乏统一的界定。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三峡石文化的演变历程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20.
《巴东三峡歌》出现甚早,但其中“巴东”具体所指却比较模糊,历代地名变化较大,更让人不容易认清其真实面貌。民歌中的“巴东”其实是两个词,巴是两汉时代的巴郡,东是东边。因为三峡基本上都在巴郡东边境外,当时人民就习惯性地称三峡为“巴东三峡”,所以“巴东三峡”应理解为巴郡东之三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